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衬人》的悲哀
《陪 衬 人》 的 悲 哀
钟 声
《陪衬人》,乃法国作家左拉的短篇小说,可谓世界名著。多年前,本人就曾针对风靡一时的官场“差额选举”,写了《“陪衬人”的妙用》的杂文。意指一些当权派为将心腹拉入伙内,占据要职,故意将德才不如心腹者推至候选场合,远胜于心腹者决然不行,结果不仅如愿以偿,还可收获用人“公开”、“公正”、“公平”之誉。然而今天,一些党内和社会丑恶现象,似乎也向世人昭示了“陪衬人”的悲哀,不过是陪衬人尚不觉察而已。
法国作家笔下的“陪衬人”,以作为商品而出租的丑女为素材,生动、形象而尖锐地讽刺了当时巴黎社会的铜臭、奢靡和冷酷,以及丑女为了生存的无奈。可历史发展到今天,尤其在号称创造“中国奇迹”和“伟大复兴”的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仅屡屡孳生这样的“陪衬人”,而且他们还常常不以为丑,反以为美,甘愿作陪。
毛泽东思想的创始人和所有者为谁?当然非毛主席个人莫属!讲得深远一点,她也只能属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工农兵群众的宝贵财富。但遗憾的是,自打毛主席仙逝以后,竟然有人偏要分一杯羹,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己和毛主席“一脉相承”,同时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其实,这样的人自以为得计,殊不知刚好以其自不量力或夜郎自大的丑行,给毛主席充当了很好的再合适不过的“陪衬人”。
然而,将相无种,毛泽东主席只有一个,而她的“陪衬人”却不乏其后。想想资改31年来党的指导思想之多、之长空前,缺乏理性甚至不无谬误的“理论”、“思想”或观点都能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驾齐驱,甚至美其名曰“继承”、“创新”、“发展”和欲图取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实,说明了什么?而“毛泽东思想万岁”即将在60年国庆游行中打出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全党上下、全军上下和举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不更说明马列毛主义的指导地位无可取代,越想取代者越将成为马列毛的极其愚蠢和悲哀已极的“陪衬人”的问题?
但愿,马列毛的“陪衬人”少些,或能够知耻而后勇,不仅不当反对马列毛的“陪衬人”,而且坚决做马列毛的拥戴者和学生。这样既可免除“陪衬”的悲哀,甚至还将“兔子跟着月亮走——沾了好人(嫦娥)光”而大受马列毛主义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