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松弛 政令难出中南海——边缘化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严重恶果之二
严明的纪律历来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边缘化毛泽东思想,显现出来的突出恶果之一,就是党纪松弛,各自为政的情况十分严重,以致政令难出中南海!
一、加强纪律性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讲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这可从中共五个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看,其中都明确有这样一条: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拿中共的入党誓词同世界其他政党的入党誓词比较,可以清楚看到:唯有中共最为强调纪律性。
1、加强纪律性,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特别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要讲究“四个统一”。而其中第一个统一,也是所有统一的前提,就是思想统一,或统一思想。没有思想的统一,就没有一切统一。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纪律,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优良作风、保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的前提条件。
2、加强纪律性,就要强化纪律的刚性。特别要坚持铁面无私,党内不允许有特殊党员,尤其,对高官执行纪律更不手软。对此,毛泽东做到了!历史的回音壁一直在鸣响一个湖南的口音: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
3、强化纪律性,必须打铁还要自身硬。毛泽东不仅强调纪律性,自己更做带头遵守纪律的模范。历史上曾五次否定毛泽东,甚至都有杀头的危险,在那样险恶情况下,毛泽东都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反腐败毛泽东严守纪律,那更是身体力行,更是表率全党。正如习总书记讲:打铁先要自身硬。共产党执行纪律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改革开放一大特色
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所谓的“解放思想”浪潮中,很多心怀恶意的人,在借助打破“两个凡是”的幌子下,更意在全面否定毛泽东思想。而自从将毛泽东思想边缘化后,随之而来的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各种涣散党纪的奇谈怪论盛行,党的纪律全面涣散。
1、千方百计对抗中央“下有对策”。改开以来在各地非常流行的“经验”,也是解放思想的一大成果,就是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严厉不准的不干,中央没讲不准的,要抓紧干”,“中央明确不准的,要善于打政策的擦边球”等等。这些以解放思想为名的经验流行,使严守党纪、政令畅通的优良传统,一下出现了“肠梗堵”,甚至成为很多地方堂而皇之对抗中央政令的口实。中央没明确讲不要搞“无烟工业”,很多地区,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就娼妓遍地到了令人触目惊心;中央没明确讲不要往地下排污,很多地方就大规模用高压泵往地下深层排污。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面积,其中最为至关重要的172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地下深度污染已经达70%,江浙等地地下污染达90%,而从现在起恢复治理要地下水污染,专家评估则需要用1000年!
2、“法不禁止即可为”是怂恿违纪。类似这样的例子,那是举不胜举,以致党纪政纪涣散,成了贯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一个趋势,一种带普遍性的倾向性问题。就在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中央的很多号令就被“对策”走样成了“变形金刚”;中央的权威在被“对策”中,受到极大挑战和削弱。面对很多地方政府目无王法,简直是无法无天,简直是胡作非为,中央政府却无刚性约束力。而在这所有的这些情况中,最为让人痛心不已的是,中央政府不仅没办法去制约,反而鼓励什么“法不禁止即可为”!可道德不允许的就可为嘛?纪律不允许的就可为嘛?法律一时不完善的犯罪“漏洞”就能钻吗?特别是老百姓不答应的事就能硬干吗?
3、丢了政治纪律绝无全党统一意志。而在中共的所有纪律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纪律,这是一切纪律的基础。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政治纪律的核心就是服从党的决议,遵守党的指示。可现在这一条纪律,更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中共无论十一大自十八大的党章,都明确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可那么多党的干部,尤其是党校的专家肆意诬蔑毛泽东,肆意诬蔑毛泽东思想,为什么不对他们执行纪律?为什么不把他们开除出党?为什么不把他们开除党校?或者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怎样信口开河,无论怎样搞乱全党的思想,却从来没有因此对一个党员执行过纪律,我们党的政治纪律松弛到了何种程度!而政治纪律这个“金箍”一松,其它的纪律就形同虚设!没有政治纪律保证的全党统一,如何不出现各自为政?
三、党的纪律松弛使腐败如脱缰的野马
如果把中共比成一个木桶,那党纪就是绑牢木桶的铁箍。如果铁箍松弛,木桶怎不漏水。木桶一旦散花,又怎能盛水?木桶散花成木条,又如何称为木桶?现在中共的党纪松弛,至少是木桶铁箍松动严重。
1、党纪松弛到只成了一种要求。党纪同宣传教育的希望,同道德修养的要求,一个极为不同之处,就是党纪的刚性属性特点。可改开35年中党纪还有多少刚性?24年前7月的中央电视台播送了如下新闻:中共中央向全体中国人民郑重承诺: 1.清理整顿公司,惩治官商勾结腐败。2.坚决制止高干子女、配偶经商。3.取消领导同志的食品特供。4.严格管理公车。5.禁止请客送礼,不准公款宴请。6.严控领导干部出国。7.严查贪污受贿。这些承诺兑现了几条?从那时就控制领导出国,怎么还驴打滚翻番的蹦高增长?
以后还出台了一些这“不准”、那“不准”的。虽然这些承诺和不准都很冠冕堂皇,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昭示违反了,党纪该怎么处理。以致这些“不准”,也就成了过眼云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成了一种示范。正如古人所言: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世不患无纪,而患无必行之纪!中央关于反腐败的文件一份接一份的发,有哪一份是“必行之法”,是“必行之纪”?
2、党纪松弛到已丧失任何警戒作用。中共每年惩治腐败也处分了十几万党员,可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是一个突出的特色:本应是先开除党籍,再移送司法机关。现在大多党员干部的处理程序,则是先已犯罪,要移送司法机关制裁时,才想起开除党籍。这看起来只是个顺序颠倒,可下围棋的布子顺序,直接决定成败。这个顺序颠倒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党的纪律形同虚设,如果很多党员干部在违纪阶段,就早早受到党纪处分,他就可能不会(也没机会)走向更大的犯罪。党纪若起到第一道防腐大堤的作用,也能保护多少党员干部和他们的家庭。党纪对于还处于苍蝇阶段的违纪,如能及时处理,何至于养虎为患?就拿文强来说,党纪要些许起点作用,何至于让他走到如此穷凶极恶,何至于让他为害一方,何至于让他身首异处?文强临刑前发问:我做了那么多坏事,怎么就没有一个人代表组织给我提提醒!
3、党纪松弛到了“刑不上大夫”。党纪松弛特别表现为对高官涉案手软。党纪原本刚性严肃,更体现为铁面无私,可如果党纪成了弹簧,欺软怕硬,这纪律又如何执行?又如何服众?这党纪就如王法,王法若废,必将国之不国;党纪若废,也将党之不党!如,2002年李纪周案发,牵涉原公安部长陶驷驹涉案高达七亿元,购买了320套豪宅、300多块名表(均价每块5万元),大肆贿赂中央各部和退休高干家属。 陶驷驹本人也是巨贪,按《刑法》应判死刑!结果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只给了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这还叫被严肃处理?这不是纪律松弛?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毛泽东能姑息这样的巨贪?如果从2002年就大动干戈的开铡,腐败能越演越烈?
4、党纪松弛到对“衙内”横行无奈。改开以来,出现的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就是一批“衙内”违法犯禁,一批“衙内”肆意横行。没有“康华公司”带头腐败,何以腐败汹涌。领导好心办了错事,人民可以原谅,但领导的“衙内”带头巨贪,人民绝不能理解。可对于这样几乎穷凶极恶的“衙内”,党内纪律对其却无法约束,法律也无力缚住。当年,朱德的孙子朱国华出身好,长得帅,许多女人趋之若鹜,因和美女们玩“打牌脱裤子”游戏被抓。康克清大姐对着孙子们发火:“爷爷有话在先,你们如果不争气,做了违法的事,要我登报声明,与你们断绝关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大姐的批复——“同意死刑”!朱国华玩几个女人,还都是自愿,也没涉及金钱,脑袋就搬家了。同现在一些“衙内”攫取高官重器、豪夺国家财产、生活极其淫靡,甚至出卖国家极为核心的情报相比,那简直是毛毛雨。如果现在若将几个极为不齿的“衙内”,推出“午门”斩首,看那个“衙内”敢胡作非为!
5、党纪松弛到执行纪律的部门虚设。党纪松弛特别表现为很多执行纪律的部门和组织毫不作为。就拿纪委来说,改开以来庞大的中共纪检组织人员众多,在全国自成一体,这无疑是执行党纪的专门机构,可在很多地方这个的纪检组织,基本都是聋子耳朵—摆设!如果不是新闻媒体曝光,如果不是小三们拎着裤衩告状揭发,纪委自己主动办了几个贪腐大案?自己主动执行了多少纪律?纪委到底养了多少“白吃饱”?王岐山主政中纪委后,中纪委确实在发挥作用,确实是雷霆万钧的查抓贪官,确实在反贪腐的战争中屡立新功,这确实让老百姓感到欣慰。可人们不能不看到,就是现在还有多少省市县的纪委,仍在“卖呆”,还在“一张报纸一根烟,一杯清茶混一天”。
四、纪律松弛已到了“政令难出中南海”
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纪律废弛了,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党的纪律加强了吗?没有,根本没有!不讲纪律性,不讲一切行动听指挥,已经到了“政令难出中南海”的程度。
1、毛泽东时代绝“三公消费”。就拿“三公消费”来说吧!每年上万亿,每名中国人每年得花近千元供公务员“三公消费”,准确说是供领导和权力部门消费。可毛泽东时代有“三公消费”这个词吗?毛泽东时代谁敢“三公消费”?那时,哪一个中央领导不与人民同甘共苦,不心系天下苍生?就连“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副总理吴桂贤知道开会喝的那杯茶水要交一角钱,从此开会就喝白开水。古语说:恶人知其善,善人知其恶。
2、不准“三公”消费红头文件上千,基本狗屁不顶。改开以来,“三公”消费成一大特色,中央没管吗?管了没人听!“三公”消费保守的说,一年就是9000多亿,占到全部行政开支的三分之一。对此,中央没管吗?不准公款吃喝,从中央到地方那红头文件发了上千,可基本狗屁不顶,反而越吃越大,越喝越疯狂!
公费出国中央没管吗?中纪委、中组部等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严禁变相公费出国旅游的相关规定,规定不可谓不“高压”,可起作用了吗?公费出国每年就是3000多亿,这么大一笔开支,在部门预算中却没有单列,财务报表里竟没显示,不是咄咄怪事?
据财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且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占财政部预计实现的3000亿元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近1/3。 据统计,社会上私家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党政机关单位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的部门和人员还采取虚开加油、维修发票等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再加上那么多公车司机的开支,使公车消费甚于公款吃喝。
3、《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成为一纸空文。那越盖越猛的楼堂馆所,已成一种百姓非常痛恨的新型腐败。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没管吗?不也做出过一系列规定吗?1999年12月,国家计委颁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明确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建设水平和人均面积。2003年1月7日,中办、国办发出《关于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通知》。2007年4月,中纪委、国家发改委、监察部等七个部委又联合下发通知,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进行清理。这些文件,不但明确了政府楼堂馆所的建筑面积及装修标准,还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以及工程招投标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可盖楼堂馆所的腐败却越演越烈!一是越盖越大。动则就是几十亿元的投入,盖的一个比一个奢华,济南市政府大楼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造价40亿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单体建筑,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造价20亿元,被誉为“天下第一县衙”等等;二是搜刮民脂民膏。盖衙门的钱从哪里来:截留国家扶贫专款,截留国家重建资金;增加苛捐杂税,甚至在小姐身上都揩油;违法卖地、廉价出卖国有资产等等;三是盖大楼吃回扣。盖官衙的过程,那名堂就更多了;四是搞出租赚钱。湖北十堰市的派出机构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人均办公面积达到453平方米,是国家标准的25倍。好多政府衙门面积太大,用不完,就将闲置部分出租赚钱搞腐败。
4、“国六条”出台又成笑柄,哪个地方政府认真贯彻?为抑制房价上涨2013年3月1日,国务院9部委联合出台了楼市调控的“国六条”。可这个“国六条”一出台就遭到来自各方面的炮轰,自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无一个进行细则划分,或者说,没一个地方政府进行了落实。“国六条”又走出中南海就夭折了。67个大中城市4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北京已连涨11个月
还有那一次次桥倒、楼塌、地陷等等的恶性事故,中央要求严查,可有几个官员受到党纪处分?哪个地方政府给了百姓令人信服的交代?全找各种理由开脱,全都文过饰非了!可前几天一艘装载12000多吨货物的轮船,撞到长江大桥(一桥),长江大桥纹丝没动,万吨轮却沉没了,这说明什么?无需太多枚举,谁都心知肚明。可中央政府的政令一次次夭折,中央权威何在?中央政府的政令被一次次夭折,党纪的刚性何在?
五、习近平誓言强化党的纪律性
党纪松弛到了这种程度,真真让人痛心不已。如再任其发展下去,还得了吗?好在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誓言强化党的纪律性,并特别强调从自己做起:打铁先要自身硬。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纪委二次会议讲话指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总书记指出,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令人可喜的是,习总书记就任,中央也没做特别要求,从政治局做起,从自己做起,40年公款吃喝风首次立马遏制。
令人可喜的是,习总书记就任就表态:“本届政府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兴建楼堂馆所的腐败,终于得到遏制!
令人可喜的是,抓捕贪官污吏的手腕越来越硬,受到制裁的贪官污吏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决。
令人可喜的还有很多很多,党的纪律正在全面得到加强,中央的执行力正在得到全面加强,党的纪律的“高压线”作用正在体现。可得病如山倒,治病如抽丝。面对党纪如此松弛,要重振党纪朝纲,绝非一蹴而就,绝非朝夕而为,习近平肩挑千钧重担,习总书记就成了全党的期待!
王婆卖瓜(九十六)
写好一篇诗文,人说功夫在文章之外,这之外的文章自然包含气。对写作本篇博文的文气,笔者有三点体会和博友交流。
一是心怀正气。气场是局部能量的一种吸引,好文章必有气场。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气场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言行举止而形成的个人魅力,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素。”而笔者以为气场的形成最为关键的是,要心怀正气,那一种正气凛然,就是最大的气场。凡大家文章,必有正气回荡。
二是舒展大气。一方面心怀正气,鬼神不怕。写文章不敢担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文笔就局促绝不能舒展大气;一方面眼界宽阔,尽收天地。有很大的信息量,有峰壑在胸,文章就能舒展广袖,就能引来“狂飙为我从天落”。
三是写出气势。在具体的行文中,要写出气势,不仅心怀激情,更要气势夺人。笔者特别注意用质问的手法,去展示歧视。在具体的行文中,更要贯通气势,要一气呵成。这就要逻辑严密,层层相扣。
边缘化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严重恶果之二
纪律松弛 政令难出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