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2008年毛泽东节小记

火烧 2008-12-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2008年12月26日,众人齐聚北京通州玉带河大街特色餐馆,庆祝毛泽东节。活动包含红色歌舞表演与座谈,回顾毛泽东思想影响,探讨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我在网上发出《行动起来,自发地过毛泽东节!》的帖子后,便考虑如何付诸实践了。给几个朋友打了招呼,大家要我拿主意。我说:“到1966聚会。”大家一听,不约而同地叫好。原来1966是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大街上一家特色餐馆,服务员一律红卫兵打扮,墙上贴的是歌颂毛泽东和共产党的标语;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晚饭时可以欣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红色歌舞表演。的确是个过毛泽东节的好地方。  

 12月26日 晚6点,大家到约定地点会齐,找了个桌子坐下。当时人还不多,可是不到一个小时,小小餐馆已经爆满,约有二三百人。不用说,大家都是为了同一目的到这里的。还有一人也是这天生日,邀请了家人亲戚朋友专门到这个地方来过。  

寒暄几句之后,大家决定马上开始我们的活动,免得与后面的歌舞表演相冲突。我们晚宴的第一道程序可把我难住了,大家纷纷要求我简单地说几句,致个开幕词。呵呵,我最怵这种差事,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早就想好了抓一个有主持天赋的朋友代劳。被我抓差的朋友也乐于助人,怎奈这次大家不依不饶,说你是倡议人,这个开幕词非你莫属。我一看实在推脱不了,便简单地说了几句。尽管有点手足无措,但我还是一开口就拿某些人开涮了,“各位,在全球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之际,我们在此隆重集会,庆祝毛泽东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接着把过毛泽东节的意义简单地讲了一下,基本内容在《行动起来,自发地过毛泽东节!》中已经交待了,不过加了两点补充说明:一是我在那个帖子里说的是“肯定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殖民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克星的历史地位”,并没有一般地针对资本主义,因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和国内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需要团结、也可以团结的对象;二是倡议过毛泽东节有抵御西方圣诞节在我国扩张的意图,但是这种文化上的斗争要讲究策略,不可咄咄逼人,所以在前一个帖子里没有提这一点。  

随后大家都说了几句感想,其中一位来自湖南的朋友简单地谈到自己了成为毛泽东支持者的心路历程,大致说来,经历了一个由老乡感情上升为理性认同的发展过程。一提起这个话题,我顿时感到有很多话不得不说,于是抢着发言,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下面并不是自己当时发言的原文,而是经过事后整理、补充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有兴趣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的意思。  

我告诉大家,我本来并不是毛泽东的崇拜者,现在是不是其实也很难说,但我看不惯有些人恶意贬低、蓄意诋毁毛泽东的做法,忍不住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其实,从我自己的家庭经历以及最初的人生体验来说,我似乎更应该成为毛泽东的反对者。在听老一辈人讲故事时得知,我家在毛泽东时代也留下了许多伤痕:土地改革时,我爷爷被错换阶级成分,当过17年长工、解放初勉强维持生计的他被划成了中农;1954年干部逼交过头粮,我爷爷半夜去上吊自杀,只因为黑暗之中投绳脱手,在地上摸了半晌也没有找到,这才捡了一条命;1959年大饥饿,我爷爷饭量大,不少人都说他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但根据大家的口述得来的印象,我们那个公社似乎没有谁饿死,听说邻近的协同公社饿死了不少人)。我自己小时候(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里也经历过吃不饱饭,不得不在粮食里面掺红薯、南瓜、白萝卜甚至萝卜叶的时候,当我在大学时提起这事,大家都不相信,笑我在讲长征故事。在最初接触到毛泽东关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观点时(我在初中时就读过毛泽东选集,包括第五卷,但当时感兴趣的主要还是有关战争的内容),我不由得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但是,后来的人生体验和对真理的追求使我不仅没有走上非毛反毛的道路,反而成了毛泽东的辩护者。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1)农村1984年以后的状况与官方媒体里描述的莺歌燕舞的盛世景象相去甚远,使我不能不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2)我亲眼目睹的两次价格剧烈波动使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对市场经济持保留态度,这两次价格剧烈波动都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我们县:一次是县城大白菜价格剧烈波动,前一年过年时卖到1块2毛钱1斤,第二年则严重过剩,以至于政府不得不挨家挨户动员买“爱国白菜”,3分钱1斤;另一次是苎麻价格剧烈波动,这次波及范围更广,我们县东半部土地肥沃的丘陵河谷地带几乎都被席卷,前一年卖到7块多1斤,后一年跌到1块多1斤。后一次我感受更深,因为当苎麻涨到5块多1斤的时候,父亲终于坐不住了,带领我们全家顶着烈日栽苎麻苗,当时正值盛夏,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到地里;可是等到第二年苎麻丰收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把它毁掉种粮食。在高中时,经济常识课的老师拿身边的例子,教育我们认识价值规律、掌握价值规律、利用价值规律的重要性。可是,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却只知道一个劲地给我们灌输价格自由波动的重要意义,似乎大家都是开皮包公司的,转产改行只要换块牌子就行了。当然了,作为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意义,所以甚至没有想到拿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向“经济学家”提问。(3)当我有机会将自己对改革开放的疑虑和盘托出的时候,我从上面得到了一张空头支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前,中央派了一个人到人民大学找学生座谈,想看看邓小平南巡以来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本人因为素有大炮的作风被推举为本系的学生代表,在会上本人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两个小时的座谈占用了45分钟。今天已经无法回忆自己当时发言的全部内容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有对市场经济过分疑虑的错误,比如对学生自主择业持一种否定态度,认为自主择业就等于一切依靠关系走后门;但也有今天看来仍然站得住脚的看法,主要是:教育收费是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中国的教育在为发达国家输血;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大于利益交集,如果不切实做好对美一战的准备,我们可能会失去台湾(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两岸正打得火热,但人民大学的叶卫平老师却发出了李登辉是一个危险的台独分子的警告)。听完我们的发言,上面来的那位干部感慨地说:我今天主要是来听大家讲,但我不能不说,我没有想到,年轻人中间也存在这么多对改革开放的疑虑,然后就拍胸脯表态:如果怎么样,如果怎么样,那我们的改革开放就走了邪路,就失败了,大不了推倒重来嘛。最后这句话说得潇洒至极,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他个人随便敢说的,于是深受感动,心里暗自责备自己杞人忧天,从此革心洗面,把所观察到的负面现象当作不可避免的代价放到一边,把头扎进书堆里,正面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时的名称)的微言大义。这一状态竟维持了10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多少也受到过自由主义的影响,我曾经为马歇尔的一般均衡论拍案叫好,也曾经主张通过削减政府职能的办法压缩腐败的空间。但是,到后来我越来越感觉到那张支票需要兑现却根本不可能兑现的时候,觉醒就加速了,反思就更深入了。(4)其实,把头扎进书堆里,正思改革开放,也并没有让我完全放弃反思的习惯。比如我始终不接受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认为所谓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过是一个功能(解放发展生产力)与结构(共同富裕)的杂烩,并不是什么创新,只不过制造了理论混乱而已,因为“本质”这个词本意就是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而通过功能并不总是可以将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能将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只能是其内在结构,社会主义的本质只能归结为一种生产关系,至于这种生产关系必须接受生产力标准的检验,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比如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经到北大听过董辅礽的一场报告,他以社会主义是一锅八宝粥打比方,企图把私有制说成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在不久后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业中嘲笑这是一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观念在作祟。最重要的是,后来我研究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撇开了官方定义的、经过裁减编辑的毛泽东思想,系统地考察了毛泽东本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然后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加以评价。小时候吃不饱的问题(以及2亿5千万贫困人口)的由来,毛泽东要教育农民的经济原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真相,都在勒紧裤带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得到了答案。如此一来,我自己又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主流的对立面。说到这里时,我发觉自己占用的时间已经太多了,再加上后来社会现实是如何教育我们的,我是如何反思的,我的朋友们也都比较清楚了,我就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接下来的活动就是背诵毛泽东时词,人人过关,至少一首。这可难不倒我,我最感兴趣的是《贺新郎·读史》,很欣赏其中的历史沉重感,背了这首。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竟然把毛泽东诗词的大部分背了一遍,计有:《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七律·和柳亚子》、《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七律·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题》、《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当然,有几首大家都记不全。个别有表演天赋的朋友觉得背诵没有意思,想要朗诵,可惜环境不允许。我还想背诵《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可惜这个时候红色歌舞表演开始了。  

1966的红色歌舞表演,我们中的男士都看过,都觉得这次的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熟能生巧嘛。几位女士却是第一次看,很激动,有一位还后悔没有把自己的母亲也带来。可惜的是,本人比较缺乏艺术细胞,不能把表演描绘一番,只能把节目名称报一报,有《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地道战》、《英雄赞歌》、《逛新城》,等等。还有一个维族歌颂毛泽东的舞蹈,可惜没有记住名字。中间还穿插了一首日本民歌《北国之春》。最后,主持人号召大家起立为毛泽东祝寿,并一起唱《歌唱祖国》,为表演队的表演画上了句号。但是,观众意犹未尽,一位中年男子自告奋勇,登台唱了《奇袭白虎团》选段,赢得了雷鸣般的叫好声,叫得最响的大概是本人吧,嘿嘿。我的朋友中有人想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可惜主持人没有找到光盘,无法配音乐,于是作罢。

相关文章

  • 时间已经重新开始——新中国简史与重造人民共和
  • 毛主席和云南人民一同过大年啦!——简记《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摄影展
  • 民树起的一座丰碑——亿万人民心系土山毛泽东纪念馆
  • 爱国卫生运动:值得发扬光大的历史遗产
  • 春节黄金周 50余万人在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 歌曲:风起九月,圣人离别后——新年纪念毛主席
  • 由“毛泽东时代的问题”说开去
  •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
  • 告诉年轻人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 毛泽东,一段如血残阳般的记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