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语言的发展: 德语 - 英语 - 世界语 - 汉语

火烧 2006-01-15 00:00:00 中华文化 1030
文章探讨德语、英语、世界语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分析英语词汇来源及语法简化,对比世界语与汉语的语法特点,强调语言演变趋势及简化方向。





一千五百多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英语。

公元5世纪,盎格鲁萨克逊人(即德国北方和丹麦南方人)移民英伦三岛。
据美国百科全书讲,现代德语就类似古代英语。

公元9世纪, 北欧海盗侵入英伦, 为英语增添了北欧词汇, 如:

sky, egg, cake, skin, leg, window (wind eye), husband, fellow, skill, anger, flat, odd, ugly, get, give, take, raise, call, die, they, their, them, ill, scatter, skip, 等等.

公元11世纪, 法国诺曼人征服了英伦, 法文词汇进入英语, 如:

street, angel, bishop, martyr, candle, close, reply, demand, power, chamber,kitchen, kettle, cup, cheese, wine, beef, veal, mutton, pork, bacon, venison, 等等. 另外,英语采用了法语的复数形式"s", 放弃了德语复数形式"en"。

英语词汇量目前约计60万, 在世界各语言中是最庞大的.莎士比亚自己就独创了1600多个单词. 不断产生的新词在加速扩充着英语词汇. 因为英语很少像汉语那样用单词(中文的单字)的组合创造新词, 比如, hair, skull, scalp, scarf 四个毫不相干的英文词汇,分别是: 头发,头骨,头皮, 头巾。

这表明英语和西方语言缺少抽象思维和概括, 象北极原始部落的爱斯基摩语言。 爱斯基摩
人用毫不相干的多种词汇分别表示处于不同状态的海象, 趴在冰上的海象, 趴在陆地上
的海象, 正在奔走的海象, 成群的海象, 被捉到的海象, 等等都以不同的名词表示,
而单单没有抽象的"海象" 这一概念。

现代英语起源于16世纪, 其语法在原来德语的基础上大大简化,删除了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冠词根据性和格没完没了的变化,英语是印欧语系中唯一简化的语言。但仍然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还能继续简化吗?可以! 波兰人Zamenhof发明的世界语比英语更为简化,时态只有现在过去将来,但仍保留名词数的变化,及形容词词尾变化。

关于世界语的介绍说世界语虽然是从西方语言发展出来的, 但它在语法上更像亚洲语言。西方语言语法分两部分:词法和句法。 而中文只有句法,没有词法。比如,德语
中“人”一词根据语法要求有五种变化形式, 而中文的“人”只一种不变的形式。
德语中每个动词有十多种变化形式, 汉语的任何词都没有变化.

世界语的产生, 说明西方语言有太多的改进余地, 而向哪个方向发展, 英语经过一千多年
的变化已经作出了证明, 因为英语变得越来越接近汉语了.

我认识的国际组织中的一位官员是埃及人,懂多国语言,他说汉语简单易学,而且逻辑性非常强。我同事中有位在中国学过中文的加拿大人,他说:“我很幸运我的母语是英语,因为学汉语比学英语容易得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