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换个位置看中国

火烧 2010-08-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从韩国视角观察中国消费力提升与社会问题,包括房价高企、青年困境、就业压力等,展现中国与韩国在社会现象上的相似性与差异。

原刊《上海国资》2010年第8期,署名岳峙。刊发时因为别的需要,有所删节。

——————————————————————————————————————————————

近来因为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议,去了一趟韩国。

以前经常听到从外面回来的朋友说,这几年国外的人看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觉得中国人特别穷,现在是觉得中国人真有钱,奢侈品商店里最多的就是中国人,而且是成批地购买的,让外国人很艳羡。

听他们的时候总是将信将疑。这次去了韩国,发现确实中国人的购买力已经很可观了。走在首尔街头,经常能听到讲中文的游客。旅游景点更多。我们一行人在景福宫参观的时候,周围基本上都是讲普通话的中国人。稍微上点档次的化妆品专卖店也基本上都有会讲中文的营业员,有些干脆就是雇佣的中国人。原来说国内通用的银联卡在那边是不能用的,到了那边才发现,稍微大一点的购物场所都可以使用。韩国重视中国人购买力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以前总觉得他们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我在一开始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与他们交流,但很快就发现,他们对中国的评价远比我们自己高。不仅是觉得中国人有钱,而是各方面他们都觉得中国确实挺好。

就比如说房价。我们在国内觉得,中国的房价已经高得很离谱了,远远超过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但是韩国的朋友告诉我们,首尔的房价也很高,带来的问题也跟中国相似。国内的年轻人因为买不起房子,无法结婚。韩国也存在这种情况。国内的相亲节目上,女孩们经常会说要房子要车,韩国也一样。而且,他们还发明了一个词,loser(失败者),专门指那种收入低、没房、没车又结不了婚的年轻人,他们对未来很绝望,生活态度很消极。

再比如韩国的工会,说起来力量是很强大的,能够影响到政府的政策。但是实际上,韩国现在的劳工分化也很严重。用我们的概念说,韩国的劳工也有两种,一种是享受福利待遇的有编制的员工,一种是不享受福利待遇的临时工。已经加入工会的都是前一种,后一种劳工的权利基本上得不到什么保护。他们也与中国的农民工一样,年轻的时候还可以靠出卖劳动力过日子,但是到了年龄大一点,四十多岁,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也没有退休金,生活很困难。

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一样。韩国高中生中,有85%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但是现在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了,许多人毕业了都找不到工作。我怕是我搞错了,反复问他们,是不是真找不到工作,还是大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是找不到比较好的工作?他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是确实找不到工作。

所以,现在韩国的女孩子中间流行一个说法,“要嫁就嫁三星男”。因为只有三星这样的大企业的员工才有比较高的稳定收入,生活更有保障。

尤其让我觉得惊讶的是,他们认为中国的政府也比他们的好。一位韩国的教授告诉我,韩国的统治阶级从1592年以来一直都是一个,从没变过。从封建时代到日占时代、美军占领期、军政府时期到现在的民主时期,都是同一个统治阶级,所有的政治斗争实际上都是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与普通的韩国人民无关。现在虽然形式上是民主的,但实际上也还是一样的,甚至还更糟糕。因为韩国通过选举上台的政治人物往往缺乏行政治理工作经验,而且每次政府换届,政策都要变,所以政策没有连续性,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他们认为中国虽然没有选举,但是政府能够保持政策连续性,资源组织和调动能力强,能更好地领导国家的发展。

以前改革开放水平低的时候,中国人对外面了解得少,我们以为自己生活得很好,实际上外面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得很差;现在对外交往多了,不少人觉得国外比我们好,国外的人反倒是觉得我们比他们好了。在国内的时候容易看到中国的缺陷和问题,在国外的时候了解一点国外的问题,反倒是容易发现中国的优点和成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