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制度里的猴子和制度外的猪

火烧 2010-07-21 00:00:00 文艺新生 1031
文章通过猴子与猪的对比,揭示制度对动物的影响。猴子可被驯化遵守制度,而猪则贪婪无法约束。强调制度建立需代价,且并非所有动物都适用。

制度里的猴子和制度外的猪

文/安庆仁

有个耍猴的农民,从别人手里买了五只猴子,刚买回来的时候,猴子们很不听话,见到食物就抢,怎么吓唬都不管用。农民决定用血腥和暴力驯服他们,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水果放到地上,只要哪个猴子敢上来抢,就当着其余猴子的面把这个猴子的尾巴砍掉一小截。再发生哄抢行为,接着再砍掉一小截尾巴。时间不长,这个方法就收到了奇效,见到水果的时候,只要没有主人同意,猴子们即便馋的抓耳挠腮,也绝不越雷池半步。

不过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趁主人不在的时候,猴子经常偷吃水果。为了彻底杜绝猴子们偷窃的恶习,农民就把自己隐藏起来,只要看见哪只猴子偷吃,就跑出来逮住哪个猴子砍掉一截尾巴,若是集体偷窃,就全体予以惩罚。所以很快,猴子们就改掉了偷窃的恶习。不仅家里的水果安全无虞,即便是树上长着的水果,小摊上贩卖的水果,只要没有主人的同意,猴子们绝对不敢打坏主意。

更让这个农民意料不到的是,这些猴子们不但自己遵守纪律,还知道教育其他猴子遵纪守法。一次,有个野猴子跑来偷吃树上的水果,结果被这五只猴子给逮了个正着,然后不容分说就按到在地,其中一个猴子找了一把砍刀,对准那只野猴子的尾巴,咔吧一下,尾巴就剁去了半截。野猴子疼的哇哇乱叫,拎着剁掉的尾巴夺路而逃。这让农民深受启发,打那以后再买回猴子来,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让这群已经教化过的猴子们来管理,用不了一个月,新猴子就变得规规矩矩。

猪的智商其实比猴子并不低多少,然而驯化猴子的方法在猪身上却不管用,那些贪吃的猪,不要说剁掉一小截尾巴,即便缺胳膊少腿,见到食物也照抢不误。正因此,猪要被圏起来养,养肥了杀掉吃肉,而驯化后的猴子,则可以作为宠物来散养,有些经过特殊训练的猴子,甚至还可以帮人看家、干活,成为人类的帮手和小朋友。

猴子和猪的区别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一、猴子属于制度里的动物,只要经过一定程度的驯化,就能树立制度观念,不但自己自觉的遵守,同时还能把遵守制度的观念延伸到整个集体;二、任何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都不是简单的抽象的,而是要付出某些血的代价才行;三、制度并不是对所有的动物都管用,比如猪,就是制度外的动物,贪婪是其无法戒掉的本性,对待这种动物,用不着讲人道,该杀就杀便是。

2010-07-2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