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老师教会我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火烧 2017-07-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分析包产到户与私有化改革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强调改革对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改变,以及对上层建筑的重塑。

  

老师教会我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721,人民网在强国论坛的深入讨论栏目,重新发表了题为《中共改革八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些内容:【1980年深秋,中央决定派遣项南主政福建。此时的福建,虽同广东一样是先行改革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但旧观念依然顽固。
一个注脚是,当安徽开始搞“包产到户”时,反对最坚决的几个省份中,就有福建,使得中央不得不决心“换将”。】

谁都明白,“包产到户”的实质就是分田单干,就是搞私有化。

这篇文章的这些内容告诉人们:不实行私有化就是【旧观念依然顽固】,就【使得中央不得不决心“换将”】。

人民网现在其所以重新发表这篇文章,不言而喻,当然是为了配合电视剧《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出台。

 

众所周知,随着“包产到户”的强行推进,伴随着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强行推进着对大量国营企业的“转型、并轨、重组”,强行推进着“国退民进”。总而言之一句话:强行推进着私有化的改革。

至此,资改派的老师们仿佛告诉我们:他们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自我完善”的改革。

 

随着他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自我完善”的这些改革,于是,不仅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容许私营企业雇工,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容许民营企业家成为人大代表,容许民营企业家雇佣保安,并且,政府还要对民营企业家保驾护航,还要在国有企业实行一把手说了算……于是,弱肉强食、两极分化,便自然都成为无人问津的常态了。

至此,资改派的老师们仿佛告诉我们:他们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所进行的“自我完善”。

至此,资改派的老师们教会我认识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只要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行彻底地改革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就自然不复存在了。

但作为普通百姓,我不明白的是:在这种状况下,这《将改革进行到底》究竟还要干什么呢?

 

 

三言两语

2017/7/2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