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安生:外储与外债

火烧 2018-07-25 00:00:00 经济视点 1030
文章分析外储与外债关系,探讨经济危机下政府宽松政策的影响,回顾1988年和2016年抢购潮,揭示通货膨胀与货币流通的关联,强调价值符号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价值符号的时代,政府可以放水掩盖危机,把问题后移,有滞涨沫崩四种形式可供选择。

  随着货币供应增加,涨沫不断上涨,经济半死不活,韭菜日益艰难,宣传口径企稳向好。

  前一段,准备转向为软着陆,结果债市放鞭炮一样,P2P也开始爆雷潮。

  这是刚开始,后面必然牵扯到银行。

  结果……

  重磅!国常会一锤定音 全面宽松基本确认!(附解读) ​finance.sina.com.cn

  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锤定音,释放了全面宽松的信号。

  不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还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不过,如果能够靠宽松就能解决经济危机,那么资本主义经济也就不存在任何矛盾了,可以顺滑运转了。

  政府可以无限创造价值符号,但是不能保证价值符号的内在价值。价值符号的币值与流通总量、流通覆盖的商品范围和流速都有关系。

  一旦流通总量突破某个临界值,就会出现流速加快,覆盖商品范围下降的自加速现象。

  这种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化为抢购潮。

  最近的商品抢购潮发生在1988年。

  1988 年的中国,竟为 2018 埋下那么多伏笔!沧桑巨变 30 年!-ZAKER新闻 ​www.myzaker.com

 

  当我像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里问乡亲们一样问我爹妈"1988年发生了什么?"时。他俩不约而同地告诉了我四个字:物价飞涨。

  88年,物价飞涨,抢购风潮

  那一年,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决心,物价闯关开始。7月份,物价激增20%。有钱人抢购家用电器,没钱的囤积日常用品。上海居然有人囤积一户人家可用200年的卫生纸。北京大妈推着车子排队买大白菜,小公务员根本不敢上街吃饭,随便俩菜,就是半个月的工资,回家就得跪搓衣板儿。

  无数金店、首饰店被挤破。短短一个月,280种商品的零售价涨幅达18.7%。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要抢购的商品只有7件:柴米油盐酱醋茶。

  天下大事再多,文化再繁荣,经济再昌盛,老百姓也得过日子不是?就像刘震云在《一地鸡毛》里写的:家里一块豆腐馊了,这比八国首脑会议还重要。

  好在终于不用为物价操心了。

  如今你只需要操心房价。

  最近的抢购潮发生在2016年,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

  上次商品抢购潮的事情不说了,说说最近的抢购潮。

  发生抢购潮之后,房价上涨,推动房租上涨,间接推动物价和劳动力成本上涨。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发生全面通货膨胀?

  一方面是大量资金还壅塞在楼市,没有投机外汇和大宗商品;一方面是存在大量进口,国内商品价格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国际商品填补空白;一方面是本币币值相对国际货币比较稳定。

  由于汇率和物价相对稳定,所以资金还壅塞在楼市。由于资金还壅塞在楼市,所以汇率和物价还相对稳定。

  显然,后两个原因更关键。

  不过,不论是维持进口还是保持汇率稳定,都仰赖于外汇储备。

  如果外汇储备不足,那么这种脆弱的平衡就无法保持。

  现在的关键,是外汇储备还能支持多久。

  表面上看,外汇储备变化不大。实际上,外汇储备虽然不变,但是外债数量在迅速增长。截至到3月底,我国全口径的外债余额达到1843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329亿美元。

  外汇储备扣除外债,才是我们真正可以自由动用的部分。

  所以,剧烈的变局需要在外汇储备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生。这个临界值具体是多少,需要测算。估计高层也未必清楚。总之,我们目前的货币政策一直在测试这个底线。只要没有触及这个临界值之前,高层还是愿意为此涨沫煮青蛙。

  突破这个临界值,就是量变到质变。

  那时,如果继续放水,就是人民币的末日,如果不放水,就是债市、股市、楼市、银行、地方财政全部爆破。

  现实之中,具体操作,估计是剧烈贬值,加息,外加爆破一部分债务,外加央行易帅,一群人进监狱。

  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动毛衣战?不要小看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