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论“中国外交官的职业素养”

火烧 2014-01-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外交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结合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智慧,反思邓小平韬光养晦政策的曲解与影响,呼吁提升外交官专业能力与战略思维。

  由于钓鱼岛问题越闹越大,我们对中国外交官的了解也在增加,也会分析那些他们的言行、立场、素养、......。所以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中国的外交官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

  说起外交我们就会想起周恩来炉火纯青的大师水平、想起乔冠华在联大是的风采、可我最怀念的是毛泽东高屋建瓴的超级大师和他的语言武器的威力。

  毛泽东的九字真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它的背景就是中苏冲突的升级,苏驻美大使告诉基辛格要对中国核外科手术式打击。我是怎么解读九字真言的,深挖洞就是告诉对手,核武器吓不倒中国人;广积粮告诉每个国民,国家再也不允许让百姓饿肚子的事发生,而告诉对手我们的准备是充分的,包括了粮食等所有战略战争物资,对抗的区域是广大的、对抗的时间是持久的,而广大范围和持久的时间是需要你们去琢磨的;不称霸告诉美苏,中国对霸权不感兴趣。最后的结果是稳住了对手(当时苏联总理柯西金强烈要求与中国领导人谈中苏边界问题),拉来了盟友,为和平和建设赢来了时间。

  中国外交对韬光养晦的曲解,邓小平当时提出韬光养晦背景是1989年,由于天安门事件、由于赵紫阳等下台、资产阶级敌对势力的图谋被阻断,美国纠集了世界上普世价值国家对中国进行报复,欧洲武器禁止出口就是那时的产物。当时国家和共产党都遇到了极大困难,所以邓小平提出了——站稳脚跟、不出头、有所作为,被简单总结为韬光养晦。显然邓小平的观点是当时的国策,站稳脚跟是指共产党要站稳脚跟,不出头和有所作为倒可以理解是外交政策,可是不出头与有所作为能与韬光养晦划等号吗?请问吴大使?如果把不出头与有所作为理解为明哲的保身外交政策好像更为妥帖。25年啦,我们的外交部就是这样解读邓小平的不出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的,外交部的老爷们实际上是把脏水往邓小平的身上泼啊!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重申外交官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要成为一个中国称职合格的外交官,首先要做到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有普京的“俄罗斯很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爱国情怀;其次是要有周恩来“外交无小事”的细致、周到、谨慎、......,像沙祖康这样的大嘴巴显然是不称职的;而最重要的应该有毛泽东这样的语言大师,日本人会在裕仁投降诏书中玩出“终战与投降”的幺蛾子值得我们警惕和借鉴、......。

  我们为什么要曲解邓小平的站稳脚跟、不出头、有所作为?当然我们可以把责任全部都推到邓小平身上,毕竟韬光养晦是他自己讲的,可是邓小平的智囊们在干什么?我们不是有很多御用文人吗?你们也在以讹传讹吗?还是馅邓小平于不义以售其奸呢?当时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是在强国的心态下提出来的吗?吴大使却告诉我们现在中国还要韬光养晦,凡是不想韬光养晦的都是弱国心态作祟。

  我是越人,越王勾践就是我们的先入,韬光养晦就是他的故事,其实完整的应该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越国被破、勾践被囚,想出了献美女、舔大便、睡柴堆、尝猪胆、.......,最后灭了吴国。给人的感觉就是阴暗、嗜血、阴谋、伪装、......一整个阴人。现在韬光养晦被我们的外交官发扬光大后,世界会怎么看我们?会怎么试探我们?我们今天拼命抗议世界对我们不公,对我们有双重标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被世界误解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在韬光养晦,想想都会感到害怕。譬如日本民族就是把韬光养晦发挥到极致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现在会有这多人会如此关心国家大事,其实不就是对日本民族的害怕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