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作者只能是毛泽东
《沁园春·雪》究竟是谁写的?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信仰,将会失去凝聚力。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仰,将会成为猥琐小人任意摆弄的工具。
引子: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沁园春.雪》的原创作者为胡乔木的文章。当时看完之后,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今天闲暇在网上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沁园春.雪》只能是毛泽东写的,而不可能是旁人代笔!
谣言的出处链接:
社会热点:论坛:求证:沁园春。雪的作者到底是谁? 更多相关文章
摘要1、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都是胡乔木的原创
摘要2、
胡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毛泽东改动四个字,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最后毛泽东据为己有,毛泽东去世后,胡乔木公开澄清《沁园春.雪》是他原创的。
摘要3、
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刘)(少)(奇)为了包装,宣传毛泽东,让胡乔木把《沁园春.雪》送给毛泽东修改“原弛蜡象”四个字,把创作日期倒添为1936年,1945年8月,在中共的重庆《新华日报》上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参见《炎黄春秋》,《百年潮》杂志,《胡乔木访谈录》)。
看完这篇文章的多个评论之后,偶发现了一个问题:
谣言的适用对象就是那些“耳朵根子软”的人:
这些“耳朵根子软”的人在这里扮演了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计算机角色。对于他们来说,谣言就是就是无法识别的电脑病毒,在病毒发出指令后,没有识别能力的他们就成了可怜的胁从和被动执行者!
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就犯了耳朵根子软,文化积淀不够的毛病:
胡乔木在《炎黄春秋》上著文说《沁园春·雪》是他写的,此说如果成立,则揭开了我心中的一个谜。
摘要:高中时期,高中语文老师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解释是,“风流人物”指“当代的人民群众”。这种解释颇令我感到费解,我强烈地感到此“风流人物”应当是指“***”自己,这样句子才能解释得通,因为他与昔日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属于一个时代的领袖人物。把“看今朝”里的“风流人物”解释为“当代人民群众”则显得突兀牵强,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在词中自比为超过“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领袖人物,则显得过于骄傲,不谦虚,似乎也不通。这首词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了我多年心中的一个谜。
但胡乔木在《炎黄春秋》上著文说,《沁园春·血》是他写的,如果此说成立,则解开了我心中的这个谜团。如果此词真为***的秘书胡乔木所写,那么此词的内容明显是来歌颂***的。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这个风流人物明显就是指“***”,这样整首词就解释得通了。
只能这样说:上面这个网友碰到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师:
正解:“数风流人物”词语注释:
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
正解:沁园春“词牌”注释:
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沁园春》是词调名,词调又叫词牌。一种词调有一定的格律,作者按照这种格律去填做,叫做“填词”。
沁园春,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作为古词之一种,与其他律诗绝句等,其格律要求之严格,是超过古代自由诗的,其形近似于“曲”,其写作要求之高,绝对胜过于“曲”。
《沁园春》的格律要求是:上阕四韵,下阕五韵,字数为110字,不合114字的要求;
某些情况下,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下面这个网友是一台安过杀毒软件的计算机:
而胡乔木先生则擅长政论,他本人也曾说过,是从六十年代起学写“古典诗词”,胡先生应知毛的为人,从胡的胆略、处境、地位、学写诗的时间诸方面看,代写此词的可能性不大。
毛泽东接读胡乔木新作“词十三首”,非常喜欢,“终日把玩推敲”,悉心进行修改,并亲自批送《诗刊》发表。这对于寂寞了三年多的胡乔木说来,真是望外之喜,即致函毛泽东表示“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非常感激”,并说“三首词结句的修改对我是很大的教育”;对毛指出的“词句有些晦涩”的缺点,表示“一定努力改进”。在稍后的一封信中,胡乔木说毛泽东对有些词句的修改“实有点铁成金、出奇制胜之妙”。郭沫若、赵朴初也都写来长信提出修改意见。详细内容请参考:胡乔木的诗词情缘
相关文章
- 时间已经重新开始——新中国简史与重造人民共和
- 毛主席和云南人民一同过大年啦!——简记《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摄影展
- 民树起的一座丰碑——亿万人民心系土山毛泽东纪念馆
- 爱国卫生运动:值得发扬光大的历史遗产
- 春节黄金周 50余万人在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 歌曲:风起九月,圣人离别后——新年纪念毛主席
- 由“毛泽东时代的问题”说开去
-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
- 告诉年轻人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 毛泽东,一段如血残阳般的记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