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犬儒主义
                文章探讨犬儒主义的起源与翻译误解,分析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及社会影响,批判其被误用为奴才象征,引发对思想本质的反思。
            
            也说,犬儒主义
“犬儒”——“像狗一样的人”。“犬儒主义特征”——“对待主子,忠诚可靠、思维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对待旁人,粗俗无礼、傲视一切、放浪形骸、不知廉耻”。这是现代人的理解。
其实,“犬儒主义”是个泊来词,源于古希腊,由“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西尼”创立。他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独善其身”。这一点倒是像中国的“老子”,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倒是有想象之处。中国的“诸子百家”时期还早于古希腊的“诸子百家”时期百年。那个时期有浓烈的图腾情结,由于思维敏捷的辩说家,通常称为“快犬”,没有主人与“狗”的意思。
为什么这个外来的流派,要称其为“犬儒主义”呢?这与中国文人思维习惯相关。那就是中国喜欢把自己理解、感受放在“泊来词”中。也就说翻译是根据汉文已有的思想表达方式而加以简化或筛选。其结果是,原有的哲理所表达思维与逻辑话语并没有被翻译过来,那些玄妙的隐喻话语没有表达出来,当然也有得以升华的地方,但少之又少。如果将古希腊的“犬儒派”翻译成“昔尼克学派”,也就看不到今日“愤青”如发现“新大陆”那番狂喜的场景了。说“犬儒主义者”也好,骂“犬儒”也罢——都是针对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拥戴“毛泽东思想”的一根棍棒。
许多“泊来词”也就成为“粕来词”了。这个“犬儒主义”就属于“粕来词”了。这样的“粕来词”,如果瞎使用,那就是“糟粕”了,“犬儒式的怀旧主义情怀”就是一例。从“犬儒”翻译本身,已经加入了中国儒家的“忠君”思维,“狗”能不忠实于自己的主子吗?从今日使用状态来看,这“犬儒”就是“奴才”!而“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独善其身”的创始人“安提西尼”想不到,两千年后他却成了“奴才”!悲哀!那么究竟是谁的“悲哀”?!
有人会说,最著名的犬儒学派是“安提西尼”的弟子“狄奥根尼”。我说,“安提西尼”还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呢?“孔子”还是“老子”的弟子呢?
想骂就骂,何必还要找那份“斯文”呢?带着这份“斯文”是不是“犬儒”变为“儒犬”了呢?“奴才”变为自由经济主义的“财奴”了呢?哈哈,一场金融-经济危机的到来,是不是寓意着新自由经济主义时代的终结呢?
 很赞哦! (1036)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