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楼:文艺群工作回顾
(回顾-2)
梦楼:文艺群工作回顾
文艺群创办的时候,我还在安龙村当农民。平时多在村里种地干活儿,只是在配菜的时候才和高大哥(安龙村生态农户)一起进城。所以这个群最初创办的时候,我的参与很有限。记得在老摩租住的地方,老摩、李总管、自由自在,印象中还有清风茶客 半壁书生 马王爷的眼睛,都参与过群工作如何开展的讨论。那时大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想法,只是有一种想做工作的强烈意愿。
后来,我参加过几次讨论,就在白果林附近的茶馆,在我的印象里,那时我们圈子里的朋友基本都或多或少的参与过。但后来因为我的时间不方便,参与的就很少,再后来发现其他人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写文章不受空间限制,而且时间也相对比较宽裕,所以倪老师几次向我约稿,甚至是催稿,我就写过几篇。
那时老摩给我感觉比较低调,总是坐在那里听大家的意见、抱怨、批评甚至是讽刺。应该说我当时对这个群抱的希望并不大,因为我加的群有上百个,但真正比较活跃有效的群几乎没有。而倪老师对这个群的事情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如果有专职的人负责,甚至有几个人负责,这个工作可能还好做,否则就只能是大家来去自由,自由散漫。
尽管两年来我基本只是以写文章的方式参与,但其他事情知之不多。令我意外的是,群里最初几个骨干和老摩发生的矛盾。这些矛盾后来老摩给我做过不少介绍,有一些了解。但在我看来,事情并不那么严重。不过后来我也认同大家分头做工作的状态。因为每个人个性不同,能力不同,想法不同,在还有工作空间的时候分头做事并无大碍。只要大家相安无事,不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就好。
2013年3月份之后我离开安龙村,正式运作机构的事情,那时事情也很多,老摩经常约我到他住处谈工作的事情。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他强烈的责任心,那时除了清风茶客等少数几个老师支持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摩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做。我邀请孙恒到成都举办唱谈会的时候,也和老摩商量,安排了一个座谈会,那天谈的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很积极活跃,后来倪老师还到北京去工友之家拜访,建立了一些联系。
老摩对于我给了很大的宽容和理解,除了积极督促我写稿之外,其他事情都是抱着充分理解的态度与我交往。我那时也在想如何能更多的支持一下,说是支持,其实也不恰当,毕竟都是大家的事情,无所谓谁帮谁,如果仅仅是为自己,何苦做这些呢?在和老摩一次次的沟通之后,我对他和这个群了解也逐渐增多。我倒是考虑能否和我做的文化机构建立一些联系。不是把我现有的工作和文艺群的工作对立起来,这样就避免时间和精力的冲突,反而还可以给两者创造新的空间和可能。
我和老摩谈了我的很多想法,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可以说基本一致。这也是今年我们谈到文艺群更换群主的背景。这个想法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我希望老摩能多多从事文艺创作,而不至于因为组织工作而耽误了自己的创造。对于这个群来说,能出产有社会价值的文艺作品比写那么多的文艺评论更有意义。
后来我和我们的管理员也都见了面,谈到工作的想法和思路,大家也都很认可,下面的事情就是我们如何将群里的工作开展起来。我相信,在我们这么多优秀群员的共同努力下,文艺群的工作必将稳步前进!
(2014-12-11成都)
群号:22517496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