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瓮安“6.28事件”有感
本文通过两首诗表达对瓮安6.28事件的深刻反思,结合陈胜吴广起义背景,揭示百姓对压迫的不满与反抗精神,强调天下苦秦久矣的现实,引发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思考。
瓮安“6.28事件”有感
文/冬冰
其一
公仆殿前乱纷纷,
瓮县烽火聚万人。
谩言蒙昧受驱使,
不知天下久苦秦①!
其二
骄阳炎炎六月天,
柴干星火即点燃。
我劝天公降甘雨,
莫待他日成燎原。
注释:
①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戎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陈胜对吴广说:“这儿离渔阳还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选择为国家而死,干一番大事业?”陈胜接着又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老百姓对秦王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听说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却被无故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老百姓并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以他们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呢?”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
相关文章
- 瓮安官场“怪”状:有大患、有大忧
- 王中宇:满意度与幸福感--谁在煽动阶级斗争
- 杨连旭:谁利用谁、谁能利用谁、谁在为了谁!
- 瓮安事件是因为黑势力胁迫教唆群众?
- 中国警察、黑社会的性质及目前阶级矛盾断想
- 瓮安、孟连事件,付的是啥代价?
- 且看今日瓮安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 关键是要“禁止使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
- 陕西打虎 贵州烧衙 上海刺警三案的政治思考
- 暂时无派:所谓“无利益冲突”和“无理由犯罪”
- 千夫所指之丑事,岂能不了了之?
- 瓮安抓的“黑社会”中有殴打李树芬叔叔那帮人吗?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