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新认识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火烧 2010-12-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探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与目的,强调其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分析斗批改任务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必要性。

重新认识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  

最近,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论述,结合文化大革命的亲身经历,使我更加认识到,毛泽东同志为何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无产阶级应该如何建设人民政权,巩固人民政权?恐怕这个问题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而这个问题只有毛泽东同志认识最深刻,最长远。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开展了文化大革命,并且预言这样的文化大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把文化大革命看作一生所干的两件事情之一,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把文化大革命看得那么重要?我们可以从文化大革命的任务来理解这个问题。  

经历或者研究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文化大革命分三个阶段,三项任务,这就是“斗、批、改”。 1966年8月,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制定了《十六条》,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其中规定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斗、批、改”的内容。1969年4月党的九大后,“斗、批、改”的具体内容有了变化,改变为: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等。虽然内容有所变化,但仍然属于文化大革命“斗、批、改”的目的和任务。  

那么,毛泽东同志为什么提出文化大革命要搞“斗、批、改”呢?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革命队伍中的大多数人属于民主革命的同路人,也存在混进革命队伍的资产阶级分子。他们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打江山、坐江山”,改朝换代。现在革命胜利了,他们成了国家的统治者,该享受清福了,不再继续革命了。如果这样,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就白白丧失了,中国人民会重新过上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生活。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思想,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大量的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已经被消灭,但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并没有被消灭。他们人还在,心不死。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还会长期存在。因此,必须要对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无情地批判,“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管理国家的一系列制度仍然沿用旧社会的制度,不适应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此,必须对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根据以上分析,文化大革命开展“斗、批、改”,其目的就是彻底改造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建立一个全新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文化大革命毕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尝试。只有毛泽东主席深刻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极端重要性,而很多人包括国家其他领导人,都很少有人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致使文化大革命在其进展过程中,受到重重阻力。毛泽东主席逝世后,文化大革命被迫半途而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