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向何处去

火烧 2011-10-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与改革挑战,分析权贵影响及封闭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同时对比西方文明与现代科技成就,思考中国未来方向。

                              中国向何处去

   当今世界经济低迷,欧美债务危机恶化,中东局势动荡,中国自身的问题也很多,通涨严重,产业结构调整艰难进行,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当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往往因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客观上公正的看待问题,其实也不难找出答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出现的问题,自然有它产生,演进和发展的规律。就象日本发生的事一样带有强烈的日本色彩,自然而然,中国的问题也带有中国自已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种族单一性强的国家,这就给权贵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生存环境。没有挑战和制衡,甚至缺少来自外界思想和文化上的影响,权贵们大可以为所欲为。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便是如此。统治阶级象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已的利益,心醉神迷,陶醉不已。至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否,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在乎的是自身的利益和统治。很显然,人性即是如此。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权利的争夺均是以血腥暴力开始和结束的,没有人会拱手让出自已的既得利益,没有人。


    国人有一个说法:中华文化有一定先进性。在内心深处,中国人瞧不起西方人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中国人很享受亲情,友情以及与邻为善,和气生财等等道德礼仪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但是,西方人当然也有他们自已的骄傲。欧洲诞生了许许多多大文豪,大思想家,科学家,音乐和绘画大师,美国产生了乔布斯,微软,英特尔,谷歌,可口可乐,沃尔玛等等商业巨头和创新领袖。西方建立起了现代政治经济制度,思想体系和科技体系,把人类文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一个现代人都在享受着电灯,电话,电视,互联网,汽车等等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因为这许许多多的成就,西方人自豪的说:自公元1500年以后的世界,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


   西方经历了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这一过程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实现的,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生产力发展之下的自然更替。而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在国人眼里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西方人把它叫做“停滞的文明”,“循环的文明”。直到清政府的倒台,不断循环的封建专制验证了人性的贪婪,在中国相对封闭的土地上,尤其如此。


   权贵们阻碍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将无数人的梦想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人材不为所用,不能不说是莫大的无奈和悲哀。中国数千年了不起的文明古国,诞生过多少能够照亮清史的明星呢?司马迁遭受腐刑,编著了《史记》,孔子一生困厄不得志写下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写下了《离骚》,孙滨被砍断了两腿,写下了《孙子兵法》。我们在为中国历史上这些伟大的灵魂感动时,也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悲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他的作品中运用的词汇至少达到15000个,除了他的天才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当时的英国已经形成了多么强大的知识体系。没有这个强大的知识体系,没有他的先辈们无数的知识积累作为支撑,就算他再天才,也是枉然。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这一比较之下,我们就很轻易的明白:之后的英国为什么强大,我们为什么落后了。长达百年的屈辱不是白来的,这是整个中华民族为那些贪婪无知的前辈权贵老爷们付出的沉重代价,也包括他们自已的后人。


   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经济总量排名已经上升到第二位,但我们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够独霸一方的企业。这其中原因很多,人才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要有强有力的知识体系支撑,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解放。何谓创新?创新就是打破原有思想的樊笼,创建新的规则和方法。要创新就要有批判精神,批评原有的方式方法,找出不足,加以改进甚至加以颠覆。在其中剧烈的思想碰撞之下产生的火花,才是创新的种子。这是中国人非常缺乏的,传统文化对思想的束缚很深,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缺乏局限了创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美国的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得益于它的历史很短,没有传统思维的束缚,还得益于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完善的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对“思想解放”的深刻理解。这段时间,全球闹得沸沸扬扬的“占领华尔街”,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它已经构建了这样一个纠错体系,能够更包容不同思想。先贤梁启超的《思想解放》文中就说到“有某甲的自由批评攻击他,自然有某乙某丙的自由批评拥护他,经一番乔垢磨光,越发显出他真价”。一个国家需要鼓励批评,鼓励不同意见的产生,只有思想的不断碰撞,才能不断的纠正错误,才能产生真知灼见。没有纠错能力的国家,和免疫力低下的人一样,非常危险。


   现在的中国,是到了需要拿出勇气改变的时侯了。物理力学中,运动着的物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力量的作用,同样,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各方力量角力的结果。即得利益者的贪欲需要制衡和监管。就如今中国来说,制度的建立和改进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我们也正在做相应的努力。重庆模式是一个较特殊的例子,也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大闪光点。薄熙来同志从中央空降到重庆,为一个强势的地方政府奠定了基础。在没有完善的制度之前,政府的态度和决心是非常重要的,这在重庆的打黑与惩治腐败所获得的丰硕的成果中得到验证。重庆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让人们看到了形势的严峻。它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也获得了广大媒体的观注,但没有一个地方政府响应它。每一个开创者都是孤独和艰难的,但这也正是他们的骄傲之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建立了现代知识体系。民智已开,人民的意志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它埋葬了旧社会,推动了中国的繁荣发展,也必将推动国人战胜挫折和困难。和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经济条件要好得多,思想开放得多,困难也要小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迷惘和退却呢?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