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消灭货币的理由(4)

火烧 2009-12-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解析马克思关于纸币的论述,探讨纸币流通机制、价值符号与货币贬值的关系,分析价格标度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揭示纸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与局限。

消灭货币的理由(4)  

——马克思的纸币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对纸币作了论述,对我们认识当今全世界各国的纸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我把全段一字不差地摘录如下:  

“我们在这里讲到的纸币,仅仅是指国家所发行的强制通用的强制通用的纸币,国家的这种干预,似乎废弃了经济法则。国家,在规定造币局的价格上,不过是对于金的一定重量起一个教名,在货币铸造上,不过是对金加上它的印记,现在,表面看来,却是通过它的印记的魔术,把纸变成了金。因为纸票有强制通用的效力,所以谁也不能阻止国家任意把大量纸票硬塞到流通中去,并在它们上面印上任意的铸币名称,如一镑、五镑、二十镑。纸票一经进入流通,就不可能再脱离流通,因为国境界牌既阻止它们流出,而它们在流通过程之外,一切价值——不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都丧失。离开了它们的机能的存在,它们将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可是国家的这种权力,纯粹是个表面现象。国家虽然可以把任意数量的纸票印着任意的铸币名称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完结。价值符号或纸币一经为流通过程所掌握,就服从于它的内在法则。  

   如果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额是1400万金镑,而国家把2亿1000万张名为一镑的纸票投入流通,则这2亿1000万张就变成1400万镑金的代表。这就好比是国家把镑票来代表其价值只等于金的1/15的别一种金属,或者把镑票来代表其重量只等于从前1/15的金。除了价格标度的名称有改变外,什么也没有改变,而这种名称自然是人为的,无论它的改变直接是铸币含金量改变的结果,或者间接是依照一个新的、较低的价格标度所需要的分量增发纸票的结果。‘镑’的名称现在既然是指只相当于以前1/15的金量,一切商品价格就会增加到以前的15倍,于是2亿1000万张镑票,事实上就会同以前的1400万镑一样,全部都成为必需。价格记号的总数增到几倍,每一记号所代表的金量就减到几分之一。价格的高涨不过是流通过程的反作用,流通过程强制着价值符号去等于它们所代替着流通的那个金量。  

在英法两国政府使货币贬值的历史上,我们一再看到价格不是依照银铸币贬值的比例而高涨。这种情况,不过是因为铸币是不是依照贬值的比例而增加,就是说,金属含量较低的铸币的发行量,还不足以让商品交换价值从此以后用成色较低的金属做价值尺度来计算,并用适用于这种较低尺度单位的铸币来实现。这一点解决了洛克与朗斯的争论中没有解决的困难。价值符号——不论是纸或贬值的金银——对于按造币局价格计算的金银重量所持的比例,不是决定于这些符号本身的物质,而是决定于它们存在于流通中的数量。这个比例难于理解之点,就在于货币在当做价值尺度和当做流通手段这两个机能上,不仅受相反的法则所支配,而且这些法则似乎是同这两个机能的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在它的当做价值尺度的机能上,货币只当作计算货币来用,而金只当作观念上的金来用;对于这个机能,货币的自然物质有决定意义。交换价值用银计算或表现为银价格,自然与用金计算或表现为金价格完全不同。相反,在它的当做流通手段的机能上,货币不仅是想象中的,并且必须当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东西与其他商品并存;对于这个机能,它的物质倒变得无关重要,而一切决定于它的数量。对于尺度单位来说,有决定意义的是它倒底是一磅金、一磅银、还是一磅铜;而使铸币成为这每一种尺度单位的适当体现者,倒只是它的数量,不论它自己的物质究竟是什么。但是,就只是想象中存在的货币而论,一切决定于它的物质实体,就感觉上存在的货币而论,一切决定于观念上的数的比例,——这一点,是与人类的常识相矛盾的。  

这样看来,商品价格的随纸票数量的增减而涨跌(这种现象发生在纸票成为唯一流通手段的地方),不过是被外力机械地损伤了的法则——流通中金量决定于商品价格、流通中价值符号量决定于它在流通中所代表的金铸币量——由流通过程所强制贯彻。因此,从另一方面说,不论多少纸币,都可以被流通过程所吸收,同样地被消化掉,因为,价值符号不论带着什么金招牌进入流通,它在流通中总是被压缩为能够代替它来流通的那个金量的符号。  

在价值符号的流通中,那支配实在货币在货币流通的一切法则似乎都反过来了,颠倒过来了。如果说,金的流通是因为金有价值,那么,纸票的有价值是因为纸票流通。如果说,已知商品的交换价值,则流通中的金量决定于它自己的价值,那么,纸票的价值决定于流通中纸票的数量。如果说,流通中的金量随商品价格的涨跌而增减,那么,商品价格似乎是随流通中纸票数量的改变而涨跌。如果说,商品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铸币有一定的数量,因而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交替地发生紧缩与扩张乃是必然法则,那么,似乎纸票不论多少都可以纳入流通。如果说,国家发行铸币只要低于名义内容百分之一克冷就已经是贬低了金银铸币和损害了它当做流通手段的机能,那么,国家发行那种除了金属的铸币名称以外连金属的什么都没有的无价值的纸票,倒是作了完全正确的措施。如果说,金铸币显然只有在商品价值本身用金量计算或表现为价格的时候才代表商品价值,那么,价值符号似乎直接代表商品价值。由此可以明白,那些片面地、根据强制通用的纸币流通来研究货币流通现象的观察家,必然对货币流通的一切内在法则发生误解。实际上,这些法则在价值符号的流通中,不仅颠倒了,并且消失了,因为,当纸币以适当数量发行时,纸币所完成的运动并不是它当做价值符号所特有的运动,而当它当做价值符号所特有的运动,不是从商品形态变化直接产生出来的,倒是从纸币与金的正确比例的破坏中产生出来的。”  

我觉得当今全世界,中国改革开放正是以毫无价值的纸币,进行无休止的用钱赚钱的活动,从马克思上述关于纸币的论述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用纸币发展经济不仅破坏了价值规律,而且破坏了社会的经济!所以我们要彻底弄清纸币的运动规律!  

劳动者  

2009年12月1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