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
新中国改变了一切。然而知识分子的定位却颇有争议。工农兵觉得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算不得劳动人民。然而,在旧社会却一直扮演着为统治阶级吹喇叭抬轿子的角色,用一句不那么文雅的(知识分子历来是文雅的,主子屠刀上的血滴,都可以被他们描绘成美丽的玫瑰色)话说就是走狗、帮闲、帮忙、甚至帮凶。身为智识阶级叛逆的鲁迅也说他们是“丧家的、资本主义的乏走狗”就是明证。智识阶级的老祖宗孔老二先生不就是一条丧家之狗吗?然而,新中国的开创者们还是很大度的,把他们列在工人、农民之后,总算又一次拖泥带水的混进了统治阶级的队伍。不过,从这不尴不尬的位置看,对他们还是心存疑虑。这种疑虑发展到后来,到了荡涤一切污泥浊水和牛鬼蛇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老九们的厄运就来了,于是蹲牛棚、坐飞机、戴纸帽、做检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吃够了苦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否极泰来,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最终失败,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登上历史的舞台。老九们终于扬眉吐气。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话语权,先是把自己封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那时候工人阶级还比较时髦,不像现在这么窝囊),而且是最优秀的一部分,“精子”(精英分子)么,顺理成章的成为统治阶级中的贵族。于是诉苦、写书、翻案、拍电影、骂娘,忙了个不亦乐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试看今日之智识阶级究竟是些什么货色?
言为心声。
那么,让我们列举一些他们的作品语录吧。
剥削有功,压迫有理。
工人农民喜欢剥削。
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秋雨含泪)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兆山羡鬼)
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
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
12 亿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
房价涨的快是好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
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厉以宁)
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反腐败力度在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张维迎)
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盛洪)
腐败是否有理?既然掌握公共权力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的权力,而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通过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张曙光)
中国改革利益受损最大的是干部。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孙东东(北大教授、精神卫生法起草小组主要成员)
。。。。。。
还可以列举很多。
够了。
工人农民不禁要问,这是和我们一条船上的人吗?
忽然想起文革中的一个传言,说是四人帮恶毒攻击我们伟大的代理人,说是张学良、杨虎城他们是真正的革命派,应该跟着毛主席干,所以他们在蒋介石那边就很憋屈。而刘某某和邓某某应该跟着老将干,所以在这边也格外难受。
显然是胡说八道。
然而,我还是想起了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