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再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火烧 2020-01-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实践斗争是文化本源,反对本本主义,主张从现实问题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书本局限性,突出劳动人民立场。

  再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作者:吴铭(20200106)

  注:这是和一位传统文化学者的对话整理。

  为什么,你一提到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居然是那几本书呢?

  文化的根源,或者说文化的本源,当然是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正确知识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不是从书本中来。即使是易经,有明确记录的是《周易》,如果你把周易当作中华文化的“本源”,那,周易之前的历史怎么办?

  要不要看书?当然要看。书是什么?书是人类实践斗争经验的记录和总结。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不同阶级对实践的认知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所以,古书记录有客观公正的一面,也必然充满着有意、无意的荒谬,有历史局限的一面。而在阶级社会里,掌握着文化权力的是统治阶级,他们脱离实践,他们的书、他们的记录,必然对劳动人民有着天然的鄙视,所以,他们会说“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写书的人是剥削阶级,所以,他们必然对劳动人民的实践采取歪曲、诬蔑、淡化的态度;即使是被剥削阶级,或者较为民主、进步的剥削阶级成员,他们的认识也有这样那样的局限。看他们的书,当然要“反过来看”“倒过来看”“透过纸面看”,要会取舍、会批判,这世界上没有圣经,没有天书。“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本主义,要不得。如果生硬、呆板地相信书,不注意掌握写书人的阶级立场,不注意批判他们在写书时的各种局限性,那么,书籍不但不是你进步的阶梯,反而是你堕落、倒退的阶梯,是你固步自封的监狱。

  你问我,中华文化的本源是什么。我知道,你想让我回答,中华文化的本源是《易经》。我才不会上这个当。一本书,怎么可能是文化的本源?只不过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记录而已,它担不起文化本源这个大任。

  我本人,极其反感从书本、概念的角度研究问题。动不动引用古代人的著作,甚至是引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语言,我都反对。

  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要从当前的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围绕问题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来的资料,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党的立场上,运用马列主义矛盾分析法、特别是阶级分析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区分轻重缓急加以解决。其实,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一线的调查过程,也就是研究、思考、寻求答案的过程。调查结束了,问题的答案,也就基本上得出来了。

1.jpg

  (不要篡改历史!打倒孔家店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为什么要改?)

  而从书本出发研究问题,比如从易经出发会得出什么呢?你研究易经很用心,可能也很有收获,那么,我想问的是,你看看,我们该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什么性质?中国和美国,是你死我活的敌手关系,还是“双赢”的伙伴关系?为什么是敌手?为什么是伙伴?中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根源究竟是什么?在中美斗争中,双方有什么长短?如何扬长避短?中美之斗争、之合作,究竟中国有什么得失?为什么?如果单纯研究易经,从易经、甚至从毛泽东思想的书出发,我相信都不会得出答案!因为你脱离了实际。

  人的辩证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讲,不来自于书本,而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来自于对实践的体察。书本,是别人的经验的总结记录,你读别人的书,能否理解人家的意思、能否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那还要看你是否结合你的实践,是否全面而有重点掌握背景情况、抓住重点。书本,不会告诉你这些。甚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只会告诉你必须抓重点、必须抓主要矛盾、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法、必须全面运动发展联系地而不能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而不会告诉你哪个是重点、哪个是主要矛盾!不会告诉你,如何运动发展联系地看你自己遇到的问题。“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我们只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只强调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阶级立场、方法论和基本观点,而坚决反对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书搞成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书本上,不可能有现实问题的答案!马列主义的书尚且如此,何况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二十四史、资本主义名著?

  另外,我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与所谓传统文化决裂的结果,毛泽东思想和所谓以孔孟之道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并不否定也不反对从传统思想甚至是孔孟著作中汲取营养,人家说的也不是全错。我想强调的是,从阶级立场、方法论、基本观点上讲,毛泽东思想和所谓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对立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在排除或者说击败了孔孟之道的干扰破坏欺压之后,才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所谓以孔孟之道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不是一家人,从阶级立场、方法论和基本观上看,不存在传承关系。毛泽东思想传承自马列主义,马列主义传承自有史以来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我们传承马列主义,也不是什么数典忘祖,而是视全世界人民为一家而已,难道孔孟之道,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和马列主义并不相悖,我们传承马列主义,何来数典忘祖?

  有人给我讲汉字,说中国现在还在使用汉字,难道不是继承了传统文化。我不想抬杠,汉字,和孔孟之道有关系吗?中国古代科学、古代建筑、古代医学、古代经济、古代艺术、风俗习惯,和儒家有关系吗?

  即使我们从根本上批判孔孟之道,批判其反动立场、其机械的唯心的方法论,但是,孔孟之道中的一些东西,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吸取,可以拿来主义。比如,我个人看得较多的是孟子和论语,但我比较喜欢《孟子》,不太喜欢《论语》。一方面,我喜欢孟老夫子的文采,和有灼见的语言。另一方面,我注意不被其传染。易经,我真的看不懂,虽然也参照了别人的解释。

  还有,不要轻易地说,你的研究成果是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不是后来人的篡改。不要这么说,其实,孔孟弟子,没有任何人否定自己是孔孟的原汁原味。而实际上,“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你理解的孔孟之道,就是你理解的孔孟之道,不可能是什么原汁原味!况且,或许也不需要什么原汁原味。孔子去世后,儒分八家!恐怕这八家也都不完全相同。那么,哪一家不是“原汁原味”?

  今天,所谓弘扬传统文化,所谓孔孟之道,已经被各反动势力当作清算共产党、清算马列主义的棍子了,我们批判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批判孔孟之道,其实是和这批反动势力作斗争!换言之,孔孟之道这人历史反革命,已经被现实反革命们当作了武器,我们当然要批判这个武器。

  写这几句话,不是批评,我们共勉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