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 —— 也可以识别贴文的真伪
文章通过分析语境识别贴文真伪,指出在特定语境下,不合理的表述会暴露虚假信息。以邓某某日记启封事件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语境辨别网络谣言,强调语境在信息验证中的重要性。
语境 —— 也可以识别贴文的真伪
关于“语境”,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又引用了王建平先生的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昨日在某论坛[天下事]栏目,网友“沙子”有这样一个转贴,引起一番争论。转贴的题目是《邓某某日记启封:周某某临终忏悔》(作者:共识网网友推荐 发布时间:2010-1-21),其实这个帖子三年前就有了,不过最近又刮起这股阴风(百度搜索一下还真不少呢)。以下为了叙述的需要部分引用该帖子的前部:
『……
关于邓某某日记
1976年10月,邓某某就自己的日记,……
1981年7月2日,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后,邓某某又提出有关资料问题
2004年3月,中共对邓某某日记作了启封,有限范围作党史研讨,不作政治结论。』
看到这里,就觉得问题来了。似乎前部的语境都很流畅,本该是一个不错的引子。起因、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也都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在最后那段表白:“2004年3月,中共对邓某某日记作了启封,有限范围作党史研讨,不作政治结论。”
如此慎重那一刻:怎么就“中共对邓某某日记作了启封”?本应该是根据上文,这一决断也应该有其时间、空间、情景、对象等。既然要引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怎么就“2004年3月,中共对邓某某日记作了启封……”这个中共是哪一级“中共”?这个“启封”是口头的?还是有文件的?哪一级文件?编号多少?甚至连口味也都变了,迫不及待将“邓某某日记作了启封”。其实就是那个“中共”,味道全转到那些反共的宣传语境中去了,也似乎早先国民党有这样的口吻。
这倒是我想起一个电影,叫《地道战》。那个假武工队,一大堆词语后面,总有不合适语境出现,否则民兵队长高传宝他们就要吃大亏了。如同“兄弟咱是县大队的”台词一样。这不“中共对邓某某日记作了启封”一句不就露馅了?
网上这样造谣的帖子不少,怎么判别真伪呢?哈哈,语境可以帮助我们,造假者一不留神就会露馅的,在这个语境中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就变为“对象”了。俗话说:“狐狸再狡猾也会露出点尾巴的”。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