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答读者问
1、许多人关心美联储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目前,更关键的指标不是美联储降息,而是国内的CPI和金融风险。
控制CPI需要控制货币总量,一旦货币总量不能跟上借新还旧的需求量,就会爆发金融风险。
收放自如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只能放,不敢收。物价的上涨是相对缓慢的,金融风险是随时可能出现的。
只要狠不下决心让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爆掉,那么人民币供应量不断增加是大趋势。
但是,物价也不能掉以轻心。
有时间研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如去菜市场走走,看看大宗商品期货,看看涉及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的新闻。
再说,即使美联储降息,特朗普仍然有办法挤压中国经济,给人民币施压。
上周末,人民币暴跌,原因你懂的。
所以,这一点,已经很清楚地看出来了。
2、所谓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这话就和收放自如一样,从来没有实现过。真要回来,需要大规模的调整货币政策,这显然极难。
3、2016年有一个回答,说了9条,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的微博或者知乎想法看看。
4、有人问,怎么评价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
国内的事情,我从来不评价。
在腐朽堕落反动万恶的美国,土地是台收割机。收割的方式,包括并不限于购买成本、持有成本、交易成本及相关金融成本。
土地只是媒介,收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5、总有人问,当年次贷危机前夕的美国人怎么避免损失?
我也问一句,你能改姓华吗?华尔街的华。
游戏规则是华尔街制订的,游戏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获得利润,转嫁风险。游戏规则根据华尔街的盈利或亏损不断调整,微调甚至推倒重来。
在这种背景下,你觉得当年的普通美国人能找到一条稳定的避险甚至爆发路径?
再说,即使这样的路径存在,能不能准确把握时间节点都是问题。
何况,如果相当数量的人都选择这样的路径,那么华尔街肯定修改游戏规则,一网打尽这些人腰包中的最后一个铜板。
6、有人说,谁说没有避险甚至获得暴利的方案?《大空头》里面的基金经理不就是嘛。
朋友,你知道在这几个团队之前,有多少人采取了类似的操作方案,结果爆仓了吗?选对了方向,但是没有看到黎明的太阳。
这三个基金团队,其实也几乎爆仓,他们能看到黎明完全是运气。
相信我,如果他们的同路人比较多的话,华尔街肯定有办法修改游戏规则,让他们成为鱼肉。
7、关门打狗,一般来说,交易税是第一步,持有税是第二步。
8、有人说,最近的文章读起来故弄玄虚。
在一个不转发或变相转发新闻联播的平台,你能点开一部分文章,就不错了。
不是吗?
如果你觉得点开的文章没有价值,那么以后就不要点好了。这样可以节约彼此宝贵的时间。
9、有人说,最近的文章没有什么营养。
我只能说,我做的事情,是把宏观归纳总结出来,类似读书由厚读到薄,实践应用,还需要由薄读到厚。
读到厚的过程,与个人阅历、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
比如,有人读出了为什么钱越来越不够花。
有一种说法,看待事物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大多数人是第一种境界,少数人达到第二种境界,极少数人达到第三种境界。
我带你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你没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是我的责任。
10、有读者自称读出N万亿、XX侧,甚至有人问我某岛的局势。
我说过,就是纯理论分析,不联系任何现实实际。
你们愿意怎么理论联系实际是你们的事情,理论无禁区嘛。
但是,为了公众号的存在,许多过度联系的评论都没有发。
抱歉,希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