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世界首个抗褐飞虱中稻品种 步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火烧 2010-08-15 00:00:00 时代观察 1040
世界首个抗褐飞虱中稻品种两优234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具备高产、优质、抗虫特性,通过品种审定,为粮食安全提供新保障。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 记者张爱虎、通讯员项俊平)由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率队选育的世界首个抗褐飞虱优质、高产中稻品种,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昨在荆门召开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234”现场观摩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国家转基因专项首席科学万建民、国家杂交稻工程中心副主任、袁隆平助手邓华凤等一大批国内水稻顶级科学家,在观摩现场后,纷纷建议加速推广这一优势新品种。
  万建民评价,这是人类首次成功选育抗虫杂交稻并用于生产,其抗虫、丰产、优质组合,是目前最好的。邓华凤指出,团队的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两优234的母本两系不育系Bph68s,此前一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分子标记检测含有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苗期和抽穗灌浆期田间抗褐飞虱。这种抗虫基因,是野生稻的天然抗褐飞虱基因,由栽培稻与野生稻多次杂交后为人类利用。
  中国常年种植水稻4.5亿亩,其中杂交水稻2.3亿亩,对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其中以褐飞虱为害尤重。
  副省长赵斌表示,将高度重视,做好服务,结合杂交稻种子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作好推广应用。
  该品种日前刚刚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熟期短、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表现出较强的生产优势和推广应用价值:熟期比对照扬两优6号短10.7天;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43公斤,增产5.12%,达极显著水平;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标准。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