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辉:【哲思短语】 公与私 【哲思短语】公与私
【哲思短语】公与私
刘宇辉
公与私是同时出生的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的手足情分。“私”作为基本个体,因人类的共同利益凝聚成“公”这个巨大的集体。在与其他动物的生存较量中,人类不得不用集体智慧对付那些肉食动物的凶狠杀戮,依赖于集体的战斗力量保障个体的生存,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产生于自然却改造自然。脱离集体的个体长久不了,至少是不会被人类历史所肯定。
公与私是利益分配的“双刃剑”,既要避免处理个人利益时伤害到集体的整体保障性,也要避免处理集体利益时伤害到个体的积极性。在一个社会,没有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不要顾及家庭、国家的利益,没有一个家庭或国家的利益可以忽视具体的每个人。私有与公有不是可以截然分割的分配制度,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可以相互转化的,个人赠与和社会公益等都是转化手段。保护私有而不保护公有的文明不是真文明,爱好私有的文明而不爱好公有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人。
公与私也是认识过程的不同反映。一般来说,一个人往往基于自我角度去认识社会和问题,个人的见解就被称为私见;而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在所寻求的认知、价值、理想在许多时候、在许多方面产生认同,也就是共识。当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正确反映,有益于自然生存、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共识便是真理。在一种真理未被普遍认识时,人们以为只是一种私见,却不知此时真理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真理的掌握与运用离不开人类理性地思考、发现与实践。第一个发现真理的人了不起,必须有伟大而顽强的毅力与自然或社会作斗争,并不断在实验中探索而前进,才有杰出理论出世并被人们认可,他被公认为伟人;而能灵活运用真理实践的人是智慧的,能够明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适当调整改进,他被公认为英明的领导;不能首创、不能开拓创新的人,能脚踏实地地遵守真理也是好样的,至少不会违背最大多数人利益而犯大错误。
公与私也是情感变化的不同体现。由个人利害冲突而结下的仇恨是私仇,一个人私人的情面或交情是私情。而引起更多公众的愤怒是公愤,有关更多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是公益。私仇与私情有个人情绪化的特色,更多个人私欲的体现;而公愤与公益则是社会稳重情感的普遍状态,体现大家的共同欲望。因私仇与私情而背叛社会公愤与公益是一种冲动的行为和最不明智的行为,结合社会公德并理性地思考和行动才是处理这些情感问题的最好方剂。误以为只有私情才是真实情感,不过是把一片小树叶从拥有众多树叶的树上摘下来,并不能以这片树叶代表一棵树的绿荫。
有公与私的区别,就有营私和营公的不同。营私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的高低,营公是为了满足集体需要的公平。文明的社会更看重公平与平等,也不放纵懒惰与奴役行为。人类社会比动物世界更高级,在不断抛弃历史上错误的“天命论”、 假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人类与动物等同竞争论”等,终将让封建神权及皇权与其剥削不复存在、让资本暴利与其剥削不复存在。社会贪污腐化普遍、黄赌毒泛滥、假大空充斥等,是个人私欲膨胀的结果,这种阶段性出现反复的问题一直在人类营私与营公的不断自律中纠正,因为人类生存不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在私欲的引爆中毁灭。
和谐社会是公与私的统一体,统一于灵魂革命式的精神文明建设,统一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为主导而不断丰富的物质文明建设,统一于物质与文化的结合,统一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解决公与私的问题,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也是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保障。
2016年2月3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