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为什么央行要死守汇率?
央行各种骚操作的前提,是人民币是币不是纸。
在实体凋敝,金融暴走的时代,不断灌水,人民币并不是没有变纸的可能性。
这些年没有变纸的原因,是大量热钱滞留在房地产市场,形成一个货币堰塞湖。
这个货币堰塞湖中的人民币没有冲出去的原因之一,是汇率相对稳定。反过来,汇率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是这个堰塞湖中的人民币没有冲出去。
有人说货币冲出去,需要抛售房产。其实,堰塞湖中货币冲不冲出去,和抛售不抛售房产没有太大的关系。
和持币待购的人,有很大关系。
张三一家六个钱包省吃俭用,准备买房子。此时的货币不进入实体流通,而是暂时滞留。
李四买了自己的房子,准备买一套更大的房子,在两次购买之间,货币就滞留在堰塞湖之中。
当然,这些都是小钱钱。大钱钱盖楼如种菜,在买地、盖房、卖房、再买地、再盖房、再卖房之中不断循环。
当然,还有更大的循环,这个不展开讲了。不要让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土地成为高度垄断的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债务与土地有关。大量的货币围绕着土地不断循环,各种以土地为媒介的信用不断击鼓传花,总量不断增加,随着土地买进卖出,资金不断倒手,越滚越多。
中国的M2增速远远快于GDP,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估计就是滞留在土地和金融市场,毫无疑问,土地是大头儿,金融市场中大量的信用关系,也是建立在土地之上。
到底有多少货币在围绕土地运转?这个需要权威部门的统计和测算,估计在几十万亿的规模。当然,不排除更多。
楼市是不断往上涨,但是人民在迅速贬值,那么大多数人还会继续持有人民币吗?
张三、李四,还会以人民币的形式,持有现金吗?
小钱钱如此,大钱钱还会不断投入以土地为媒介的资本循环吗?是否还会盖楼如种菜?大钱钱难道不会投入以外汇、黄金、粮食、能源、大宗商品为媒介的循环?
如果人民币的币值(包括汇率和购买力)站不住,楼市就站不住。
反之亦然。
如果这些资金从楼市中撤出,会是什么后果?
这些资金冲进外汇市场,人民币的汇率会是什么后果?冲进大宗商品市场,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楼市站不住,人民币的币值也站不住。
中国经济,大规模脱实入虚,至少4、5年的时间。大量货币早就脱离实体经济暴走。
为了避免金融市场爆裂,每年还在不断注入货币。所谓去杠杆,其实是张三、李四加杠杆,让大钱去杠杆。
现在的情况是,大钱有冲进外汇市场的风险。
人民币币值能站住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央行有号称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理论上,可以用外汇储备平抑汇率,也可以进口外来商品平抑物价。
如果外汇储备打光了,汇率、币值、楼市,一个也站不住。
至此,就不难理解央行为什么要死守汇率。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18-08-06/doc-ihhhczfc1655161.shtml
关键是守得住,守不住。
滞涨沫崩,四种形态,目前不许选择滞沫崩。那只有一种结果。
现在我们假设四种选择之中,刨除了崩。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然后接着刨除滞。
——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再刨除沫。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那么还剩下什么选项?
不过,在外储消耗光以前,还能维持暂态的平稳,一旦外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会原形毕露。
央行的所有操作,其实都是技术层面的操作,都不肯调整基本面,不肯让货币增长的速度回归到理性的水平——因为那意味着剧烈的崩和严重的滞。
去年央行搞了一次骚操作,人民币汇率从接近7直接冲到6.26。结果许多出口外贸企业踩踏性结汇,损失惨重。
央行得意洋洋,以为自己可以逆经济规律而动,一面放水,一面拉升汇率。
结果,汇率迅速冲击6.9。央行沮丧地发现,药不能停。
这种僵局能维持多久,看外储,也看外债。
表面上看,外汇储备维持在3万亿,有的月还略有增加。实际上,外债在迅速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大钱钱在出逃。资本外逃导致的缺口,靠企业或地方政府卫国发债填补。
央行拉升汇率,给了大钱钱更好的出逃的价位。
多说一句,外储要扣除外债,才是储备之中真正可以放心使用的部分。如果外债逾期无法顺利偿还,境外金融资本必然不再提供外汇。
不要以为卫国发债的企业债和地方债逾期,其他企业和地方政府仍然能继续借外债。境外金融资本会衡量中国的外储和外债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没有那么多外储,准备怎么偿还外债?这是境外资本必然考虑的事情。天下没有愚人,认为境外金融资本愚,可以随便借外债,往往是自己蠢。
可以讲,特朗普的贸易战是釜底抽薪,直接攻击中国获得外汇主要渠道。
不出意外的话,境外势力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外储和外债的变化。
他们很清楚,外储无力偿还外债的时候,就是央行闹剧谢幕的时候。
那时,不出意外的话,将出现的事情是央行猛烈加息试图力挽人民币暴跌的狂澜。
这种事情,最近40年之中,不是没有过。
如果不太健忘的话,应该不难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