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国不急中国急,中国不急美国急(一):朗朗风波

火烧 2011-01-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中美外交中‘朗朗风波’事件,探讨美国与中国的反应差异,揭示国宴政治化现象,聚焦中美关系中的微妙互动与文化冲突。
这里答网友之问。新年到来,确实,中美两国都发生了激烈争吵,且争吵的故事都是与中国直接相关的,而且,争吵的特征是:美国不急中国急、中国不急美国急。这里,应网友要求,说说我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籍华人对第一个“两国着急忒相反”的故事的看法:


一、“朗朗风波”事件。

在美国白宫欢迎中国最高层代表的国宴上,应邀出席和演出的华裔钢琴家郎朗演奏了《我的祖国》。那是关于朝鲜战争时期、中国志愿军守卫上甘岭和挫败美军进攻的故事片的主题歌。美国官方的最高规格国宴场景,咋来“反美音乐”演奏?美国一些主要媒体质问得很轻,说那是“令人遗憾”的安排。而在中国大陆和海外的汉语网媒平台,则发生了足够强烈的反应,有的称朗朗把反美音乐带到了白宫、长了中国志气,是好样的;有的则予以强烈批评,说是既然峰会讲合作友谊,那还宣传战争冲突干啥?那不是让中国自己形象不好吗?双方说得都有理有据、争得很热闹。

为此看到报道称:郎朗说,他不知道那作品的背景内容,不过是因为许多中国人和他自己喜欢而已。白宫解释说,他们不知道那曲子是啥东西,有问题可问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驻华大使馆说,他们不知道白宫国宴演奏了什么。他们的说话角度不同,却有个共同腔调:别把国宴表演“政治化”。

我的看法:当事人都没说真情。数年前的央视春节晚会等活动中,朗朗都演奏了《我的祖国》那作品,节目审核和报幕等等过程都包括作品内容和背景内容。如此,朗朗不知道那作品背景内容?不可能不知道。而根据报道说,就峰会,双方筹备细节极至,为保障一切顺利、美国参与部门格外小心,不可能不知道国家最高层的宴会活动的内容细节;美国的“中国专家”不少,许多人对中美关系重大事件是“倒背如流”,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和包括中国相关的文化艺术作品。就是说,美国方面不可能不知道郎朗演奏作品的内容背景及其意义。再说了,国宴本来就是政治活动,其表演也是政治活动,--- 那本来就是“政治化”的东西,却说不要“政治化”,岂不是有些忽悠了?

如此,白宫国宴居然演出反美音乐,咋回事呢?我认为,那缘故来自两个意思。大意思:自“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对华政策做法颇有“绥靖”味道,即:只要中国方面在几个大方面对美国持合作立场,别的就是“不闻不问”(所谓大方面主要包括:反恐合作、台海和平,等等)。那做法延续到奥巴马当局的头二年。小意思:上次国事访问的白宫接待仪式上,发生了抗议者冒充记者搞骚扰的事件,那不但对中国贵宾很不礼貌、且使东道主白宫很难堪:连起码的安全工作都做不好吗?当然,那等于是在接待方面美国对中国的一笔“欠债”,是必须偿还的。

在那些条件下,嘿嘿,别说白宫国宴上让华裔朗朗演奏并无歌词表达的反美音乐了,就是让中国的总政文工团去表演一场无词无文字的“打倒美帝”的舞蹈也是可能的。不说“大意思”,仅说“小意思”,至少,那做法使美国方面算是在礼仪方面对中国“还债”了,两下“彼此彼此”了。

换句话说,“朗朗风波”是中美关系外交事务中的一个巧妙插曲。也许正因为如此吧,在美国,除了一些主要媒体过问了一下之外,读者社会和国会等等几乎就没人过问那事情,而反响颇为强烈和争吵颇为激烈的是发生在海内外华人社会。当然,该事件也给朗朗在美国社会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以后再请他参加官方活动,东道主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作为在所谓“美国主流社会”过日子的美籍华人,我或许已经“完全西化”了吧,跟左邻右舍一样,我也没有多大兴致过问“朗朗风波”,觉得那不过是属于政治家外交家们的游戏、自有他们的玩法,而我等外行是可以看看热闹却难以看到门道的。譬如,我跟邻居聊天说起“郎郎风波”、说起《我的祖国》那作品的反美批美国的历史背景等等,他们满不在乎地说:“那又怎么样呢?我们美国人自己不是经常当着总统的面而猛烈地批评白宫吗?”


预告:下一篇“美国不急中国急,中国不急美国急”:“中国虎妈”事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