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何时第一次提出“天下大乱”
文章解析毛泽东何时首次提出‘天下大乱’,并指出该思想源于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当时毛泽东认为经济形势已至谷底,将转向好转,体现治乱转化的深层逻辑。
毛泽东何时第一次提出“天下大乱”
高卧故园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这句话很有名。
其实,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早在第二次庐山会议的时候就有了类似的表述。
一、天下大乱,要转向治了
第二次庐山会议,1961年8月23日开到9月16日,共25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企业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工作问题,干部轮训问题。
8月23日,毛泽东召集中央和大区负责人开会,安排会议议程。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没有在全体会上讲话,在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讲了几次话。关于经济形势,他认为,问题暴露出来了,将走向反面,现在是退到谷底了,形势到了今年,是一天天向上升了。达于极点,天下大乱,要转向治了。困难是暂时的,会逐步好转的。我们碰了钉子,有了经验,这是最宝贵的,现在向好的方面转化了。
毛泽东认为,经济形势一九六一年到了谷底,从此一天一天向上。这是他对经济形势的基本估计,并且一直坚持这个估计。后来七千人大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过分歧。
二、第二次庐山会议的轻松氛围
第二次庐山会议的气氛同第一次庐山会议迥然不同,总的说大家的心情比较轻松。
毛泽东有闲游览了庐山含鄱口、仙人洞等名胜。9月9日,赋诗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9月16日,会议闭幕那天,毛泽东又书写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的四句,赠庐山管理局党委诸同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第二次庐山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离开庐山到了武昌,准备在那里会见蒙哥马利元帅。这是他们第二次相见。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