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弄通什么?

火烧 2018-03-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展开,重点解析阶级斗争历史、无产阶级专政及共产主义本质,强调科学预见与实践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弄通什么?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首先应该弄通什么呢?

   让我们先看看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

 

    1852年,马克思在致魏德迈信中写道:“……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马恩全集》第28509页)

 

       从这段话中可以读出,既然阶级的存在具有历史暂时性,而人类社会必将进入无阶级社会,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社会从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的理论指南。

从这一点出发,应该首先弄清楚以下几点:

 

       “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6页)  

 

        1、为了澄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我们必须依据马克思这段话提出的科学预见做足文章。因为它是马克思自己对自己的全部理论的高度概括。

 

        2、这些科学预见是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最彻底的最科学的批判(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科学地扬弃)以后,所做出的或所得到的具有真理性的科学预见。因此,这些科学预见直接来源于实践,是客观现实规律在科学理论上的反映。

 

        3、客观规律虽然不可改变,但是却可以认识和把握——自由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运用——,如果承认人类具有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必然承认科学理论的预见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运用的指南。

 

        4、反之,如果否认理论的预见性,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南意义,那么,显然任何理论研究都没有意义,而且理论本身一开始就不可能存在。

 

        5、所以,如果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必然(必须)承认它的预见性,承认它对实践(注意,是以理论为指导的行动,即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南意义。这样,就不仅仅是实践检验理论,而首先是理论检查实践——这在自然科学发明创造实验中按照理论设计标准检查每一个环节、每一步过程、每一个零部件几乎是常事和常识。

 

         6、经过理论检查实践以后,仍然会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理论设计完全成功;二是失败(原因当然复杂得多)。这里要说的既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这里要说的是,是否承认理论对实践的检查权具有必要性。

 

         7、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与最终结果之实践的检查标准就是阶级(“阶级存在阶级斗争阶级专政阶级消亡”)

   A、共产主义运动是否是公开的阶级运动。所谓公开,就是说,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有阶级的脚印,这个脚印一定是人道主义的。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反人道的阶级斗争都不可能达到人道的共产主义社会之目的。

   B、是否以夺得国家政权、打碎阶级国家机器、实现社会民主为政治运动的最终目的(注意,这里说的是政治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的”)

{依据:1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自然是以夺得政权为最终目的”(马克思:《马恩选集》第四卷第396页。2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在能够利用旧的官僚的、行政集中的国家机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前,必须把它加以改造”(恩格斯:《马恩选集》第四卷第441)3“……”}

   C、是否以争得民主为手段实现最终消灭阶级的目的。

 

         8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逻辑必然性是——

    资产阶级缔造了以人生而平等为原则的人权平等为基础、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的民主制度。因此,一开始它就把自己置于两难境地:如果不承认广大劳动群众的人权平等,那么显然是自打耳光;如果承认他们的人权平等,那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必然是资产阶级少数执政让位于无产阶级多数执政。[注:专政执政,掌握国家政权。]

 

    由此可知,无产阶级专政是从全体工人阶级通过政治运动(即阶级斗争)争得普选权开始的。(前提是,工人阶级在独立的民族国家中占人口多数。而在农业大国中,农民占人口多数,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只能实行民主集中制,而不能实行普选制。前苏联的历史已经证明,这对整个工人阶级来说无疑是一步险棋)

 

       9 既然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那么可知,无产阶级专政就是阶级国家的最后形式;同时是社会民主——失去政治性质的公众权力——的雏形(孕育中的形态)。因此,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态是民主制度国家的最高形态。

 

        10、社会民主对于生产资料公有具有绝对意义: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于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权只有在社会民主制度下才能够实现。这是因为,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选择全心全意为他们自己服务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管理者。在这种民主制度下,任何人都不可能以权谋私。这就保证了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把首先争得民主”(《共产党宣言》)作为消灭私有制即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首要条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