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赵云常:伟哉,施公(第二十次读《水浒传》有感)

火烧 2017-04-09 00:00:00 文艺新生 1032
文章通过多次阅读《水浒传》,表达了对施耐庵精神的敬仰,强调其为百姓谋策、不屈不挠的创作历程,以及《水浒》对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

 伟哉,施公

 

       ——第二十次读《水浒传》有感

  

                        赵云常

    已无法与公谋面,一睹公的尊容。不能与公面对面地交谈,一次次,只能与公神交。

   公是一位奇伟的古人!

   公的名字叫施耐庵。

   不在公的草堂,不在公的墓地,与公神交只能捧着那本厚厚的《水浒》。

   公是精神博大灵肉卑微的巨人,公一贫如洗的草屋,掩蔽在杂草丛中的坟墓,早已被历史的朔风削平,被历史的烟尘湮没。就连《施耐庵墓志》据说也是后人伪托。唯有一本《水浒》,能感到公跳动的脉搏,听得到公的心脏的律动。

仅此,公就站在我的心里了。立在民族的魂中了。

 

   圣叹,于三千年中,独以才子许此一人。公仅仅是一位才子吗?

   历史步入它的每一段里程,总有一些智谋之士,或服务于皇上,或服务于诸侯,以其雄谋大略,指点山河,点拨历史。唯公,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大济苍生之志,却不去事奉皇上,扶助诸侯,痴心地关注李逵们的事业,为草民献谋献策。

公是百姓的谋士!

 

   公一生为百姓献谋,尽在《水浒》。公为《水浒 》生,为《水浒 》苦,为《水浒 》乐。公在为《水浒 》画上最后一个圆圆的句号时,瘦骨嶙峋的身子还在朱元障的大牢里经受着非人的折磨。公说:这算什么,司马迁为写《史记》还忍受了“宫刑”呢!

   在公那个年代,历史正上演着一场悲剧。天昏昏,地暗暗,天地间是一片暗淡无光的混腐世界。九州之上,昏庸天子,贪官污吏,流氓恶棍,横行施暴。芸芸百姓,有田被占,有物被夺,有妻被霸,有女被抢。一时间人间竟如地狱。辜有一些梁山好汉似的英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人间才偶现一线光明。在那个年代,公曾想踏上仕途,以济苍生。然而,两年的官场生涯,使公终于明白,黑暗的官场无济民之路。于是公就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愤然辞官归隐。

   然而,公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归隐之后,怀抱田园,做诗逍遥。而公的离世,却是积极的入世。公要写一本大书,为草民献谋。

 

   公知道,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重复。目下的元朝,就酷似当年的北宋。要结束这场悲剧,惟靠梁山似的英雄。因此,公要为梁山好汉们作传。

在苏州东南隅,有一个民风纯朴的村子,叫施家桥。村子里有公的小院。小院子里,垂柳依依,鸟鸣叽叽,公就在这小院里,一面开教授徒,一面开始写作《水浒 》。

   为了写出那部大书,公在墙上悬挂着让画师按照《宋江三十六人赞》临摹的梁山好汉肖像图。

   而在公的脑里,还悬挂着数十张历朝末年腐败图。

   公每日观察它们,研究它们……

   公要让手中的大书,成为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就在公潜心写作那部大书的时候,元朝的梁山好汉们向黑暗的世道开战了。也就在这时候,朱元璋派公的好友刘伯温二次请公出山,公都婉言谢绝了。凭公的才智,完全可以辅佐一个人坐上皇帝的宝座,但公深知,目下正上演的这场闹剧,具有可怕的重复性。公要用手头上的这部大书警示后人:当世道黑暗,天子昏庸,贪官遍地,恶棍流氓横行之时,需要有一批梁山好汉结束这种悲剧。当朝政开明,天下昌盛,社会盈富之时,则应以北宋末年为鉴。反腐倡廉,力戒伤民,以防重蹈北宋覆辙,把路走好。

   公比好友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公的《水浒》成书后,由于很对百姓心路,人们争相传阅,争相传抄。一日,抄本传到了朱元障手里,竟让这位新皇大骇。当他读到“三十六员天罡下凡归世,七十二地煞降在人间”时,毛骨悚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继而读到北宋末年高大的皇宫是天子作乐的天堂,遍地的官府是贪官酷吏的逍遥宫,街头市井是流氓恶棍的快乐场时,他下意识地感到,这是公有意在揭他的短。而公书中“逼上梁山”“官逼民反”的描写,在他读来,就像资本家读《资本论》一样,让他难受。至于书中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贪官,斩污吏,举义造反,更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当时,朱元障的心态是这样的,他一面暗称这是一部奇书,一面想,要是在他打江山时,他会如获至宝,用此书激励将士,可他现在已做了皇帝了。有此奇书传世,终究会危害朱家江山的。因此,一面拍案大喊:大逆不道 !一面令人将公关入了大牢。

   公受到了文字狱的迫害,公的好友刘伯温前去探望。走时,他对公说:“你是怎么进来的,就应怎么出去。”公是聪明之人,完全听得出好友的话外之音。但公决不违背自己的意志,决不为了偷生而害了《水浒》。 然而,公是无罪的,也不能坐他朱元障的大牢。左右为难之际,公想起了与朱元障同时起事的张士诚。这人轰轰烈烈了一阵之后,又投降了元朝的皇帝。想来,此人一直让公扼腕痛惜。公知道,悲剧的力量在于将美撕给人看。于是公又写了宋江一伙的招安,写了招安后梁山好汉的可悲下场 。公以一个鲜血浸染过的悲剧结束《水浒》,虽是朱元障相逼,但公文深笔曲,既保住了《水浒 》主旨,又摆脱了文字狱的迫害。还为后世的梁山好汉暗设一谋:既上梁山,就一反到底,决不招安。

 

   伟哉,施公!

   公从昨天的历史走来,在今天的历史驻足,还将向明天的历史跋涉。

公让昏庸的天子恐惧,让贪官污吏股颤,让流氓恶棍发抖。他们视《水浒》为“洪水猛兽”,禁之,禁之。然而这是枉然,一代代梁山好汉们却视之为宝,护之,传之。从中汲取力量,汲取智慧,一次次揭竿而起,推动着历史向前向前……

有人曾说,毛公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想,源于《水浒》。还说,毛公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也是源于《水浒》。此种说法,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水浒》是毛公喜爱阅读的书,却是不争的事实。

    啊,《水浒》是一本奇书,它的作者更是一位奇人!

 

      山西省灵丘县国税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