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卢周来:理想的社会

火烧 2008-03-30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深入探讨资本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异化现象,引用霍尔瓦特理论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提出理想社会应实现人的双重解放,强调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社会主义追求。

理想的社会
 
 
 
原载:中国经营报 作者:卢周来


 
  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权力;在国家主义社会,则是经济权力来源于政治权力。在前者,国家归根到底是由财阀统治;在后者,它是被政治官僚统治。在资本主义中,收入主要来源于一个人在经济等级中的位置;在国家主义中,它决定于一个人在政治等级中的位置。
 
 
  对于勃朗科·霍尔瓦特,我敢肯定,今天的中国经济学界绝大多数人都忘了这个名字,而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经济学者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位前南斯拉夫著名经济学家与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奈尔以及捷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等人一起,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因为那时中国的改革经济学资源,主要就来自于东欧。
  但与科奈尔的《短缺经济学》以及奥塔·锡克的《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当时在中国一纸风行的荣光不同的是,霍尔瓦特最有名的著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的中文版,却因1989年政治风波而未能在中国面世。这一耽搁就是十多年。直到2001年,由吴宇晖等人翻译的此书才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但生不逢时的是,此时中国经济改革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早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势利的中国经济学界,因国家分裂而已变成克罗地亚人的霍尔瓦特及他的言论已经激发不起他们的任何兴趣。
  但是,通读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一著,给我的震撼还是始料不及的!尤其是他对于资本主义与传统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批评。
  “资本主义”很容易被误会成一个贬义词。然而,它仅仅表明资本因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位置而获得统治地位的一种社会形态。而且,当年面对华尔街公司丑闻,小布什发表题为“警惕资本家毁灭资本主义”的演说、以及金融学家拉詹与津格拉斯出版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一著之时,他们眼里的“资本主义”甚至是褒义词。
  同样一个误会是,人们总以为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的批判者,但很少有人像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所看到的那样:马克思同时是资本主义“最伟大的赞美者”。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即使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存在剥削,但他也说,“只有资本主义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展变革!并且不可比拟地超越了以往的一切时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如此毫不吝啬的赞美,甚至连他的敌手也没有超过。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中,与马克思一样,霍尔瓦特也承认资本主义在效率与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但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的体系;而比马克思可能看得更深一层的是,霍尔瓦特对所谓“剥削”的分析并不是建立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称之为“系统理论”基础之上,即资本是凭借其强势地位占有了本来应该属于劳动的那部分“合作租金”,而资本的强势却是因为垄断地位与垄断背后的国家权力所赋予的。在这一点上,他与布罗代尔的观点同一。因为在布罗代尔看来,市场的效率在于竞争,而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却本能地具有以消灭竞争对手赢得垄断地位的倾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又总是喜欢借助于国家权力的介入。从这个角度,布罗代尔提出了“反市场的资本主义”这一深刻的命题。恰是这一命题,又与公司丑闻中小布什以及拉詹等人的警告不谋而合:因为后者也认为,资本主义的活力来自于公平竞争,而大公司却在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消灭竞争!因此,霍尔瓦特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应该说是切中要害的。
  但更为精彩的是霍尔瓦特对于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批评。霍尔瓦特认为,社会主义的真正含义除了消灭私有制,即以社会占有取代私人占有,用以解放被剥削阶级之外,更重要的“以社会取代国家”,即强调社会自治与人的自主,逐渐弱化国家强制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但斯大林式社会主义却不断强化国家的强制作用,使得“强大的、集权的、权威的国家成了社会的轴心,所有的经济和政治权力都集中于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组织,这一组织公开宣告它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其结果是,人们不仅没有更靠近自由,反而离自由更远了。
  因此,霍尔瓦特不承认斯大林式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是“国家主义”。这种“国家主义”的名称,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的:后者以资本为中心,前者以国家为中心。“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权力。在国家主义社会,则是经济权力来源于政治权力。在前者,国家归根到底是由财阀统治;在后者,它是被政治官僚统治。在资本主义中,收入主要来源于一个人在经济等级中的位置;在国家主义中,它决定于一个人在政治等级中的位置。前者主要使用经济强制,后者首先是政治强制。而由于政治强制是个人的,它比非人格强制更难以忍受,所以国家主义比资本主义更有压迫性。而作为压迫的后果,资本主义以经济不稳定为特征,国家主义以政治不稳定为特征。”
  当然,霍氏没有指出的是,现实世界中还可能存在一种“资本主义+国家主义”即权贵资本主义。它比单纯的资本主义或国家主义还要可怕!
  但无论如何,我相信任何一个禀承客观公正的学者读了霍尔瓦特这些话,都会承认霍尔瓦特思想的价值。可惜的是,霍尔瓦特的遭遇却与其思想的深刻形成了对比:1983年,这位纯西方教育背景的经济学家曾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最终却因其毫不含糊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立场而与这一奖项失之交臂;而在东方社会,他却因其反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立场也被视为异端,著作出版屡屡受挫。
  但我在读过霍氏著作后,却更加确信了他的确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我们面对的最大异化是“心为物役”;国家主义社会,我们面对的最大异化是自由的丧失。只有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可以实现双重解放:一方面,“人成为万物的尺度”,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而霍氏追求的理想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