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吴敬琏的文武艺货要卖给谁家?

火烧 2009-05-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探讨吴敬琏的学识与改革主张,质疑其文武艺应卖给谁家。分析土地私有、比较优势理论及改革对下岗职工的影响,揭示其改革主张背后的逻辑与现实矛盾。


  听评书常听说一句话叫:“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孔子也说过:“学者,禄在其中矣。耕者,馁在其中矣。”的话。怎样理解古人的这些话?在财产私有制社会,耕种的人是解决的吃饭生存的问题。学文还是学武也是解决生存的问题。学文是为了食禄,学武也是为了食禄。学会的文武艺就是一种商品,在封建社会和君主集权社会,只有帝王之家才买这种商品。所以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人民认识问题更直白,也更深刻。

  时代在进步。毛主席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的国家,毛主席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公有制社会,文武艺就只能卖给人民,为人民服务。但是,如果公有制的基础一旦动摇了,这个学会的文武艺卖给谁家就出现问题。很明显,资本主义社会,学会的文武艺就只能卖给资本家。

  改革的提出源于一个先富论。国企管理者高薪源于一个贡献论。卖国企源于一个抓大放小的市场调节万能论。以吴市场而号称的吴敬琏先生,今天又抛出一个反权贵资本主义防左论。商品社会吗?吴先生想要把他的学识货卖谁家呢?吴先生一个养老金改革要包括下岗职工的主张,要让善良的下岗职工感激涕零。浪得吴良心的美名。他们可曾想想?是谁的改革主张让他们下了岗,失去了企业主人的地位?

  先富论一出,中国人致富的手段可谓千般万样。但是一句俗语就可概括,既是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又说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流行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也很合理吗!经济学家自然是赚钱有道喽。抓大放小卖国企,谁买的起?自然是管理层。银行能借来贷,采购原料与销售产品门儿清。工人你不参与管理了,你知道什么?比较优势理论就是行的通。经济学家更是比较优势理论的高手,给这些他们改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办个班,钱就来了。而能够听得起经济学家改革高论,比较优势高论的人,自然是市场经济理论陪养出的民营企业家们。吴先生现在主张土地私有,是农民买得起地吗?不是。旧社会说穷人穷怎么说来着,对了,叫穷到卖儿卖地的份儿上。土地是生命的根本,儿子是生命的延续,穷人卖地是被不得已。主张土地私有我怎么就看不出哪点像马克思主义?而吴先生反而要防别人的假马克思主义,理从何来?

  以土地制度来讲,分出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正符合辩证法的观点。所有权是绝对的共有,使用权是相对的私有。承认所有权共有的绝对性,就是保证共有或集体所有的继承权。相对应的不认可个人私有土地的继承权。他保证的是农民生而有其田的公理。排除了一个人,生而就要受剥削的命运。一个打工者的角色。不知经济学泰斗的吴敬琏先生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还是要把其学识货卖谁家?现今谁买得起土地?民营企业家或国际资本?

  在《养猪的道理》和《节段论》两篇小文中我讲了,我们在用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思考问题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弄懂这些概念。就如贡献一词,贡是个什么意思?上贡本身就是为了祈福。讲贡献大就是要回报多。在公有制社会,文教卫生的社会福利性质一但取消,如个人学习要个人投入金钱成本,就必然有一个回报问题。如果是社会投入,就必然是回报社会成为目的。只有社会投入,人们的学习目的是回报社会,才有学习是出于自身爱好和是一种社会责任。人可惜,精英主张的改革把社会投入教育改没了。张五常就讲一个医生学成要投入很多,收入少了怎么行?学会文武艺后货卖谁家?看来开始的投入是大问题。

  但就我所知,吴先生的文武艺学成是应该人民投入的成本比较高的。现在还真是有一个货卖谁家的问题。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又是一个处在政治经济学时代的经济学家,就算跟政治占了点儿边儿。政治,国家政治就不能仅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就不能不顾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现今的主流经济学家又无不是短视得可怜。如果吴先生还认为学会的文武艺是要为人民服务的,那就收起你那一套土地私有化的理论吧。因为土地私有化的结果就是农民生而无其田耕种,生而做牛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