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沃勒斯坦:伊拉克--第十三小时

火烧 2008-12-15 00:00:00 国际纵横 1028
文章分析伊拉克通过美国驻军协议的关键时刻,强调第十三小时的决定性作用,涉及政治博弈、逊尼派影响及协议内容,揭示撤军进程与各方利益的复杂关系。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路爱国译)

 

评论第246号

2008年12月1日

伊拉克:第十三小时

伊拉克议会11月27日以149对35的投票结果批准了与美国签署的《美国驻军地位协议》[SOFA]。在投票中,副总理巴勒姆·萨利赫[Barham Salih]据称这样说过:“我提醒你们,在伊拉克,局势变化不是在第十二小时,而是在第十三小时。”换句话说,紧要关头还在后面。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伊拉克议会有275名成员。出席投票的只有198人。投票赞成协议内容的为149人,或者说刚够成员的大多数。这 149人中包括两个什叶派主流政党(SCIRI和总理的政党Dawa)和两个库尔德政党的党员,非常重要的还有以逊尼派为基础的伊拉克共识阵线(IAF)的成员。

伊拉克共识阵线的赞成票非常关键,因为宗教领袖西斯塔尼曾说,他不会赞同这个协议,除非它得到“广泛的”支持,他的意思是,得到逊尼派实质性支持。因此,逊尼派对马利基总理而言拥有很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而马利基总理的政治未来取决于能否让SOFA协议获得通过。伊拉克共识阵线从马利基处得到了两样东西。一是,2009年7月对协议要进行全民公决。二是马利基向所谓逊尼部落的 “支持委员会”提供大量资助。也就是说,马利基运用贿赂和对去年帮助过美军的逊尼部落不进行秋后算账的保证来交换物质援助。

马利基最后成了政治大赢家,也表明自己在政治运作上比大多分析人士所想的能力更强。让我们看看他在通过SOFA协议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该协议被伊拉克人叫做“撤军协议”。他的第一个成就是通过吸收萨德尔战略从而稳住了萨德尔派,这个战略就是通过与逊尼派达成一项交易使美国撤出伊拉克。SCIRI(另一个什叶派主要政党)和库尔德人都抱怨可能出现马利基“专政”,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批准协议。萨德尔派通过高调投票反对这个协议保住了作为候位者的地位。

协议中有些什么内容?关键的内容是要求美国军队到2009年6月撤出全部城镇,到2011年12月全部撤出伊拉克。此外,所有美军的行动现在都必须与伊拉克方面事先协商,以及美国不能利用伊拉克作为攻击邻国(即叙利亚和伊朗)的基地。

为什么布什同意了?他别无选择。不然,美军2008年12月31日之后就成了非法驻留,并把整个问题转交给奥巴马。美国政府如此害怕美国国会对协议细节的反应,以至他们拒绝在投票之前公布协议的英文文本。他们不想在伊拉克政府投票之前让美国公众讨论该协议。

协议条款中有一些模糊用语,美国军队说它认为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解释这些用语。据称,布什从而得到了一个比奥巴马16个月撤军计划更好的交易。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事实上这个协议更糟。奥巴马的提议是,美国的作战部队在16个月内撤出,但没有确定“培训”部队撤出的日期,从而保留了部分美军无限驻留的可能性。SOFA协议则让所有军队在2011年12月撤出。正式同意这一点的是布什,而不是奥巴马。

在实践中,所有美军撤离的时间将远远早于2011年12月。这就该全民公决发挥作用了。全民公决将于2009年7月进行。美军必须在2009年6月撤离城镇。如果他们不撤,全民公决肯定不会通过。如果他们撤了,马利基仍然需要赢得全民公决。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对美国人采取十分强硬的立场。认为美军能把模糊用语“解释得”符合自己心意的任何想法都纯属幻想。无论如何,全民公决有可能出现麻烦,因为西斯塔尼在议会投票后声称持保留意见。马利基知道,如果他对美国稍做让步,穆克塔达·萨德尔就在一旁候着呢。

因此,所有的牌都在马利基手上,而奥巴马一张也没有。奥巴马将不得不姿态优雅地答应伊拉克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要求将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而且,顺便说说,埃塞俄比亚人(美国在索马里的代理人)刚刚声明,他们要在2008年底撤出自己的军队。阿富汗的卡尔扎伊总统刚刚声明,他希望得到美国和北约驻军撤出的正式日期。这个地区的总体感觉似乎是,对美国说话强硬不仅是可能的。它还带来回报。第十三小时正在到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