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有人真敢改: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在繁峙
繁峙县有些人歪曲篡改历史到了绞尽脑汁,令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可能他们拥有的那比我们一般人聪明的大脑,深谙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戈培尔效应吧,大有要脸不红心不跳地千遍万遍重复下去的势头。
我曾就繁峙县糜果才、田雷等文化名人篡改平型关大捷这一重大党史军史作过批评,希望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还历史一个真实面目,不曾想此二君却背着牛头不认帐,自今不见其向共产党道歉,不作自我批评,不痛痛快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令我这个笨人想不到的是最近繁峙县又隆重推出一本书,名叫《经典繁峙》这本书把发生在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改成8月25日,并把本属灵丘县小寨村的乔沟改成原是繁峙县的,而且还说乔沟是在20世纪60年代划归到灵丘的。
乔沟是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足见其在平型关大捷这一党史军史中的份量。
《经典繁峙》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的。繁峙县县委书记孔保国、繁峙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峥岭、繁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琦亲自作序。著者,高信生。责任编辑,员荣亮。复审,赵红霞。终审,秦继华。16开本,56万1千字,定价高达368元。第一次印刷,5000册。在这本书里,登载了聂荣臻元帅于一九八五年夏写的《忆平型关大捷》一首诗:“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在对此诗作注释时,书的著者写道:“平型关大捷——1937年8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时属繁峙县后于20世纪60年代划归灵丘的乔儿沟地带伏击侵华日军第21旅团第3大队与辎重部队,歼灭日寇1000多人,缴获大量物质,时称平型关大捷。”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注释,我读过后,目瞪口呆了。因为我的一双笨眼看出,这个注释对历史有两个篡改:一是平型关大捷的发生时间被硬生生改成了8月25日! 8月22日和25日八路军第115师才奉命分两批由陕西三原县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向晋东北抗日前线挺进。日军板垣帅团还在河北怀来一带,还没有南下蔚县、广灵,更不会开到平型关下的乔沟一线挨打。繁峙的这些文人怎么就造出了一个8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呢?上帝!老天!佛!孔子!司马迁!赵高!这一篡改多么匪夷所思啊!首先《经典繁峙》是由繁峙县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亲自作序,隆重推出的,这是成人科,而非小儿科;其次《经典繁峙》是由代表山西出版界最高权威和最高水平的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仍是成人科,而非小儿科;再次是《经典繁峙》的编委是由繁峙县计约35位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组成的,也是成人科,而非小儿科;又次是《经典繁峙》经过了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还是成人科,而非小儿科。伟大的鲁讯先生哪,我现在和你当年一样,也是“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了。
第二个篡改:灵丘县小寨村的乔沟原来是繁峙县的,20世纪60年代划归了灵丘县。这一篡改要是对小寨村的王大娘说说,王大娘一定会说,老天爷呀,狼吃了鬼了,大白天的,怎么这么说谎呢?
上推三个时期:民国、清代、明朝,小寨村就是灵丘县的村庄,它的乔沟怎么就成了繁峙县的了?而且又在20世纪60年划归灵丘了?20世纪60年代并不遥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省人民政府一直是县界的管理者,你们有国务院和人民政府的文件吗?国务院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因为什么原因将繁峙县的乔儿沟划入灵丘县了?请你们把国务院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文件拿出来,让灵丘县和繁峙县的人民看看,让咱们中共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看看,让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楼阳生同志看看,让中纪委、山西省纪委看看,让中央党史研究部门和山西党史研究部门看看,让所有关心党史军史的人们看看。
其实吧,话又说回来了,文人有错,改了就好,改错从来就是君子之品,不丢人的。希望《经典繁峙》的缔造者们,闻过能喜,回过头去,认真地检查检查自己到底有没有错误,到底给严肃的党史军史有没有造成歪曲和篡改?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有错的话,希望向党作个深刻的检查,尤其是涉事的共产党员同志,要起个带头作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