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盗亦有道:帝国主义的软实力

火烧 2010-12-18 00:00:00 历史视野 1032
文章批判美国软实力本质,揭露其通过商业包装与民主自由包装实现文化侵略,导致道德沦丧与社会沉沦,揭示西方价值观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盗亦有道:帝国主义的软实力

  郑彪

    约瑟夫•奈说,软实力指影响力,吸引力。这种软实力定义缺乏道德基础和政治方向,倘如此,魔鬼的恐吓、撒旦的诱惑、白骨精变美女,都是软实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世界格局倾覆,由人类文明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确立起来的人类价值似乎统统被“重估”,满世界似乎就剩下一个“钱”在闪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潇洒走一回”;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20世纪进步文化、欧洲的理想主义、优秀批判现实主义文化,优秀的苏联文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统统被粗俗的美国商业大众文化所排挤,人类社会在向下沉沦。这分明是撒旦的诱惑,连美国商业文化大王格特都称自己的同胞是“有文化的野蛮人”,这就是美国的软实力。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是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源头在美国,但美国又号称最具软实力。这是当代的一件最具讽刺意义的事情。说穿了,美国的软实力就是盗亦有道。20世纪西方继续衰落,道德衰竭,美国无力制定人类道德原则。但是又要维持霸权,于是只有引导人类堕落,不断制造战争和混乱,以便火中取栗、乱中取胜。这是撒旦的办法。如果人类走正道,美国缺乏道德优势,无力引领,自己往哪里摆?更何况美国压根就只想独霸地球,近年来有国际畅销书和三十年来我国第一思想家何新先生揭露了很多关于共济会、三边委员会和彼得伯格俱乐部的内幕资料,有人惊倒,有人不信,反正我信。

    西方人有经商航海传统,近代靠重商主义起家,特别精于商道,所以发展资本主义,轻车熟路,更走火入魔。连累到西方政治,本质上也是交易。但是,盗亦有道,商业发展到现代,特讲究包装,好东西包装不好,宣传不力,硬是卖不动;破烂货加以超级包装,广告再紧忽悠,就卖好价钱。政治(短期)也是如此,交易需要用民主、自由、人权加以包装。今人一度对西方民主自由崇拜得不得了,殊不知现代西方社会是以契约为基础,签约的前提是先搏弈,阶级斗争也是搏弈,战争更是搏弈。搏弈之后,看力量对比,如果能够吃掉对方,固然不必废话;如果不能,就要适当妥协,实现平衡,再权衡利害,然后签约OK。所以,西方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等漂亮字眼,都是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实力(财富和权力)的反复搏弈之后,经过利害权衡,反复掂量,交易OK以后的契约行为。一切的一切,本质上是交易,政治上是平衡。所谓谈判起作用,是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还要求权利,就是说废话。

    早期的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美洲和东南亚的扩张,主要是靠船队即军舰、火器武装占领,攻城掠地,杀人放火,贩毒走私,靠硬实力。葡、西、荷这些早期殖民者,最为野蛮凶残。后来开始讲究点软实力,靠宗教精神鸦片,对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具有几千年发达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这种“软实力”基本没有作用,反倒是耶稣会士带来借以招摇的数学、几何学、天文学什么的,对士大夫有些吸引力。西方殖民者开始拥有软实力,主要在技术层面(商业技术),始自早期资本主义的威尼斯和荷兰,成为19世纪世界霸主的英国是集大成者。英国人善于学习,学得了自威尼斯商人数百年积累的全套工商、簿记、贸易、金融、保险、航海等知识和经验,后来又在争夺世界霸权和征服、统治、管理遍及世界各色人等的海外殖民地中继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国际政治经验。英国殖民者特别狡猾,也特别善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变换手法,出妖蛾子,一切以大英帝国的利益为依归。然后概括出著名的也是最厚颜的外交原则:“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就是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与中国相比,欧洲人文明发育相当晚,但是特别善于学习和创新。文艺复兴以后,开始了近代西方大规模殖民扩张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西方高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西欧人迅速吸收世界各种文明,进而丰富自己,包括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学习,使得自身的基督教文明日益丰富,迅速发展和成熟。西方文明正是在这个时期成熟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文明发展了,盗亦有道了。西方人在对外搞殖民战争,继续在全球掠夺的同时,在日常生活、社交和外交中更讲究礼仪、文化、教养,大力发展文化、学术、理论,包括自由、民主、妇女解放(人权是后来的事情),更讲究规则、权术、手腕,这些基本上是18世纪末以来这200多年来做的事情,就是所谓软实力了。

    英国人把狡猾和善于学习结合起来,表现为外交手腕高超,有一定软实力。1839年发动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穷凶极恶,恨不得对中国敲骨吸髓,当时是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印度”。一方面英国人深感中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难以如印度分而治之;另一方面英国“吃独食”的野心被迟到的美国觉察,联合法、俄加以制约,都想“利益均沾”,英国于是改变策略,试图联合法、美以武力威胁清政府将沿海和内陆全面开放。美国人深知英国老谋深算,怀疑其目的,没有加入英国人的阴谋,而英法“两个流氓”(维克多·雨果的称呼)一拍即合,于是有火烧圆明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是,英国在华日久根深,法美等国在华的经济实力与英国相比微乎其微。所以,一旦中国内陆沿海一体开放,在不平等条约框架下,英国实际上还是通吃中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法国人没有英国老到,顶着战争贩子的恶名,犯下火烧圆明园的滔天罪行,抢得一些文物宝贝包括这次流拍的兔鼠首,但是在经济利益上,等于为英国作嫁。结果,清政府照单全收,将中国重要沿海港口全部开放,外国在中国内河航行、筑路开矿、传教办学、租地居留等一概由不平等条约予以保护。英国在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还格外攫取了海关监督权、邮电代办权,特别狠毒的是附则上有一条“贩卖鸦片为合法贸易”,真正是自由贸易了。至此,丰席厚履、圆颅方趾的英国人实现了在华的全部愿望,相当于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因为它实现了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全部经济权利,却不担这个恶名。非但不承担恶名,还进一步改变策略,改变作风,暗里利益几乎通吃,明里装好人,虚伪地维护中国主权独立,推行“维持现状”政策,等等。美国现行对台“维持现状”,即为这一政策的翻版,而西方做梦都想把改革开放的中国变成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到了19世纪末,帝国列强在华争得眼红,得陇望蜀,禁不住饿狼扑食,掀起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之风,于是矛盾激化。眼看“现状”难以“维持”,英国自身利益受损,好在英国老奸巨滑,有的是锦囊妙计,于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采取概不承认政策,叫做“势力范围,从未承认;利益范围,从未否认。”(Sphere of influence,we have never admitted;sphere of interest,we have never denied.语出殖民大臣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由此产生一个政策思想,叫做“门户开放”:谁也别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一体竞争,还是打自己优势尚存的老主意。但是这时英国已经衰落,自己原是在华的“庄家”,既得利益多多,让人家开放,自己的既得利益又压根没打算开放,心怀鬼胎,与“有教养的帝国主义”形象不符,不免脸红心跳。于是又心生一计,撺掇美国出面。19世纪末的美国,刚成为暴发户(刚得了菲律宾),还残留一点开国时期的理想主义,加以年纪轻,城府浅,反正自己在华也无势力范围,正好放言高论。所以,一经英国建议,美国便慷慨答应,一肩抗过。于是,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门户开放政策”就由英国装枪,美国放炮而出笼了。汤姆大叔为人作嫁而不自知,约翰二叔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还要装模作样地表示对这项美国政策“有所保留”呢。英国人不愧老奸巨滑,玩得漂亮。对西方国家在外交上的软实力,需要下大力刻苦读书学习,研究历史,认真应对才行,否则吃亏上当,总是难免。这段历史奥秘,由旅美华人学者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加以揭露,英国人这套东西太值得研究。

    “门户开放政策”虽是列强为自己打算,客观上却有制衡作用。于是,庚子事变以后,昏聩无知的满清权贵集团捅了大娄子,自己却毫发无损,硬是拿四亿两民脂民膏填了狗洞了事。于是满清政府又残喘了十年。到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更加衰落,但是被美国的霸权所掩盖。西方愈是衰落,愈是要将新自由主义连同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东西玩得转,才能“维持现状”。英国是美国的教父,也是一个典型。事实上,英国殖民者从19世纪的国际大毒枭和霸主,到19世纪末已经变成风度翩翩的有文化教养的帝国主义“绅士”,其政治文化、统治手段、外交形象,比起俄、法、日等帝国主义,软实力要强得多。其侵略野心、利益和手段,更多的是藏在条约里,合同里。足见盗亦有道,这也是西方的软实力。二次大战以后,英国的这套软实力,被美国学过去,用于冷战,并加以学术化、理论化、创新和发展,加以华丽的包装,也不是简单化的反“和平演变”就能对付的。

    长期以来文化在国际政治中被西方国家作为地缘政治武器或工具,他们将基督教文化视为维护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的地缘文化,地缘文化被英国学者称为西方地缘政治的“底蕴”。在当代,美英等国将西方地缘文化加以学术化、全球化和普世主义的包装,作为向其它地缘文化空间大肆扩张并试图最终吞噬其它民族文化的地缘政治武器,这就是当代与冷战、经济战、金融战、贸易战、信息战、军事战、心理战等等各种战争并行不悖的文化战争。冷战和意识形态-文化战争以后,盗亦有道的软实力消耗殆尽,于是图穷匕见,“文明冲突”最后是要靠硬实力——最新式的“大规模杀死性武器”解决问题了。谁都知道时间对中国有利,对此,美国比谁都有紧迫感。何新、戴旭的“乌鸦嘴”其实是杜鹃啼血,叫得越来越凄厉,你不信?反正我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