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是缺制度,还是缺人性?

火烧 2011-01-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校车事故展开,质疑是制度缺失还是人性缺失,批评官员公款消费与民生问题的矛盾,呼吁关注校车安全与官员道德。


                                是缺制度,还是缺人性?
                                        --- 由校车说开去

    校车事故已不是新闻,百度一下,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最近又看到湖南一起校车事故的报道。
    电视上的嘉宾谈到了美国的校车时说,美国的校车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全车是黄色,底盘几乎高出小车的引擎盖,前后保险杠特别坚固,油箱有加厚的钢板保护,车前有安全标杆,让孩子们的行动远离车头,尽收司机的眼底等等。
    做到这些很难吗?
    嘉宾说,搞这些谁买单?没钱。
    又说是制度的缺失。
    几十年来,我们的官员轮番去美国考察学习,花钱无数,回来干了哪几件正经事?
    媒体披露06年的公款消费九千多亿,以后至今是更多了还是减少了都再不见报道。这笔占当年财政几乎三分之一的巨款,不但够搞校车,连航母都搞起来了。
    他们骄奢淫逸折腾政绩和给自己增加工资福利待遇有着花不完的钱,而在这方面,制度上好像也同样是“缺失”的,没有叫他们折腾,但他们折腾起这些来却是乐此不疲,花样百出,干劲倍增,连中央禁令也禁止不住。可一说到民生实事就没钱了。几十年来一贯如此。
    但从今年的人大优秀议案看出现在有点变化了,这个变化就是把为政绩而搞的折腾挂上了“民生”的招牌,于是以后这些全都是“为民生做实事”。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之类的话说了不少,只是最后好象都被落实到官员们自己的口袋里去了。
    前些年,是把所有人民不满意的问题都推给“法制不健全”,现在法制不健全的说法已经不大时髦了,因为它无论如何总比以前要健全了多少倍。但违法犯罪却并未见少,好像还在与时俱进,许多恶性案件事故事件令人瞠目且层出不穷。而且许多案件竟跟官员有直接关系!
    现在又把问题推给了制度缺失。
    真不知改革了三十余年,法治建设了三十余年,除了把公有资产私有化,造出了一部分资本家和庞大的失业群体,又把教育产业化,又农村城市化,把工厂、田地和土地卖来卖去,给自己加薪,制造和加剧两极分化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之外,于民有利的事情做了多少?
    财政税收年年创新高,现在已跨进“十万亿时代”。公仆的工资待遇翻了又番,而百姓的收入增加却比蜗牛爬行还慢。更荒唐的是,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竟然数年未加一分钱。
    这些莫非都是制度缺失造成的么?
    多少年来的校车事故使多少幼儿失去了稚嫩的生命,撕碎了多少家长的心!
    校车太小太少,这也要制度来解决?公仆们却是不要任何制度规定就能不断地用公款为自己多买车、换好车和增加福利待遇,奇怪么?
    我不知道世上有什么样的制度能叫官员们一心向善,廉洁奉公,先民忧而后民乐?又有什么样的制度能唤回这些混帐官员的人性,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
    如果真是“制度缺失”,怎么缺失了这么多年还在继续缺失呢?制度不都是人定的么?是缺制度,还是缺道德,缺人性?
    想一想我发现,--我又发现了:凡是对官商们有利的,哪怕是侵害百姓利益的事情,不管制度缺失不缺失,都是无论如何也要干的,哪怕百姓因此而血溅五步,烈焰冲天。而凡对百姓有点好处的事情,不管缺失不缺失,都会百般推诿,是绝不会真心实意去干的。
    我不知道还要人们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唤回权贵们的良知,使他们能少挥霍些纳税人的血汗,把它们用到人民和孩子们的身上!
    孩子们坐的校车事故不断,我们推着抬着走的这辆大车如何?
             
                                                                    

相关文章

  • 美联储的扭曲操作是指鹿为马式的宽松
  • 李炳炎: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机制化解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
  • 毛时代载人航天被下马的真相--读《曙光号全解密》的杂感(修改稿)
  • 时殷弘先生和林治波先生的言路哪个更应‘当广不当狭’
  • 发改委内外有别 惹民怨引火烧身—2011-4-21至22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 卢麒元:毒馒头与粮食危机
  • 毛主席立啥大义凛然斩头誓?
  • 王二路:“七一”三想
  • 刘仰:被美化的程序正义
  • 黄尔文:文字严谨的口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再致白阳:关于“救党保国”口号的讨论
  • 地藏王菩萨:亡党移民,是汉奸国贼的天堂还是坟场?
  • 郎咸平:谁在制造经济恐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