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外交的思考——与时俱进还是韬光养晦

火烧 2009-06-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外交政策是否应从韬光养晦转向与时俱进,分析韬光养晦的局限及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强调中国实力提升后需调整外交策略。

不用多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基本政策就是韬光养晦。能不说的就不说,能不做的就不做,安定下来发展经济。至于有什么长远打算,我相信高层自有自己的考虑,该表现的时候自然会表现。既然党中央已经把“与时俱进”写进党章。我们的外交方正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了呢?  

一 韬光养晦的局限  

什么是“韬光养晦”?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当年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恰逢一声惊雷,刘备筷子俨然落地,一句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暂时逢凶化吉。从此刘备厚积而薄发,找个机会逃离曹操,最后终成霸业。也就是说韬光养晦的目的在于隐藏实力,为将来的大业做出小部分的牺牲。再看韬光养晦之条件。首先就是对手从长远的角度看已经把你当做敌人,其次就是你自身现在离这个实力还相差的甚远,再者韬光养晦必须要建立在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必须要说明的是韬光养晦的前提是你本身还相当弱小,对手对于现实的你不会感觉任何一点威胁。  

改革开放之初“美苏争霸”,中国的国际环境相对安全,(美苏都不会傻到把最大的对手放在一边而和中国死耗吧。这也就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中国实际上没有输过一场战争的本质原因)再加上当时中国确实贫瘠,文革的内耗把建国以来少许的成就全部抹杀了。所以当时小平同志提出“韬光养晦”绝对是正确的。我们需要韬光养晦,这样才能从弱小一步一步铸造自己的实力,才能从本质上实现自己的强国之梦。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我们慢慢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快数增长。在苏联解体后,我们依然亦步亦趋,国际事务很少参与,从而形成了今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现实。我们从弱小变得强大了,我们从温饱到了小康,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在变,世界看中国的眼光依然在变。试想外面的环境变了,我们依然能像往常那样坚定的“韬光养晦”吗?  

天有不测风云,一度不可一世的苏联垮下来了,以后又一度破罐破摔到失去了发挥地区强国作用的能力。美国又用了几年时间通过北约东扩把前苏联的几个小兄弟收到了麾下,布什又是以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或“非敌非友”而上台,韬光养晦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质的改变。  

中国依然在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对方实力定对手的美国自然而然地会把中国看成潜在威胁。韬光养晦的重要前提已经被自己的实力所抛弃,别人看到的是你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实力。对于美国来说,俄国虽还没有完全摆平,但也不必像对前苏联那样,需要全力应付,那份“多余”出来的精力正好能用来对付日益成长的中国。美国的战略也早就从“扶华灭苏”改为“抑华抑俄”,中国已经失去了韬光养晦的外部环境。

再者中国总是喊韬光养晦。其实真正的韬光养晦是不能说出来的,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在韬光养晦,那还叫什么战略?所以,一些大国、小国都在侵蚀中国的权益,有的在海洋,有的在政治领域。原因就是窥破了我们的战略动机,恶意地反用我们的韬光养晦。你不是韬光养晦吗?那你一定不愿意惹是生非,好,那我就能夺一点是一点。  

到底这个世界谁在韬光养晦?日本,一个和我们从来不谈感情的国家。自从日本二战战败以来,哪听说他们喊韬光养晦了。结果现在一个二战的战败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最近叫嚣着“入常”。按照中国现在的逻辑,日本的“黄金三十年”正式他们“韬光养晦”之时。可是想想他们说过一句“韬光养晦”吗?事实上韬光养晦实施最好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既然当今的形势不容我们韬光养晦,外国的中国威胁论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了。现在再说韬光养晦是给谁听的?美国还是越南?任何一个国家听到韬光养晦心里都不是个滋味的。韬光养晦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外交形式,必须要与时俱进,用心的思维来适应现在的环境。  

二 外交形势的改变  

中国当今外交形式和10年前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十年前中国还是发展的潜在力量的话,当今之中国已成为世界一个重要的力量。

1 周边形式暗淡  

从中国东北算起,第一危险源头就是朝鲜半岛。
  北方在苏联垮台以后,备感压力,加紧穷兵黩武,闭关锁国,为了对抗美韩联军,甚至不惜研制出核武器,是个十足的无赖国家。而美韩也不会坐视不理,继续施以高压态势,不断在国际上封锁威胁北朝鲜。这样就造成了你越封锁威胁,我越加强军事,然后你更加封锁威胁的恶性循环的军备竞赛。可以说,朝鲜战争结束将近六十年,半岛的形势不是在好转,而是在恶化。随着铁腕人物金正日健康的时好时坏,半岛的形势也时好时坏。可以说,金正日后时代是个关键。现在的主动权是在朝鲜,而不是美国。因为美国在奥巴马上台后,势必会改变其对外政策,从他承诺从伊拉克撤兵就可以看出,美国是想走合作,稳健,多边的路子。
  第二,俄国。要认为俄国从苏联变成病猫,威胁就此解除那就太天真了。经过十多年的恢复和发展,有石油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在普京的领导下,俄国已经有卷土重来之势。从格俄战争,俄乌天然气争端,在南美展示兵力,强硬对待北约东扩等问题上,可以明显看到俄国的强势回归。但现在中俄还是处于蜜月期,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仍然有求于中国,所以俄国才能够放下身段,把侵占的黑瞎子岛还给我们,还能够在东段边境上作出让步。可以说,俄国至少在十到二十年间尚不会对中国产生威胁,两国的合作多过分歧,在边界上也不会产生大的纠纷。
  第三, 阿富汗。与中亚五国同理,不存在对中国的威胁。但要注意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同美国等国际反恐力量的合作,随时交换信息,防止塔利班基地组织等力量利用中阿边境进行恐怖活动,更要防止东突势力同基地等的勾结。
  第四, 巴基斯坦。中国永远的朋友,最忠实的伙伴,绝对不会背叛中国。由于相同的敌人和利益,中巴走在了一起,在战火中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和信任,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和兄弟。由于面对印度强大的军事力量,巴基斯坦必须同印度的另一个强大敌人中国站在一起,而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同巴基斯坦结盟就顺理成章。要做好在印巴爆发新的冲突应对的准备,印巴之间存在永恒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就是克什米尔问题,另外还有宗教问题,所以印巴战争是永恒的,只要有印度就有永远的巴基斯坦!
  第五, 印度。印度最值得大书特书,不仅仅因为历史上的那场战争,还因为他至今仍然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更因为其复杂的历史和民族特点。如果说巴基斯坦是中国永恒的朋友的话,那么印度就是中国长期的敌人。中印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土问题,不论是现在被印占领的藏南,还是被中国占领的阿克赛钦,都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巨大障碍。中国永远都不能轻视印度称霸的意图和决心,也不能低估其大国的实力和梦想,所以对于印度,中国现在基本采取守势。中印之间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有,但不大,鉴于上次对阵中国军队的惨败的教训,外有强敌巴基斯坦虎视眈眈,内又有恐怖分子,伊斯兰分裂分支,毛派游击队等势力的内耗,所以印度也决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印度,只能用软的,阴的,而不能用硬的。既然印度可以对我们这样做(对藏独的纵容和支持),我们也可以以牙还牙。只有把印度肢解分裂了,中国的藏南才可能收回,中国的西藏问题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一个强大统一的印度,永远是中国最严重的威胁。
  第六, 越南。同在中华文化圈,同样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却始终同中国对着干,始终扮演中国敌人的角色。其实中越之间本来是可以做好朋友的,在胡志明时代的确是这样,但可惜越南站到了苏联那一边,又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而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越南在历史上对曾经的入侵者宗主国的害怕和不信任,以及自己梦想印支联邦的小霸心态。有了这种想法,无论进行几次反击战,都是无法消除越南的威胁的。关于南海问题,中国现在同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都有龌龊,这里面的领头羊就是越南,而占得最多的也是越南。除非解决了越南,中国南海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最终的走势,我认为中越还是避免不了一战(除非越南主动放弃南海,但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一战不同于上一战,战场主要在海上,要打得越南海军全军覆没,从此再无在海上同中国抗衡的能力。  

 第七, 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最顽固,最可怕,最穷凶极恶的敌人之一。而这样的观念,又来源于日本的危机意识,因为日本既无资源,又自然灾难频频,对外依赖极其严重,所以日本人一生下来就被灌输这种危机意识,这种意识很容易被利用发展成军国主义思想而对外侵略。这点同德国很相似,因为德国人也被灌输他们被强大的邻国四面包围(英国,法国,意大利,俄国),如果不向外扩展,那么德国将是没有出路的。危机意识的可怕之处在于,他既可以鼓舞人民的士气,让他们勤奋向上,也可以把人变成杀人机器,对他人的生命毫不怜惜。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和日本不断地反复地发动战争的原因,而像美国,中国这样的拥有丰富的资源,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缺少忧患意识,所以就很少主动侵略别人。可以预测的是,只要地球和人类仍然存在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公,那么战争的威胁就一直存在(现在因为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进行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了,主要都是能源和资源)。  

2 美国与欧盟  

中国和西方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不相同,1000年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创伤、不断增加的政府债务、日益糟糕的经常项目收支余额及其它内部的经济疲软使得美国在当今这个知识和技术迅速传播的世界当中付出了实力的代价。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就会发现布什政府执政的那几年就是美国霸权开始走向衰退的时候。但是当今依然是世界的超级大国,其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依然是无人可比的。  

欧盟,一个经济上统一政治上各怀鬼胎的集团。可以说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未来的几年欧盟不可能做到一个鼻孔里出气,同时伴随着新一代政客的上台,欧盟的对外关系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奥运会火炬传递,就是“新欧洲”的领导人们给中国上的很好的一课。总之,欧盟的经济地位无可非议,政治上还是局限于几个大国。所以和几大国的关系就是和全欧洲的关系。  

3领土争端,问题严重。  

1中日钓鱼岛问题   

2中韩苏武岩问题   

3中印藏南(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  

4中越南海问题(还包括菲律宾印尼 马来西亚等 但主要矛盾是和越南)  

这些情况早以不言而喻,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 与时俱进的外交  

与时俱进的本质在于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方针并不是对原来方正的彻底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新的历史形式,在原来的路线上加以修改,从而使其符合当今历史发展的潮流。我觉得在现在,是在在原来韬光养晦的政策下进行,中国的外交应该实行“新三不原则”——不出头,不示弱,不无为。  

1 不出头  

中国的国力虽然壮大了,但是还没有到能够左右世界的时代。改革开放依然是最少十年间中国大地不变的悬念。再者中国不需要出头,这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不符合当今中国之国家利益。任何一句话都要有实力做后盾的!  

2不示弱  

中国决不能像以往那样即使是打了胜仗还要撤退,不仅一点国土都未收回,反而后退的更多。在外国看来,一定是你自身出了问题才会选择由强者转为“弱者”,外国是没有几个学过儒家文化的!中国这么多年示弱的结果是什么?换回了日本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的覆灭,换回了印度主动承认藏南是中国的土地?还是换回了钓鱼岛的回归?看看和日本有领土争端的另外两个国家吧,俄罗斯和韩国从来没有向日本摆出谈判的意愿,而现在的事实是日本至今没有在这两个国家中占到一点便宜!这个世界不是中国儒家的世界。翻开中国战国史,战国七雄是谁统一的?不是仁义之师的孔子,而是强调权力与威势,政治权术的法家!儒家的思想值可以对内,对外的话只会安于现状,贪图享乐!有程朱理学的宋朝是怎么亡的!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绝对不能再示弱了!  

3不无为  

无论是98年的印尼反华还是现在的各种领土争端,以往基本上都是处于“无为而治”境地。外交部喊几声话就好像什么都搞定了?我们的“无为”必然导致对方的有为!对方的有为必然会带来现实的利益。越南在南海疯狂的开采石油,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吗?中国的无为是对自己的安慰,更是对他国的放纵!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国家政策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形势决定我们不能很快的抛弃“韬光养晦”的政策。不过我认为,现在应该是考虑改变政策的时间了!  

胡泊  

2007149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