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深圳,谈一下城市建设新理念
城市建设是很多年以来形成的风潮,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很多年以来形成的城市建设观念明显跟不上形势了,最严重的问题是反生态,反人性化,面子工程味儿十足,进入新时代,很多有害的城市建设观念必须要清理了,下面,结合深圳城市建设的教训,谈一下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新理念。
第一点,就是城市建设一定要讲总体布局,也就是城市建设要有一个整体性的安排,这个整体性的安排包括城区的面积要控制在多大,居住的人口要控制在多少,绿化要控制在多大比例,大多数的楼要控制在几层以内,高层建筑要控制在多少数量,等等。如果在搞城市建设之前,没有一个整体性的安排,而是随心所欲,那么,这样的城市一定经不起岁月的检验,迟早会暴露出严重问题。比如深圳,当初很多地方都以深圳为榜样,结果几十年过去了,深圳的城市建设很难说是成功的,表面看上去很壮观,很光鲜,很能唬人,但却很不适合人住,就象很多打工者说的那样,如果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打死也不会往那里跑,不是人呆的地方,呆长了,少活十年。
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明白,城市的功能首先是适合人住,如果建出来的城市,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要命,空气污浊,疾病肆虐,一下大雨,城市马上被淹,人与人之间谁都不理谁,那么,这样的城市,就不适合人住,这样的城市建设也是不讲人性的。所以,城市建设不是为了所谓的洋气,所谓的气派,而是要适合人住,做不到这一点,城市建设就是失败的。
第三点,就是城市建设一定要下决心把私营企业逐出去,今后,城市建设都要由国有企业来承担。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私营企业根本不行,它们就是一个想法——捞钱,至于工程质量,马马虎虎就行了,甚至很多企业偷工减料,搞了很多豆腐渣工程,而且,私营企业搞起腐败来,也是熟门熟路,所有的不合格工程,经过它们一番运作,都能“合格”。这些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楼塌了,那个桥塌了,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触目惊心,这一切都跟私营企业进入城市建设有关,这个问题不解决,城市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一天就会出事。
第四点,就是要舍得搞绿化,城市中的绿化,不是为了好看,最主要的是要制约砖头、水泥体量太大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城市中的绿化,最主要的是要栽树,这是最主要的,要做到,每条路两旁都要有树,广场四周都要有树,每座楼四周都要有树,形成一种城在林中,林中有城的效果。树种不要刻意去选景观树,就选自然界中常见的树,因为,从改善生态方面讲,景观树远比不了自然界中常见的树,景观树是中看不中用。
第五点,就是要控制地面硬化的比例,做到能不硬化的尽量不要硬化,城市中要有土,只有砖头、水泥而没土的城市,生态功能一定是很差的,所以,我们不能让砖头、水泥把土都盖上了,要给土留足“面子”。当然,土不是要完全裸露,栽树种草还是必须的。另外,硬化也不是一律都打成水泥,机动车道可以打成水泥,其他需要硬化的地面都要用砖块铺,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渗水性,减低下雨时城市的内涝程度。
第六点,就是城市中最好要包含村落,这个村落不是指已经和城市没有什么两样的所谓的城中村,而是指城市中要有真正的农村,要有田有地,真正在种庄稼,真正在搞各种农业生产,实现城市农村有机融合,城中有村,村外有城,不能再搞城市农村两张皮了。城乡融合的结构是符合现代理念的,只有这样的结构,城市才显得有生机,有生气,也才更科学,更完美。
第七点,就是要从崇拜高层建筑的错误思维中摆脱出来。楼太高,是不适合人住的,不方便是一方面,另外也很不安全,比如,一旦有了火灾,整座楼都要遭殃,很难有解救办法。疾病会很容易在高层建筑内传播,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高层建筑也是犯罪分子最活跃最容易得手的地方,危险系数极高。电梯事故多发,造成的后果往往很严重。高空抛物伤人的事件经常发生,威胁路人安全。高层建筑内人际关系是冷漠的,形成的是冷漠小社会,这种生活方式,逆中华民族传统,更逆社会主义方向。最可怕的是,万一楼的质量不过关,出现了倒塌,那将是灾难性的。这些都是常规下的弊端,如果上升到军事战略上,或者考虑一下地震等因素,高层建筑的隐患更是可怕。一座城市不是不可以有高层建筑,主要是要控制数量,不能左一个高层,右一个高层,那样是不行的,高层只是起点缀作用,不能把它当城市建设的追求,要规定15层以上都算高层,不同的高层必须和一定的范围相匹配,比如5平方公里只能出现一座20层的高层,10平方公里只能出现一座30层的高层,等等。一座城市,大多数的楼都应控制在15层以下,再高了,就很不合适了,因为那只是一些人搞的面子工程,而不是人性化的工程。
第八点,就是要多建有民族风格的工程,不要再去追求造型怪异、内部结构怪异的建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随便走进一座楼,马上就晕了,完全不知道该怎样走了,连出口都找不到了,这样的建筑今后应该抛弃了。
深圳有个坪山区,有消息证实,目前这个区正在大搞拆迁运动,招来了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到处砸房子,毁小区,拟建高层建筑。
坪山区原属龙岗区,本来是一个乡镇性质的街道,楼层多为10层上下,这样的特色,其实并不是弊端,同深圳主城区比起来,恰恰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合人住,如果能把坪山区定位为大城市中的精致小镇,那将是非常先进的理念。现在坪山区也要走深圳主城区的老路,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举动。
坪山区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确立一种区别于深圳主城区的城市建设新思维,不要再去追求什么洋气,气派,要立足老旧,把老旧当特色,将建设的重点放在大规模绿化上,放在小区的环境治理上,以建设大城市中的精致小镇为理念,走一条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新路。大搞拆迁运动,去追求和建设早已弊病丛生的高层建筑,这个思路该纠正了。
在新理念引领下,坪山区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划出几个社区,搞退城还田,尝试城乡融合的建设新模式。坪山区还可以率先于全国组建国有性质的房屋出租公司,征收私人出租楼,优先安排原房东进房屋出租公司工作,在房屋出租领域实行福利性质的低租金,为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出贡献。
俗套落后的思维是需要改造的,把老一套当经验,当路数,只会加重深圳城市建设的弊端,让深圳的负面形象更严重。
关于城市建设,总的一条,就是要讲人性化,而不是讲洋气,讲气派。居住类房屋,今后要倡导由国家去建,国家去运营,只租不售,实行福利性质的低租金。
城市建设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要当头,如果还是固守老一套,城市建设就会在误区中越陷越深,早晚有一天,今天造下的城会被后人指责为是前人造下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