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把一切推向市场竞争的恶果

火烧 2010-1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市场经济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主张政府应主导生产,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维护社会稳定与人民尊严。

  中国要静.不要乱动,市场经济是折腾,计划经济是和谐

  一个人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一个国有国防有稳定就行了

  何必让人民动起来,导致资源浪费,环境变坏,劳民伤财

  中国政府应负起责任,领导人民有组织有计划地生产国防和人民的需用品,让人民各司其职,让各地因地制宜,不要让农民去干工人的活,不要让北方适宜生产的东西让南方生产,不要让南方适宜生产的东西让北方生产,不要让南方人到北方去工作,不要让北方人到南方去工作,人员流动是需要车船飞机的,生产车船飞机是需要矿物的,车船飞机要动是需要石油的。人员流动还导致人们离开父母和妻子去外地工作。使家人得不到常团聚,还易导致社会治安混乱。

  中国政府不应不负责任地把什么都推向市场,让市场自由竞争,那要你政府有什么用,搞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导致经济危机;在收入的分配上,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的矛盾;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会产生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也就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变坏.劳民伤财.贫富不均,民无诚信官无道德,人民为了钱坑蒙拐骗,官员为了钱贪赃枉法。搞市场经济完全是在搞垮中国。如今的中国:武官没血性,文官没德行,国家无主权,人民无尊严.

  人们不要认为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使企业和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劳动率,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认为;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可以以道德教育的引导和赏罚分明的制度解决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对市场经济的弊端作了许多研究,也提出了不少理论,主要如下十点:

  1有限理性,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消费者和厂商的理性都是有限的,这使得他们不知道,也不可能作出最优决策。

  2不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资源配置再次扭曲,劣货驱逐良货。为此,人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来进行矫正。

  3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决策经常失败,造成世大的损失。

  4外部性,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

  5在公共物品的生产方面,完全失去调控效力。

  6在宏观上,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政府干预。

  7从动态来看,市场经济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总会发生波动。

  8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在供过于求,大量资源已经用于生产超过市场需要的产品时,价格才下降。此时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9市场调节是一种成本巨大的调节。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下降,生产减少,这意味着许多的工厂要破产,工人要失业。

  10市场调节是一种迟缓的调节。在价格下降之后,生产并不立即就减少,而是还要继续维持以往的生产势头,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候之后,生产才能减少。在这个生产逐渐减少的过程中,又有大量的资源浪费了。具体到我国,也许还应加上无序竞争带来的浪费和低效率

  实践证明中国还是搞计划经济好

  在这里,先通过一个例子比较一下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一个班有100个学生上课,现在要给学生们排坐位。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呢?有两种选择:第一,抓阄,抓着什么位置坐什么位置,但是这样一来,矮个子的、视力不好的学生可能就坐在了后排,他们的听课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第二,由老师按身高和视力排位子。不过这样在高个子和视力好的人眼里就未必合理了——长得高是错误吗?视力好是错误吗?

  抓阄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发挥个人优势(如果嫌抓阄不过瘾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自由抢坐,包括武力),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的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因为身高和视力不好而又坐在了后面的学生的听课效果又如何保证呢?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看,他们是活该自己倒霉。不过,他们听不好课,他们就有可能就直接不好好听课了,自暴自弃,在班上交头接耳,坐小动作,影响课堂秩序,反过来也会影响别人听课,这个恶果谁来付?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颓废主义盛行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公平没有了,某些个体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无人管,人人只管个人利益最大化了。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首先关注的是整体利益最优,所以才会有雷锋,才会有助人为乐,人们才会追求精神享受和精神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得到了多少物质利益,所以,陪陌生人聊天都要收费,还美其名曰“心理医生”;给人指个路都要收费,因为“信息值钱”。回家陪自己的父母聊天要不要收费?为教育孩子学好打他两巴掌要不要让孩子给自己打欠条?当我们眼里只有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兽性的社会——甚至连野兽都不如!野兽不会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杀死同类,它们会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权利和地盘而争斗,但谁都不会去杀死失败者。而人类呢?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同类的黑枪之下,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死在自己曾经的朋友手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个体,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为达到这个目的,都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所谓的法律只是为了防止过度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既便如此,违犯法律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制度使然。让人们首先考虑如何实现个体最优的制度本身就是在放纵人们的贪欲,而所有的经济犯罪行为都是由贪欲而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则不然,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要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自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的制度本身就是在努力让人们去控制自己的贪欲、让别人生活的更好。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犯罪行为自然要少的多。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制度优势。举个例子,一家私营企业可以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去偷排污水,一家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集体企业却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相比之下,哪种企业对社会更有利?

  本来,当人类解决了生存需求之后,更多的应该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人都在贪婪的追求物质满足,结果是越富有就感觉越不满足。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财富就象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渴。越富有却感觉越忙碌,越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这又是何苦?人生下来难道就是为了受罪吗?正如老子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物质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而且,人们会因为对物质的追求而暴发无尽的冲突(极端形式就是战争)。这与人们追求幸福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金钱只是人类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类生活的目的。有钱和幸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钱代表的是物质满足,而幸福代表的是精神满足。有句话叫“助人是快乐之本”,这句话有道理吗?有。助人之后可以获得“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本身就是需要别人来承认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当中。但是,站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站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角度看,助人为乐无疑是错误的。获得物质满足不代表幸福,幸福产生于工作的过程之中。当所有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手段就异化成了目的,真正的目的却达不到了。而且,所有的人都放纵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就意味着要透支地球的供给能力,结果就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环境恶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追求来追求去究竟是为了幸福呢还是为了自杀呢?

  1、水资源枯竭:许多科学家预言,水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最缺乏的资源。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不也在2007年12月3日说洁净水资源短缺可能成为未来国家间发动战争的“有力诱因”吗?

  2、海洋被污染:赤潮频发、石油污染严重、废弃物过度排放……

  3、臭氧层被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可是仅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如果没有臭氧层的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都将消失。

  4、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现在,地球上每分钟就有10多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也就是说沙漠正以每年70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日趋严重的荒漠化正威胁着10多亿人的生存;与此相关的粮食危机也逐渐表现了出来。

  5、温室效应:导致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6、大量物种消失:2007年4月,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开幕,从大会上传出的消息是:全球目前已有34000多种野生植物被列为濒危物种;每年1000个物种消失,物种消失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地球上近1/4的物种在未来50年内将遭受灭绝之灾。地球是一个大生物圈系统,如果它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人类绝对不会独善其身。

  7、森林面积减少: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对环境具有重大的调节功能。人得肺癌活不了,地球得了就能活吗?

  8、至于其他的废物质污染、核污染、基因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附:邓小平的十个如果

  1、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225页)《与捷克总理的谈话》

  2、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64页)《与日本友人的谈话》

  3、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208页)《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的谈话》

  4、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5、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以下转第91页)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374页)《南巡谈话》

  6、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364页)《会见马拉西亚朋友谈话》(91页)《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7、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说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229页)《会见西班牙副首相的谈话》

  8、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54页)《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

  9、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111页)《在全国科技会议上的讲话》

  10、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出处同上)

  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