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向左派质问斯大林模式 重求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7024577

火烧 2011-06-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呼吁左派反思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强调实事求是,批判空想主义,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无产阶级民主问题,强调革命路线比较与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向左派质问斯大林模式

   

   

   

感到一息尚存老师都不能觉醒清醒,左派面临更大的失败可能性。就如同大革命失败以后,一系列的左倾失败损失还不能让人清醒,直到王明路线的彻底大失败,生死存亡之际,全军覆没之际,好像才能清醒一些似的。这是左派严重的隐患危机。  

左派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思反省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反思反省新中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而不是文过饰非,夸夸其谈。还要反思自恩格斯去世以来的蜕变背叛复辟的教训,要认真研究如何实现无产阶级民主断绝既得利益的产生的问题。没有这些,就完全脱离了全世界人民中国人民的强烈的追求和愿望,就完全脱离人类社会文明的方向,就完全脱离了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破坏社会主义运动的口号空谈家,就会更加边缘化,更加走向没落,更加脱离全世界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  

一些左派主观意识比较强,不是在用唯物主义的方式方法来认识思考当今的社会,认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趋势和方向,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们眼里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客观现实世界,只是一些政治空想自以为是的幻想解决阶级社会的一些问题而已。  

首先,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不是否认斯大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是不承认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必须看到经验教训。否则,社会主义革命的努力才真正的付诸东流。只有通过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才是真正的对得起革命前辈先人先烈,才能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王明和一系列左倾就认为,只有四面出击,两个拳头打人,迅速进攻城市,才能解决革命问题,否则就是蜗牛战士,毛泽东的路线是右倾的慢腾腾的不能胜利的,不能快速实现革命理想的。  

认为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的一些做法,能够迅速实现公有制迅速实现社会主义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为列宁的方法是不行的,保留一些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是不行的,市场经济的办法是不行的,是那样这样有问题的。  

请问,哪个是真理?哪个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毛泽东王明都想革命胜利,可是一个是从实际出发,一个是想当然短平快。这个区别,在实践上就是天差地别。  

法国革命的英雄们根本没有在国家的原理中去寻找社会缺陷的根源,相反地,他们却认为社会缺陷是政治上混乱的原因。例如,罗伯斯比尔把大贫和大富仅仅看做纯粹民主的障碍,因此他想建立一种普遍的斯巴达式的朴素生活。政治的原则就是意志。可见,政治理智越是片面,因而越是成熟,它就越相信意志是万能的,就越分不清意志的自然界限和精神界限,因而也就越不能发现社会疾苦的根源。马克思:《评“普鲁土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1844 年 7 月 31 日)。《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480—481 页  

请问,斯大林模式和毛主席有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偏差?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3页)  

马克思:“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恩格斯:“每一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马克思:“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  

恩格斯:“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马克思:“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  

列宁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  

列宁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究竟是沧海之一粟,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表现人民所意识的东西时,我们才能治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引导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引导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毁坏。”  

 1921年10月17日 的全俄政治教育局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说,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列宁文稿》第8卷第454页  

请问,斯大林模式毛主席也没有这方面的失误偏差?  

恰恰是社会主义才更加符合人类的本能本性本质,才能更加吸引人民群众。阶级社会的堕落的腐朽的劣根性的恶性膨胀的惰性懦性的,是能够经过人们的对比被抛弃的,如果还是建立和维持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既得利益的政治制度,还提出空谈空想幻想的政治口号道德口号,甚至采取震慑性的高压态势,脱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的实践的可能性现实性,那么不仅不能战胜这些阶级社会毒害,反而让这些阶级社会思想意识吸引了老百姓和全社会。  

任何机会主义都不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实践第一,不是调查分析,不是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不是以人民群众阶级利益为根本,不是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为实践依据。革命如此,建设同样如此。  

强调把马列主义原则原理对具体实践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实践第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实践依据,就好了。  

列宁:“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来说,最大的危险,甚至也许是惟一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作用,忘记了恰当地和有效地适用革命的方法的限度和条件。真正的革命者如果开始把‘革命’大写,把革命几乎奉为神明,丧失理智,不能极其冷静、极其清醒地考虑、权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活动领域要善于采取革命的行动,而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活动领域要善于改用改良主义的行动,那他们就最容易为此而碰得头破血流……就会毁灭,而且一定会毁灭。”  

“有高度发展的文明和同它密切相关的法制”。  

“我们的政权愈趋稳固,民事流转愈发展,就愈需要提出加强革命法制这个坚定不移的口号,就愈要缩小那些对阴谋者的袭击给予回击的机关的活动范围。”  

列宁的“慢性疗法”是1922年5月在给马·索柯洛夫的信中提出的。针对青年同志索柯洛夫幻想一下抛弃“官僚主义肿瘤”的急躁情绪,列宁指出,反对官僚主义主要不能靠外科手术式的政治运动,而要靠始终不懈的慢性疗法。他说:“在这种情况下用外科手术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只能慢慢地治疗”  

“要让人民法院加倍注意对官僚主义、拖拉作风和经济工作上的指挥失当进行司法追究。审判这类案件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人们过问这种目前很难对付的坏事的责任心,可以引起工农群众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注意,可以达到取得更大经济成就的实际目的。”  

“对犯有官僚主义、拖拉作风、玩忽职守、粗心大意等过错的人给以行政处分(催促瞿鲁巴同志加速制订有关这一问题的法案)。情节严重者必须撤职,送交法庭,由司法人民委员部组织威慑性的公开审讯”。  

“如果不愿陷入空想主义,那就不能认为,在推翻资本主义之后,人们立即就能学会不需要任何法律规范而为社会劳动,况且资本主义的废除不能立即为这种变更创造经济前提。”  

“假如我们拒绝用法令指明道路,那我们就会是社会主义的叛徒。”  

“人民登上舞台,就要亲自执行审判,使用政权,创造新的革命的法律。”  

“法律是一种政治措施,是一种政治。”  

“民主组织原则(其高级形式,就是由苏维埃建议和要求群众不仅积极参加一般规章、决议和法律的讨论,不仅监督它们的执行,而且还要直接执行这些规章、决议和法律),意味着使每一个群众代表,每一个公民都能参加国家法律的讨论,都能选举自己的代表和执行国家的法律。”  

……我们不要疯狂的热潮。我们需要有无产阶级铁军的整齐步伐。——列  宁:《苏维埃政府的当前任务》〔一九一八年〕。《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二五五页  

请问,斯大林模式毛主席也没有这方面的失误偏差?  

斯大林靠狠杀,毛主席靠狠斗。列宁也镇压反革命,但是对社会主义靠制度探索。  

绝不能再把社会主义做为抽象概念的没有人民统治实质的神圣教义来崇拜,脱离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实践可能性,片面追求纯粹的、高级的、表面形式的社会主义;绝不能再把自己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神圣化、凝固化,用来代替对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特殊规律的探索;决不能把社会主义是全面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忘记;绝不能再把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喜怒哀乐分割开来、对立起来,蜕变成少数职业革命家为了实现某些过高目标而进行的盲目行动。  

每个阶级都需要本阶级的统治秩序,并且不断的强化完善自己的统治。  

毛主席看到蜕变的可能性和矛头,但是他不清楚阶级统治特别是无产阶级统治应该如何确立,因此他设想让群众不停的进行斗争,让官员老老实实。所以就不断革命,而不是进行无产阶级统治的研究。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感到主席从革命家的经验经历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了。社会主义当然还存在阶级斗争,还存在阶级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一些影响。但是社会主义需要人民当家做主,从国家制度经济制度从法律确立社会主义实质并且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手中。还要研究实现从生产力的进步,从生产方式的进步发展巩固社会主义。  

如果按照革命的习惯,在社会主义时期还是一个劲的激烈群众运动,其实是不可能的,也是群众无法持久做到的,而且分散的群众没有民主权力,事实上还是被少数人操纵,无法达到无产阶级意志的集中,无法达到社会主义人民统治,凭激烈运动用阶级社会制度去建立社会主义,是适得其反一定失败的。  

要通过立法,建立制度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通过教育的普及、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的快速进步,只有这些才能在物质上精神上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才能觉悟人民群众。阶级斗争的阶级镇压阶级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只是一部分,而且还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法制化的狠杀狠斗,但是不能代替社会主义全部内涵。  

在谈到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时,恩格斯的回答是:“不能,正象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建立公有经济所必要的程度一样。……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并且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向高级阶段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许私有制的存在的前提是大量生产资料还没有创造出来。  

尽管不能一下子就废除私有制,恩格斯在谈到“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时指出,“假如无产阶级不能立即利用民主来实行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证无产阶级生存的各种措施,那末,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会毫无用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民主制度意味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第二,民主将直接侵犯私有制,尽管还不能一下子就废除私有制。  

请问斯大林模式毛主席有没有这方面的失误偏差?  

斯大林模式就是片面思维的产物,认为市场经济、轻工业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重工业发展是对立的,而不是相辅相成的。就如一些糊涂家长认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与学习对立的一样。  

其实市场经济和轻工业、个体经济对建立还不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首先需要理顺的,否则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哪里还有社会主义积极性合理性。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能够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行公有制,能够实行公有制的先实现公有制,还不能的先放一放。在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化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公有制集体化可以先把土地水利农业设施进行公有制,生产和收获可以先让农民单干,然后一步步的通过建立集体产业和机械化,使单干的小农生产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一些人顽固的认为斯大林模式这种偏执是正确的,顽固的认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人民生活是鱼肉和熊掌不能兼得,顽固认为斯大林模式没有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正确的不可避免的。  

一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以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需要逐步改造社会。斯大林模式这样做了吗?  

二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建立公有经济所必要的程度。斯大林模式听进去了吗?  

三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要建立民主制度,做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保证无产阶级生存,有能够侵犯私有制的民主,斯大林模式哪一样做到了呢?  

四假如无产阶级不能立即利用民主来----------那末,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会毫无用处。”这是不是斯大林模式?  

毛主席在革命战争时期,并不是一头闷进战争里的,而是从政治从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开始的,这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他脱离了这个正确思想。把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对立起来。  

明明是斯大林模式不想发展轻工业,认为轻工业和重工业是对立的,认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让老百姓会变质。一些左派还在文过饰非。这个模式,就不可能让轻工业积累资金,完全是依靠对农民生产的财富实行剪刀差获得发展资金。这是十分愚蠢的模式,和自己过不去的模式。是列宁主义格格不入的思想路线。而且斯大林模式事实证明蜕变如此严重,群众对此的不满,特别是青年人。记得改革开放时候,老百姓都认可,对一切政治都厌倦的。事实证明,如果列宁主义路线,会比改革开放的中国还要快速,还要高度优越性,发展的重工业比斯大林模式还要快。列宁主义路线不是不要重工业优先,是实事求是,让国家集体个体都各得其所,这样国家不用过多的投入轻工业和民生经济,反而资金税收更多更快。  

路线方针政策对头,人民群众付出任何代价都拥护,都有积极性。路线方针政策不对头,就是主观愿望让老百姓都去玉皇大帝的天宫,人民群众也是不愿意的。明明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毛主席都无法正常掌握。毛主席的反修防修阶级斗争一个也没有解决,人亡政息,修正主义象闪电似的登上宝座。全世界的老百姓摇头叹息,都知道这个模式这些方针路线是不行的了。斯大林模式毛主席的失误不足难道还不能让左派觉醒吗?  

谁都知道必须革命,不革命不行,不革命很不好,但是革命也需要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公有制集体化不是不能搞,而是需要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斯大林模式没有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因此就不能建设巩固的无产阶级专政。因此,想怎么蜕变就怎么蜕变,想怎么背叛就怎么背叛,想怎么腐败就怎么腐败。  

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246页}  

恩格斯指出------------“迄今所发生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注:二字下划线)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请问,斯大林模式特别是文革的理论实践在这方面的失误是否存在?  

坦率的说,斯大林模式没有保护好社会主义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所有制,倒是给少数人盗窃社会财富凌驾于人民之上留下了巨大的漏洞。  

 

重求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702457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