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胡懋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火烧 2018-04-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分析帝国主义本质为战争,回顾列宁观点,探讨德国日本扩张及二战影响,揭示美国干预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动机与结果。

  对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列宁在他的不少著作中都提到了。那时的战争,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殖民地的资源,所发生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美国之外,欧洲的几个大国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而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就是苏联。

  在列宁逝世之后,他所提到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争夺的因素并没有削减,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在争夺世界资源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德国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成了战败国。德国的工业受到其他列强强力的压制,导致德国失业率极高,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受到很大的压制,出口低迷,德国上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法西斯利用这样的时机登堂入室,而且一上台就为发动战争做积极的准备。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所谓战胜国,但是日本的工业化由于受到本土没有资源的限制,它就想拼命地加以扩张。它早就瞄上了中国这块肥肉,所以,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是必然要发动的。德国与日本作为挑起战争的一方,就使得他们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及欧洲各国就有了极深的矛盾。德国在欧洲发动的战争,已经让英国和法国退无可退了。日本对中国的入侵,在卢沟桥事变之前,西方大国都是采取纵容与怂恿的态度。美国一直向日本提供石油、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现在有人还说什么,美国人对中国的抗战起了多大的援助作用。那是后来,由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需要,想让中国来牵制日本的军力。美国什么时候真心帮助中国抗日?这种话说出来的都是鬼话。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与日本直接对抗。如果日本不发动珍珠港袭击,估计美国也不会参与到对日本的作战中来。如果日本不向东南亚扩张,英国也不可能与日本作战。这都是因为日本侵害到美国与英国的利益了,这仍然是一场狗咬狗的战斗。

  二战结束后,西方阵营非常担心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搞起什么铁幕。然而,当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时,美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扑灭这场战火,主要是防止朝鲜半岛被共产主义势力所统一,悍然纠集联合国共十六个国家的军队,直接入侵朝鲜。这种入侵,已经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被迫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二战结束上,美国直接干预的第一场战争。在美国眼里,别说朝鲜了,连中国都不放在眼里。但战争的结果让美国完全没有想到。美国虽然最终保住了三八线,但那是从鸭绿江给打回来的。

  法国在二战后,仍然不忘记要继续奴役东南亚的殖民地。然而,这时的世界已经不是战前的世界了,越南人民奋勇抗击法国的侵略,最终在中国的援助下,赶走了法国殖民者。然而一个南北分治的越南仍然让美国心里不踏实。美国像在走进一块沼泽地一样,一点点陷入越南的战争。最终,到了1964年,美国挑起了对越南的全面战争。

  美国完全忘记了朝鲜战争的教训,他总以为他的力量是足够强大的,可以碾压世界上的任何一块地方。但是,在越南,美国深陷泥潭。越南战争是美国战略上的失败,不光是因为他的战略目标完全没有实现,而且把美元拖得大幅度贬值,以至于美国不得不放弃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后来长记性了吗?应该说,不是什么记性都没长。至少在那之后的十年内,美国没有再挑起同类规模的战争,当然,对于美国身边的格林纳达和巴拿马,美国还是有点把握了。美国直接出兵把这两个极弱小的国家给摆平了。

  于是,美国开始得意忘形了。在冷战结束后,美国迅速膨胀。苏联这个最让美国头疼的对手不复存在了。美国认为他就是世界上绝对的老大。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还是有点与苏联对抗的意味在其中。而在冷战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是地地道道地霸权主义战争,是美国在全球霸权布局所要进行的战争。冷战后,虽然美国已是老大,但在很多地区,美国的霸权似乎还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更大的影响。海湾战争与科索沃战争都属于这样的性质。而在“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性质也差不多,同样是霸权横行的战争。所谓反恐,不过只是借口。看看美国对于恐怖主义的双重标准,就可以知道,反恐并不是美国发动这些战争的目标,牢牢掌握手中的霸权才是美国发动这些战争的目的。

  最近对叙利亚以所谓化学武器为借口的袭击,同样也是这种霸权主义战争的延续。可以想象,这种对叙利亚的战争袭击同样不会达到美国所希望的那种结果的。正如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结果一样。但这不会让美国在以后的时间里不再发动这样的战争或者军事打击。美国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在一个地方摔了跟头,到了另一个地方,会不会再摔同一个跟头?这对美国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