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曾飞: 竖立塑像尊孔是加速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政治宣言书

火烧 2011-02-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孔子塑像竖立天安门广场引发广泛讨论,外媒关注其象征意义,部分网民激烈反对,认为缺乏对孔子思想的了解,舆论演变为辱骂冲突,反映文化复兴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竖立塑像尊孔是加速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政治宣言书

曾飞

  2011年01月16日新京报报道:本周,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正式亮相,这一事件引发国外媒体高度关注。在天安门这样的特殊场所竖立孔子像有何“意味”?外媒纷纷提出各自的看法。“孔子思想高调复兴”。“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英国《独立报》以如此标题报道了上述新闻。该报记者克利福德·科南在北京报道称,孔子回来了,这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巨大雕像已被高高竖立在天安门广场。“在高度发展的现代中国,生活在2500年前的孔子正越来越被重视……这座雕像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实际上,在16世纪晚期传入欧洲前,孔子的哲学思想就已经统治中国社会长达数个世纪,尽管他也曾被批判为‘封建思想者’”。

  2011年01月1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孔子塑像成天安门新地标 据称意义非同一般》报道: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成为天安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

  当权者的如此倒行逆施理所当然地受到绝大多数国人的剧烈反对。网上讨伐之声不不绝于耳。   

  于是有卫道士罗宁之流厉声指责道:“国家博物馆在门前,也就是在天安门广场立了一尊孔子塑像,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民在帖子中愤怒表达的反对观点,情绪多是强烈激昂的。同时,很多网民相应流露出的对孔子并不知晓,对孔子的思想、学说的知识多是一鳞半爪。……网民们对于是否知晓孔子;是否了解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否能够以理服人,一概都不在意,也无所谓。所以,现阶段各论坛中指责、辱骂、攻击的言辞漫网飞舞,污秽不堪。……在互联网上,一次难得的关于孔子及其思想、学说的讨论,便已经无奈的演变成为一场激愤辱骂语言大显其丑、其低劣的荒唐闹剧,甚是可悲!”(《罗宁:以反为孔子立塑像来宣泄情绪不公道》)

  罗宁还认为“不论天安门广场在不同的人们心目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在天安门广场及国家博物馆门前树立孔子的塑像,都应该是无可非议的。……在两千五百年间,在持续教益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类的同时,逐渐的被更为广泛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类,所真诚的接受和喜爱。在最近的十余年间,孔子学院在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设立,除了中国政府的力行推广的作用外,孔子的思想、学说所具有的魅力、影响及其所受到的欢迎,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向心力之源。”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向心力之源呢?罗宁先生明确指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爱惜民力、施行仁政、克己复礼。”(《罗宁:孔子的学说是荒漠中汩汩水涌的清泉》)

  也就是教化、仁政和克己复礼应该成为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向心力之源。一句话,当今应当以孔子思想凝聚全人类,统治世界。真的能够这样吗?如果真能这样,在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的塑像,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无可非议”。

  可惜现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大多数网友就强烈反对孔教,甚至强烈要求中央拆除这尊孔子塑像。网友“奴隶们起来” 就评论说:“强烈建议中央拆除孔子塑像”,这个建议很好!代表了全国劳动人民的强烈心愿!孔老二不配立在这里,否则会玷污、腌臜天安门广场!全国人民不答应!这样大的事情应当经全国人民讨论,最起码也要经全国人大开会做出决议!不知道作者等一类人是对民众的呼声视而不见,“对孔子并不知晓,对孔子的思想、学说的知识多是一鳞半爪”,还是故意装装聋作哑而另有所图?

  如今复兴孔子思想的关键就在于罗宁自己所挑明的“施行仁政、克己复礼”。“施行仁政”是麻痹被统治者,“克己复礼”是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这是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呢?腐朽官僚的统治及其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种利益由经济上对美国垄断集团的依附进而发展成政治上的依附。下一步甚至还可能发展成军事依附,此为“合格”的半殖民地。

孔子学说与孔子思想

  罗宁在《如此无理待孔子,于心何忍?公道何在?》一文中强调:“作为生存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当代人类,我们应当对中国社会文明及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全人类贡献出的,可以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并列齐名的学者、教师和思想家——孔子,而感到光荣。因此,我们在需要十分珍惜孔子及其思想、学说所具有的世界级影响力的同时,更应当予以孔子及其思想、学说,以真诚的尊重。”

  在这里,至少罗宁先生对于孔子学说和孔子思想的区别心里还是很明白的。

  但是罗宁先生不敢正视的事实是:孔子的学说,继承了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些精华,提出了古代社会的一种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尊重孔子的学术成果确实是无可非议的。而孔子在理论上的圣贤治国的独立创造却正好是他的学说的致命伤。对此,笔者在《孔子管理思想:中式管理的基本形式》、《奴性文化与朱熹理学》、《必须重视朱熹理学对中国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恢复讲理,解决民怨”论是朱熹理学诈尸》等论文中有详细的评论。这里只简述其要害: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执中思想的修正。中庸思想让传统的执中思想的哲理和方法退居二线,如孔子所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章句》),明白地说是“用其中于民”,而不是民众自己“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主语变了,由圣人代替了民众,圣人来思考,来“允执其中”,而后用在民众身上,民众只需紧随其后就可以了。对于中庸思想,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让这些正道和定理不偏地得到遵守,并且“不易之谓庸”,信守而决不改变。庸,也平常之谊,使之成为平常的状态。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制、道德伦理教化的普及,也就是让万民“克己复礼”无条件服从现行统治体制。这虽然还算是现实有效的社会统治方案,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执中思想了。过度依赖圣人贤人,而忽视以国人“执两用中”为核心的中道哲学的根本性作用,是孔子治理思想体系的根本性缺憾。而历代统治者正是利用了孔子学说的这个致命伤,来巩固自己的反动统治的。也就是统治阶级改造了孔子学说而形成自己的正统统治思想:孔子思想。所谓的尊孔,就是不断地抬高孔子的地位,以此来不断地抬高统治阶级正统思想的地位,控制国民的思想,使之成为听话的奴才。

  于是,“孔子思想”就是与“孔子学说”不尽相同的另一回事了。也就不能把“孔子思想”和“孔子学说”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或理念互相替代来进行论说。那样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导致谬误的结论来。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作为“孔子学说”只不过是一种学术思想,它的地位相当低微。而作为“孔子思想”是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被称为“孔子思想”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被统治者改造过了的以孔子的名字命名的统治理论。而统治者的改造无非是两点:一是利用“中道”与“人本”思想等传统文明的因素骗取民心;二是把孔子理论中圣贤治国思想的致命伤加以扩大,以获取少数人独裁统治的“合理性”。

  到了董仲舒则进一步对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至高无上进行了论证。主张“君权神授”,彻底颠覆了“君权民授”的传统观念,为独裁统治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他还提出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改造,使之能够用来奴役民众的身心,巩固封建官僚统治体制。

  到了朱熹理学,孔子思想就进一步被改造成了奴化人民的思想牢笼。朱熹说:“心者,身之所主也。”(《大学集註》)既然看到身为心所主,当然要洗心,然后才能心甘情愿地屈从于天理和权势。所以朱熹又说:“性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形而上者全是天理,形而下者只是那查滓。”一分为二,把人心也剖为两半,一半是天理的本性,一半是要清除的渣滓。教人们修心,使心灵纯洁,唯留天理;要人们养性,呵护天理,使本性不受损害。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从而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种为奴的境界就是妇女要缠足,要舍命立贞节牌坊,甘愿受罪受死以换取社会对她的承认。就是男人要忠君,牺牲自己去当君主的奴仆,日日时时口称奴才,奴才,以换取忠诚的美名。从心里情愿接受统治者制定的所谓三从四德的道德教化,心甘情愿地去争取做稳奴才。这就是朱熹理学能被统治者当成思想牢笼来加以利用的关键。有了顺受天理和修心养性,存天理,灭人欲这两条,把国民的思想禁锢起来,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如此“孔子思想”,统治者当然要大尊特尊了。

继承孔子学说和尊孔

  罗宁先生在《立孔子塑像助中国社会强自信、强自尊》一文中又强调说:“国家在天安门广场,在中国博物馆门前树立起一尊九点五米高的孔子塑像。包含着孔子九五之尊的深刻意蕴。……在意识形态的狂热已经远去,在盲目自卑的心理稍有振作之余,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依靠、运用中国社会的本土智慧及其文化,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应该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执政者的新思路与新选择。……已经基本摆脱前苏联模式,走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社会,同样应该也能够受益于孔子及其思想、学说。”

  对于执政者的新思路与新选择,网友小红柳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国家博物馆树立的是‘诸子百家’的群雕(其中有孔子),这个还是说得过去,问题是‘就孔子一人’,这就传承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封建核心价值。这个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也赞成?所以,说这是个政治事件是不为过的,而且愚蠢之极!” (小红柳:《立“孔子塑像”是最愚蠢的“天安门事件”!》)

  事态很明朗,在天安门竖立控制塑像尊孔根本就不是什么继承孔子学说的学术问题,而是封建时代独尊儒术的“尊孔”政治僵尸的复活的问题。罗宁先生是在刻意模糊和掩盖事实的真相。

“高举尊孔大旗”就是搞封建复辟

  以孔子思想作为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向心力之源只是空想。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黄维):“近日,国家博物馆在北门广场前树立“孔子”塑像引起了网友热议,在人民网推出的‘天安门广场附近树立孔子像您怎么看?’的调查中,22万多名网友参加了调查,近七成网友认为‘国博门前立雕像不严肃,儒学并非所有人推崇’。”足见,以孔子思想作为“中国的向心力”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必招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坚决反对。而支持者就只能是官僚资产阶级及其御用文人那么一小撮人。至于世界,那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笑谈了。甚至连详细讨论都没有必要了。

  既然如此,一些人为什么要在今天祭起尊孔的大旗呢?钱同忻先生在他的博客《中国应当高举尊孔大旗,掀起文化革命新高瀚!》一文的按语中宣称:“孔子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大家,他是一位伟大的不可取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圣人。我们炎黄子孙应以尊孔为荣,以批孔为耻。文化大革命疯狂打孔,倒孔,批孔是反文化。反人类文明的极其错误有行为。中国应当高举尊孔大旗,掀起文化革命新高瀚!”明火执仗地打出了“尊孔大旗”。

  对于尊孔的喧嚣,人们需要冷静地回顾一下中国封建时代尊孔的关键历史时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喜儒学,使儒家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董仲舒的思想非常赏识。元光元年(前134),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吏有通—艺者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

  儒者陆陇其向清廷建言献策道:“汉之世当尊孔子,而今之世当尊朱子。……尊朱子而非朱子之说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四书》、《五经》之注,固学者所当奉以为式,不敢稍叛矣;而凡《太极图》、《通书》、《东、西铭》、《皇极经世》诸书为朱子所表章者,皆列于学官,俾学者肄而习之;而又选敦厚有道术者为之师表,使之不惟诵其言,且法其行。如是则天下晓然知宋儒之学为天下之正学。”他力图使人们像尊奉孔子那样敬崇朱熹,主张使朱学成为具有绝对权威的统治思想。这种从独崇朱学之论,适应了清廷为巩固其统治秩序而力图用程朱理学加强思想钳制的现实需要,故而自然得到清朝统治者的青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则敕令光地主持编纂《朱子全书》并以“御纂”名义颁行全国,程朱理学成为清王朝思想统治的重心。

  统治者尊孔尊重的并非孔子的学术思想,而是麻痹人民和宣示封建官僚统治的“合理性”的统治思想。因而,尊孔的实质也就是麻痹人民和宣示封建官僚统治的“合理性”的思想牢笼的确立。

  在近代,则每一次尊孔的喧嚣,都伴随着一场独裁统治的阴谋。最典型的莫过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日本大东亚帝国梦的闹剧。

  曾经上书变法维新的康有为竟然在《请饬全国祀孔仍行跪拜礼》中说:“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又在《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中说:“中国人不敬天亦不敬教主,不知其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一时间,全国上下尊孔复古一派乌烟瘴气。与恢复祀孔制度的同时,袁世凯也决定恢复祭天。1914年12月23日,这一天是冬至,也是袁世凯祭天的日子。从新华门到天坛,全部是黄土垫道,警察出动,全城戒严,沿途街巷一空。祭天大典从凌晨3时开始,一直进行到8时50分才算结束。至此,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目的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先向亲信透露:“如果天下百姓一定要我做皇帝,我就做。”于是乎,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请愿团纷纷出笼,上自王公遗老、政府官僚、各省将军、巡抚使,下至车夫游民,无所不有,样样俱全。北京的乞丐和八大胡同的妓女也被分别组织起来,成立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手持各色旗帜,齐集新华门外,跪呈劝进表,请求袁世凯“顺应民意”,尽快登基。1916年元旦,袁世凯正式称帝,改号洪宪。袁世凯尊孔为了恢复封建帝制,一目了然。

  强国论坛网友指出:“日本要灭中国时也尊孔,对孔子很敬重,‘王道乐土’也是以孔子为核心的宣教来麻痹中国的老百姓!”还有网友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把尊孔读经作为“奠定东亚新秩序之基础”,以武力作后盾,与一次次治安强化运动密切配合,作为一项基本战略通过其扶植的傀儡政权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行的。1938年2月,伪华北临时政府秉承日本华北方面军的旨意,命令各日军占领省份恢复春秋上丁两祭和孔子诞辰祭祀。之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规定了八条学校的训育方针,其主要内容是:“尽力提倡中国固有之美德,以领导学生之思想趋于正轨”,“善用中国固有之家族精神,以敦风纪而固国本”,“阐发修齐治平之道,以儒家经义为依归,摒弃外来之功利主义”。他们把“提倡孔孟学说,贯彻王道主义”作为指导教育的纲领,规定低年级必须读孝经,高年级和中学要读四书。日本帝国主义尊孔为了建立大东亚帝国来奴役中国人,也一目了然。

  因而,网友们对于当今某些当权者在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塑像来倡导尊孔的目的自然不能不存戒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网友沙枣花这样评论: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历史人物,要尊孔可以去山东孔庙,为何要把孔子请到天安门广场?目前最常见的解读是,与其他两位相比,孔子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与“革命”毫无关系的人物,这是中国政治的主流话语从革命话语中解脱的一个标志,显然,这一解读并非过度诠释。孔子进入天安门,象征着中国正在彻底地走向“国家、民族”认同。是中国当今最高领导层非同寻常的认同和表态。

  网友祥云也评论说:孔子作为封建的历史人物,不放在历史博物馆里面,而竖在天安门广场,是极其错误的荒涎行为,是鼓吹封建主义,要取代毛泽东思想吗?198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少“宣传个人”指示专门有一条: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在公共场所挂得太多,这是政冶上不庄重的表现,有碍国际观瞻,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的限度。就在文件发出当天上午,人民大会堂东门前,开来了两辆吊车和一辆加长大卡车,将悬挂在那里的巨幅毛泽东像取下,此后从首都到各地采取了一致行动,毛主席画像从会议室,教室的墙上被摘了下来,毛主席塑像被推倒……现在又在天安门广场竖起了9.5米多高的孔老二塑像,听到这种事,真是气愤之极!

  在中国,毛主席塑像被推倒,孔子的塑像被竖立起来,这绝对不是学术活动,而是政治宣言。

  总之是一句话,当今的某些当权者要尊孔,而且不仅仅在孔庙尊孔,还要在天安门这样的场所尊孔,这就是中国进一步被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政治宣言书。中国人民对此有权反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