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外人看来分明是明火执仗的勾当,美国人却似乎真正相信它的正义性。关键在于,自16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公理正义的标准大部分是欧洲人制定的,当西班牙人在西半球建立他们血腥的殖民统治的时候,使用的是所向无敌的毛瑟枪,打的是替天主行道的旗号。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暴力又加上了进步、工业、科学、民主和法制等装潢。在这样的旗号下,对印第安人的所有文治武功就统统成了“善意的征服”。 豪夺印第安财产本来没有什么理由,强盗只需凭借武力。可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与美国人一向宣扬的自由平等之类的原则相去太远,于是他们做了坏事后便想方设法去掩人耳目,和欺骗自己的良心。这里最便当的办法是将对手打入文明世界的“另册”。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一些政客和白人种族主义者把印第安人描绘成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在他们眼里,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即使有些古朴的魅力,也断然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欧洲文明有权利、也有必要用自己的模式来改造印第安文化。印第安人自愿归顺固然好,印第安人抵抗就更为白人使用武力提供了借口。 殖民时期和建国初期,白人企图通过强制和非强制的手段让印第安人接受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借此将印第安人置于白人政权的控制之下。19世纪上半叶,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头面人物主张放弃这种努力,国务卿亨利?克莱(Henry Clay)就坚决反对任何企图将印第安人纳入美国白人社会的政策。但他并不是反对强制同化政策,也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而是出于他根深蒂固的白人种族优越的偏见,在他看来,印第安人本性落后,根本不能参与文明社会。虽然他不主张用武力解决印第安人,但他相信,印第安人会自动消亡。克莱还认为,印第安人比欧洲白人低下一等,作为种族没有存在价值,即使他们全部绝迹,对世界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损失。克莱的这种态度反映了美国白人社会对印第安人的主导态度。 伤心之旅 安德鲁?杰克逊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对西部边境上的印第安部落采取了强制迁徙的政策。首当其冲的印第安人当中有居住在乔治亚的切诺基人。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杰克逊提出的《强迫印第安人迁移法》。该法案用50万美元的代价换取了包括切诺基部落在内的印第安人的土地。切诺基人当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家园。他们派出代表,向美国的最高法院起诉乔治亚州政府,提出切诺基这种被美国联邦政府承认的“主权国家”不受乔治亚州政府的管辖。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乔治?马歇尔虽然承认切诺基人自治的权力,却拒绝将切诺基当成主权国家对待。根据马歇尔的定义,印第安部落是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自治领地。但是杰克逊总统偏袒乔治亚州政府和那些无法无天的白人边民,拒绝出面主持公道。印第安人进行了勇敢的抗争。他们选派了最雄辩的代表出席最高法院的听证,公开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你们叫我们放弃狩猎和战争,我们照办了;你们叫我们建立共和政府,我们照办了;你们叫我们开荒种地,使用机械,我们也照办了;你们叫我们放弃自己的宗教传统,信奉你们的神,我们同样照办了……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对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土地的所有权。”当切诺基人的代表恳求杰克逊总统为他们作主时,这位粗俗的总统冷冰冰地说:“我对你们是友好的,但是你们的惟一出路就是放弃自己的家园,到西部去定居。”一部分切诺基人认识到保卫家园没有出路,接受了杰克逊签署的《印第安迁移法案》,另一些切诺基人决心抗争到底。可是白人如狼似虎地闯进了他们的领地,最后,7千名联邦政府的士兵把剩下的切诺基人强行集中起来。1838年的秋天,切诺基人扶老携幼,被迫踏上了前往俄克拉荷马的“伤心之旅”(Trail of Tears)。 多数人的暴政 法国作家托克维尔就美国19世纪“多数人的暴政”的做法作了一番议论:“当一个人或一个党在美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你想他或她能向谁去诉苦呢?向舆论吗?舆论是多数制造的。向立法机构吗?立法机构代表着多数,并且盲从多数。向行政当局吗?行政长官是由多数选任的,是多数百依百顺的工具。向公安机关吗?警察不过是多数掌握的军队。向陪审团吗?陪审团就是拥有宣判权利的多数,而且在某些州,连法官都是多数选派的。因此,不管你所告发的事情是如何的不可争议和荒唐,你还得照样服从。”“在今天的美国……没有防范暴政的保证措施,而要解释美国政府所以能够宽容待人的原因,与其到美国的法律中去找,莫如到它的地理位置和民情中去找。” |
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
sdgm按:现在高扬着“人权”大旗而去肆意践踏他国人权的美国,与当年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美国本质上没有差别,如果一定要说有差别的话,那就是今天的美国伪装更巧妙、自我粉饰的调门更高而已!
【注:本人在这里用“种族灭绝”一词,是加引号的,希望“理性”的“精英”不要就此找茬,俺也知道当年3000万-1亿之间的印第安人现在在“仁慈”的美国尚有80万左右,不算完全灭绝的。】
就这样被征服:印第安人的苦难Z
http://tieba.baidu.com/f?kz=170404137
|
|
印第安人迁移的结果,不仅使白人获得乔治亚的大片土地,而且为他们敞开了俄亥俄河谷的大门。在联邦部队的押解下奉命迁居的切诺基等印第安部落辗转千里,历时十个月,到达政府指定的地点。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许多老弱妇孺禁不起劳累,染上疾病,死在途中。这次“伤心之旅”,共使切诺基印第安部落损失了1/4的人口。自此以后,再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印第安部落敢为自己的存在求助美国法律的保护了。切诺基印第安人的遭遇印证了著名的回顾美国对印第安人征服的前前后后,最使人震惊的似乎还不是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暴力之频繁、所采用的手段之残酷,而在于他们在施用暴力时的思维模式和宣传方式。 |
|
比黑奴的命运更惨 | |
|
|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