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我向你走来,一路风尘
在不算短的时间里,日子过得不知所以。整整八十年前的9月底,鲁迅先生写道,“前几天真是‘悲喜交集’。刚过了国历的九一八,就是‘夏历’的‘中秋赏月’,还有‘海宁观潮’。”今年中秋节(9月8日)前后的几天,有延续一段时间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9月3日、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纪念日、9月10日教师节、观潮最佳时间点,还有即将到来的九一八。用得上先生所用的“悲喜交集”这个词吗?
留在记忆之中的有《人民日报》社副社长的文章,还有未播完的央视“文艺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都是在纪念邓小平的诞辰,都在把毛泽东作为对立的靶子。按照我的理解,它们都是语文问题。
张建星副社长的文章说,“成就一位政治家或摧毁一位政治家的原因有时复杂得很。在这里,或许感情、家庭这些因素尤其是不能回避的。”“毛泽东去世后,我们看到的他更多的是被当作一位伟人,一位党的伟大领袖被悼念”。作者是在写文艺作品,这里的语文问题很明显,翻译一下,就是,毛泽东这位政治家被(没有)“感情、家庭”这些因素摧毁了;毛泽东根本就没有“成就”为政治家,作者用两个“被”字说得很清楚。文章的结尾,作者连用五个“大幸”,颂扬之声无以复加,似乎在为另一个语文问题开头,“难道不是吗?!”
既然说到毛泽东主席,而其纪念日也在这个时间段里,那就何妨再说一点。何方曾经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研究文章称,“党史学界普遍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是延安整风后形成的个人崇拜的说法,并非历史事实”,“遵义会议不可能确定什么人对全国红军的领导,即使只算中央红军,确立的最高统帅也是周恩来”,“遵义会议确立的全党领导,是以张闻天为首的集体领导,毛泽东只是其一员,说确立了他对全党上午领导不能成立”。按照何方先生的逻辑,如果“时势”需要,他(他们)可能再弄出一篇研究文章来:驳斥邓小平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说法“并非历史事实”,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因为邓小平从来就没有担任过党的最高领导职务,毛泽东主席去世之后到邓小平去世之前,担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的是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
在西藏坐车,车上大多会放一些歌曲(甚至拉萨的三轮车也有这种现象),第一次听到有这句歌词的歌曲时(我一直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听到的解释是,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真正的流行歌曲,与内地一样,那时的歌曲在量上不多,一旦流行起来,覆盖面是现在的流行歌手难以想象的,也是孜孜以求的。当然,那时西藏的流行歌曲不止这一首,歌手也不多,演唱这首歌的女歌手当时可谓家喻户晓。
当我搭车进入西藏阿里狮泉河镇时,突入眼帘的就是对面山坡上的“毛主席万岁”,心里轰然响起的就是这句:我向你走来,一路风尘。
只是没法把旋律放到这里。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它出现于1967年,新世纪收入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这样的照片在网上很容易查到,我还是把我照的这张照片挂出来。这是一个心情问题。
岗仁波齐峰的海拔高度还不到七千米,而它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此山比珠穆朗玛峰的内涵更为丰富。今年是“夏历”和“藏历”的马年,在十二生肖一个小轮回中,马年转此山,功德无量。在这个时候,挂出这张照片,谨以此纪念毛泽东主席。另外挂出的有毛主席题词的照片,也是在西藏看到的,是我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