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生命与恶劣的世界
宝贵的生命与恶劣的世界
——给老同学的信(5)
老同学:你好!不知最近的身体可好了?我现在钻进生命科学的圈子里,不可自拔!我现在觉得,我所信仰的消灭商品,消灭货币,消灭资本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所以我现在就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以便说服世人,不要再迷信商品!不要再迷信货币!更不要再迷信资本!因这些社会因素产生了恶劣的世界,产生了从夏商周以来5000年的非人的世界!5000年的恶劣的世界从本质上说,亵渎了人的宝贵的生命!直到现在,人类为了一点点私利还坚持恶劣的世界!破坏着人的宝贵的生命!可怜的人类啊!
在波斯特盖特的《微生物的秘密世界》中我学到了以下认识,供同志们欣赏。
1,微生物和生命的关系
科学常识是重要的。一个人可以读到和耳闻目睹到科学知识,其中多数会被忘记,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在此过程中他增长了见识,对事物的内在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学到了新的逻辑思维方式。我们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感觉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位置的认识在不断地增强。科学常识改变着我们的人生。科学的诸多要素,包括逻辑要素,总有一天会同读书、写字、算算术一样,成为人类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也许还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在此期间,科学正在向前发展,并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引出新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它将启发人类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宇宙,展望未来。
从总体上看,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最多才多艺的生物。它们的能力比我们接触到的任何高级生物都要强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微生物标志着地球上生命的生化极限。微生物是非常微小的生物,几乎都有单细胞组成,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分明。微生物无所不在,空气里,土壤里,水里,人体的皮肤上,口腔里,肠道里,食物的表面和里面….应有尽有。荷兰人列文虎克在 1676年12月26日 发现了细菌,这一天成了细菌学诞生的日子。
微生物对人类生命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它们使土壤肥沃,使环境干净,能改变食物的质量,是人体体内产生维生素,使人体不受其他危害性生物的袭击。然而多数人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由于它们属“细菌”类,所以人们对他们的口碑也不好。道理很简单,有些微生物导致疾病,还有些微生物腐蚀食物或破坏有价值的物质,而多数人又只是在微生物造成上述危害时才想到它们。有些微生物除了给高级生物导致疾病以外,还会侵蚀无生命的物质。它们会腐蚀混凝土和铁管,会毁坏皮革、木材、纸张,甚至玻璃和塑料。仅仅是它们对石油业、矿物业、机械加工业,包括音像业的种种破坏,就可以写出一本书来,更不用说它们对食物和水源的腐蚀了。
然而,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同样数不胜数。它们在污水和废物处理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起来似乎是老调重弹、令人乏味。但是,这却是社会福利事业的基础。微生物使污浊的湖水、河水和肮脏的沙滩变得干净,还会对付高热工业废水;它们使植物、动物尸体和排泄物腐烂和分解,从而给土壤增添新的养料;它们给土壤增添不可少的氮,帮助植物获取磷肥,保证动、植物所需要的磷化合物的供给。总之,微生物通过使动植物灭亡、再生,反复循环而不断地提供新的氧、二氧化碳、硝酸盐,甚至包括地球上万物赖以生存的水。微生物对高级生物的生命如此重要,可以说人类对营养的吸收全依赖于它们。可见,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幸福、社会、经济和工业的影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
看看生物细胞的生命过程,例如狗和鱼。虽然它们的生命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它们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是相同的:它们吸入氧气,吃进有机食物,通过交配繁殖;它们都是无数个类似的细胞的组合体;它们的生命都有限度,都会死亡。从扁虫到人类,所有动物的生命延续无一不是这样。即使植物也是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只是植物不是靠有机食物,而是靠太阳能,从二氧化碳中获取有机物质。微生物,尤其是细菌,之所以另外,是因为它们处于初级阶段,生命的延续方式不同。许多种类的细菌无需空气;它们或是通过分解(而不是氧化)有机食物,或是从硫酸盐或硝酸盐等氧化合物而不是从空气中获得氧。有的细菌通过转换铁化合物和硫来保持生命的延续,生存下来;有的细菌在沸水中滋生;有的细菌则在摄氏0度以下的卤水中生存;有的细菌对磁场敏感;还有的细菌在强流体静压中存活。看上去,多数细菌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某种压力才会使它们的生命结束。某些细菌的袍子可以休眠几千年。也有一些细菌的生命却显得十分脆弱,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2,生命的产生
在没有生命的星球上,只有大量的氢气、甲烷、氨基酸、水蒸气等。随着生物体的诞生,生物体需要的二氧化碳和氧出现了。
科学家鲍林和米勒证实:地球上的氨基酸结合在一起成为蛋白质,遗传物质DNA进入到这些蛋白质的结合处产生了细胞,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最初的生物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单细胞。
最初的生物,既是动物又是植物,在变成真正的动物和植物之前一定有有一个中间阶段的存在,因为生命体产生以后是一点一点发生变化的。地球上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完整的生命体,而是由不完整的生命体逐渐进化、经过一点点的变化才变成一个新的生命体的。
早在大约35亿年前,这个星球上就有生命存在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些生命类似今天的微生物。起初,它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没有氧,大量的辐射,千变万化的气温,潮湿和盐性,地震引起的突发性环境变化,火山现象,干旱和洪涝,还有后来频繁出现的冰川现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微生物被迫学会生存,学会繁衍,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被转换为自己所需要的地理化学资源,从不放过任何有利变化。他们开始了对这个星球环境进行生物转换的漫长进程,直至今日仍然在继续。它们的所作所为正改变着这个世界。
大约15亿年前,当远古时期的化学变迁大幅度放慢时,微生物学会了如今植物所能完成的光合作用,这个时候它们不仅会利用太阳能取代从有机物中获取的能量,而且能从水中获得氧气。大约在10亿年前呼吸空气的生物出现,它们都是多细胞体,这些细胞虽彼此协作,但功能却各异。这些生物后来进化为动物和植物,慢慢地占据了这个星球,其中有一种生化形态,一种生命,主导所有的生物。
随着进化的推进,其中一些高级生物具备了出色的能力。尤其是动物组合细胞间的协作变得越来越微妙,不久便出现了织网、筑巢、使用工具、操作机器等复杂手工技术,还出现了语言和概念思维现象。然而,这些高级生物组合细胞生命的延续方式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一种以氧为生命与安全的生化形态。
3,生命的必需品是什么?
地球类型的生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很明显,碳、氢、氧、氮、磷、钾、铁以及另外20种左右组成生命元素必须以容易利用的形式加以利用。这些元素在宇宙中大量存在;在其他的生命必需品被满足的情况下,它们不可能真正短缺。那么“其他的生命必需品”究竟是什么呢?最明显的提示来自于对微生物的研究,因为微生物已经最大程度地聚居在地球上的可栖息环境中。他们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真理:那些我们人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今天地球表面的特征远远不是生命所必需的。
在生命的起始阶段,生命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发展得很顺利,逐渐演变出了繁荣兴盛的厌菌社会。正如硫菌及其共生者所表明的那样,酸度——至少弱酸的强度——没有引起什么麻烦;高浓度的碱也没有干扰也没有干扰嗜碱菌的生长——事实上,非洲的某些碱水湖还保持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记录。水的纯度无关紧要:饱和的浓盐水维持着丰富的细菌生命。压力同样不很重要,因为细菌在接近真空的情况下或者在海沟里巨大的流体静压下生活得很愉快。温度也没有引起多少麻烦;沸腾的热泉水哺育着细菌生命;人们还已经在受流体静压作用下 112℃ 的超热地热水中发现细菌在生长。甚至有机食物也不是生命的基本前提:尽管地球生命最初出现时,有机物是必需的;但是,今天的植物以及几种细菌会利用阳光从二氧化碳中形成它们自己的有机物。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阳光是生命的基本条件呢?阳光的确像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没有阳光,植物不能生长;没有植物,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也不能生存。有植物和细菌进行的光合作用是生命世界其余部分赖以生存的有机物的主要供应来源。有了光和作用作为我们的食物网络的基础,我们才得以因太阳能的作用而生活在地球上。有些细菌没有阳光也能生存,这意味着,尽管太阳能有助于生命,但并不是生命的基本前提。
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是基本的前提条件呢?答案就是:水。尽管进化过程已经为生物提供了在干燥的土地上生存的各种方法,但这些生物必须保持其体内湿润。当然有些生物已经发展出在严重干燥和脱水状态下生存的方法,并通常能活很长的时间,但他们要借助于蛰伏状态——例如形成种子和孢子——才能做到这样。只有水分恢复,他们才能重现生机。事实是,地球上的生命过程只能在水中发生。水,就成为所有生命的产生的基本背景。它是地球生命的基本前提。
4,我们恶劣的世界
不管怎样,人类存在更直接的问题。大约50年人口就多一倍。最近超过了55亿。在历史上,不断增长的人口极大地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外观;除了例如北非滥伐森林之类的不利的影响之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是,二十世纪以来我们已经正在开始把事情变得更糟。在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全球性污染、全球性气候变暖、过渡捕捞鱼类、臭氧层下降和诸如此类的灾难已经自然而地变成了当代的难题。像人类一样微生物经常改变它们的环境。造成微生物种群停止繁衍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资源枯竭的问题。当一种营养耗尽的时候,微生物就停止了繁殖——这种营养通常指提供能量的主要食物,但有时会是一种次要的营养,例如氮的来源或者某一种维生素的来源。人类有大量的、更为复杂的资源需要;除了地方性的短缺之外,我们全球的居住地接近用光。就食物而言,集约型的农业已经维持了我们的人口增长。世界上有些地方发生了食物短缺,甚至还有饥荒,但这些情况并不是目前农业技术的不足之处所引起的。这些情况的发生,是因为我们缺少全球整体上的政治和经济合作的愿望。就工业资料而言,我们现在掌握了获取其中一些资源的复杂方法,例如,深井挖煤和近海钻井采油。我们还使用代用品来代替那些已经变得非常稀少的资源(例如用塑料代替稀有金属)。
我们对于这些短缺——不管是食物短缺还是原材料短缺——的反应,是化更大力气去获取这些资源。从技术上讲,为了维持一段时间,就这样继续下去完全可行。从原则上讲,按照当前的营养标准,我们只要人人加倍努力,就能保证和满足差不多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两倍人口的需要。
其次我们还有一个危害性废物的堆积问题。在这里,微生物的例子特别有说服力,因为大多数高级生物都会避免弄脏它们的居住地。但是,微生物种群的生长经常受到有害的最终产物的堆积物的限制——例如发酵过程中酵母的繁殖被自身所产生的酒精抑制,或者硫菌的生长速度被它们所制造的硫酸减慢为零。这些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微生物种群的居住地通常是封闭的:有毒的残留物无法轻易释放。根据这个标准,人类已经和微生物一起陷入困境之中。我们的人口数量非常多,使我们的居住地实际上变成了整个星球,并处于封闭状态之中。目前出现了对制冷剂、温室气体、全球性气候变暖、大气中硫和氮的氧化物、残留在食物和水中的洗涤剂和杀虫剂、放射性废料的处理等问题的忧虑,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废弃物正在开始给我们造成全球性的危害。
再次是疾病的问题。流行病是人口过多的征兆,是它真正限制了高级生物数量的多少。任何与微生物的生物性质相象之处都不足为奇。细菌容易受到病原体及特殊的病毒和食肉性细菌的影响;病原体在密集的微生物种群中造成侵害的现象十分常见。人类也是这样。然而,微生物的相似性是无法类推的:因为正是微生物造成了人类的流行病;过渡拥挤的现象及大地有助于微生物。然而在最近500年里,医学进步已经极为巧妙地遏制了各种病痛。今天比较棘手的问题——例如疟疾、抗药性结核、血吸虫病和艾滋病等等,就人类而言是可怕的。
最后还有反常行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微生物身上没有相应的类似性,也许是类似与微生物一样的人类繁衍造成的最不易处理的后果。过度拥挤的现象使我们自身这样的群居哺乳动物容易产生挑衅、竞争和反社会的行为。如果你怀疑这个断言,就考虑一下通常有礼貌的、体谅他人的人在遇到高峰时间、交通拥挤、大量的会议之类的情况时的样子。这样的行为由人群中的个体促成。他们任满强怒气发泄出来,造成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的中断。
老同学,由于我没有时间,暂时把我需要的材料记录下来,望你帮助我和现实联系起来,借以提高我的认识。谢谢你!
劳动者
2010年8月20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