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抓住了所有人的软肋

火烧 2010-12-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深入解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深层原因,探讨其反官僚、反腐败的革命理想,以及为何最终未能实现理想,引发对制度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我在多年前一直想编一本毛泽东的解构性文字,以我之理论解释一下毛泽东的若干“悬案”。后来因为出版这样的书比较困难,也没有太多的精力静心思考这些问题,所以就至今停留在笔记阶段。

毛泽东是一个革命者,半个建设者,这是我个人的小评。任何制度都需要不断地革命,然后才能趋于完善或某种阶段的相持。今早偶看一小文:毛泽东如何看待群众过激言行,提到延安时一场雷击事件,有一群众就说:为什么雷劈的不是毛泽东?当地马上就要以反革命罪处置,被毛泽东制止,并从中找出问题所在:生产自救由此开始。贪污和官僚一直是毛深恶痛绝之,文化大革命可说是对伙伴失望之极的痛击。

知道这一点,可以说明,毛泽东等进城后,毛最初和最后的一条清晰路线,就是反官僚、反腐败亦即三反五反等的“主题”非常明显。无论毛泽东怎么反,这个民族的传统浸淫的制度也不能幸免于这一染缸:官僚、腐败等等,即使这样运动,仍然不能遏止。毛怀着对这个制度的绝望和对伙伴们的深深失望,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应该是一个非常贴谱的解释。官僚和权贵,一直是毛要根除的,他太想创造一个理想的无边界、无特权的世界了。这一点,在其一度对美国欣赏、而对苏联不得不阶段性利用的态度上可见一斑:毛泽东欣赏一切新的事物。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根性。

“悬案”之一就是为什么文化大革命使那么多的毛的伙伴们和同情者遭受悲惨的境遇而这些人还至死不悔。根源在于毛泽东抓住了人的软肋!不管后人怎么解释,只能解释毛泽东如何不受约束地发动了这场革命,但至于为什么会发动?这一条一直语焉难详。毛泽东孤胆向这个制度、以及这个制度的孵化器(文化)宣战!他渴望跟随他革命的伙伴们仍然能理解这点,并与他一起革命。遗憾的是,他没有得到这样的呼应,或者这些人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含义,但没有勇气这样去做,生命日渐垂暮,一日一日被这个制度或文化淹没,而成为权贵的一部分。毛所陷入的前所未有的孤独,使他焦虑到不得不借助譬如江青等等这样的角色。所以,这些昔日的伙伴,对毛泽东批判折磨自己,从内心是屈服的,因为他们都明白: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只能用毛的不受约束极权解释其破坏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说服自己。因为毛之后的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近半个世纪毛所深恶痛绝的比如官僚、贪污和腐败等等,是如何不加约束地蔓延成为普遍的日常现实。

在毛泽东之后,在我们可期的时间里,中国再难有革命者。中国在远没有到达相持的阶段里进入维持阶段了。机缘造化,毛泽东一直被制度边缘化的命运,使其对文化本身的距离和怀疑、甚至拒绝,还会有多少人具有?出李自成容易,出毛泽东难!

相关文章

  • 美联储的扭曲操作是指鹿为马式的宽松
  • 李炳炎: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机制化解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
  • 毛时代载人航天被下马的真相--读《曙光号全解密》的杂感(修改稿)
  • 时殷弘先生和林治波先生的言路哪个更应‘当广不当狭’
  • 发改委内外有别 惹民怨引火烧身—2011-4-21至22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 卢麒元:毒馒头与粮食危机
  • 毛主席立啥大义凛然斩头誓?
  • 王二路:“七一”三想
  • 刘仰:被美化的程序正义
  • 黄尔文:文字严谨的口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再致白阳:关于“救党保国”口号的讨论
  • 地藏王菩萨:亡党移民,是汉奸国贼的天堂还是坟场?
  • 郎咸平:谁在制造经济恐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