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光棍节”21世纪的难言之隐

火烧 2018-11-1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光棍节背后农村婚龄青年婚姻困境,揭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现象,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婚姻问题对个人生活带来的冲击。

  我们那个年代,“光棍儿”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几个的,不管是家境贫寒的穷小子还是六根不健全的残疾人,总归都能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我们年轻时也曾经“疯”过“光棍节”,那个时候,学长告诉我们,这个节日,是为即将组建家庭的男孩,在新的生活来临之前,发泄最后的疯狂所准备的。

  由此可见“光棍儿”不是终身制,过“光棍节”也是有年龄段限制的。

  可是上个世纪70、80、90年代出生的男孩,就不一定有那么幸运了,有些可能要打一辈子“光棍”,“光棍节”可能要伴随他们终身。

  据资料报导: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非婚率男女比例是136/100;

  八十年代出生的非婚率男女比例是206/100;

  九十年代出生的非婚率男女比例将会更高。

  据粗略统计,全国婚龄内的男性青年,比女性青年整整多出3500万——4000万人。

  这种统计资料虽不权威,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农村这种比例可能更高。

  我们老家一个70多口人的小山村,就有7——8个婚龄青年找不到老婆,有的已经40多岁了至今还孑然一身。(据调查偏远村庄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甚至出现这样的琵笆故事:有一个女青年因为不能生育被丈夫离弃,可是,刚刚回到娘家,就有好几个青年在她们家门口排队等候相亲,其中有一个男子甚至赖在她家中,扬言不同意婚事就不出门。

  可见,农村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是有多么严重!

  这种非战争因素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始于公元1978年强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养儿不但是为了养老,还要传宗接代。政府在既没有做好全民养老准备,又没有给予老百姓思想拐弯的足够时间,也没有做人口繁衍的宗合平衡实验,就武断地,强行地推行“一胎政策”,导致各地的“超生游击队”,在30多年间就整整多生出4000万男孩(差不多是两个台湾省的总人口)。

  更让人揪心的是,本来就多出这么多男孩,一些权贵,还利用手中的权力与金钱,圈养二奶三奶;

  一些女孩脱离社会现实,无端拔高择偶标准,由于一相情愿的想法无法对现,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剩女;

  还有女性朋友的学历普遍提高,无形中又提高了女性婚姻年龄,再次降低了男性择偶的机会。

  凡此种种原因,使本来严重失衡的男女比例矛盾更加突出。

  这种由于思想导向和政策失误引发的社会问题,给当代婚龄青年,特别是农村贫困青年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组建家庭,安居乐业,可望而不可及;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到他们那里嘎然而止。当人的最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要么消极人生,不思进取;要么破罐子破摔危害社会安全。也难怪他们自暴自弃,现实确实太残忍了。

  你想想还有什么比娶不到老婆更潦倒的贫困吗?

  还有什么比今后大半辈子享受不到家庭温暖更悲哀的人生吗?

  还有什么比一辈子得不到女人呵护更痛苦的男子汉吗?

  这种多年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缩小延缓这种矛盾,还是有办法的。例如:

  1、以生理学为科学依据修改婚姻法,适当降低女性结婚姻年龄,提高男性结婚年龄,一正一负缩小男女比例;

  2、严厉批判打击圈养二奶三奶的非法行为,在提高他们违法成本的同时,还要让这些贪图个人享受的封建思想的人和事在社会上臭不可闻。

  3、工作、学习、生育、税收等方面奖励已婚妇女,增大女性单独生活的成本,(日本和韩国是对独身女性加征税赋)引导剩女们从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组建男女平等的现代化家庭。

  4、加大开放力度,简化国际婚姻,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女性多于男性的国家合作,搭建平台,男女交流,各得其所。

  总之,只要领导重视,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哪些能解决问题的人,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饱汉不知饿汉饥,没有把这件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让那些本该幸福快乐年轻人,继续生活在“难言之隐”之中,这是这些年轻人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