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影响日趋严重:家长为公务员的毕业生薪资最高 九成高考状元为非农户口
家长为公务员背景的毕业生薪资最高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日前,中国《就业主力军就业趋势研究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15年90后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687元人民币,平均薪资高低与父亲的职业有关,父亲是公务员的人群平均工资最高,父亲是务农的最低。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6日以《内地90后毕业生平均薪资也“拼爹”?》为题报道称,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招生数量增多,毕业生的数量节节攀升,2015年高校毕业生有749万,创下历史的新高,比2014年的727万毕业生,增加22万。
综合媒体报道,由中国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和赶集网的研究院联合撰写的《就业主力军就业趋势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果基于中国领先信息分类网站赶集网26万用户求职的真实数据,用户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50多个大中小城市。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解读新一代年轻毕业生在2015年的就业情况。
报告统计出来的毕业生首份工作的签约月薪最引人关注。
与去年相比,今年90后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签约薪资稳步提升,2015年为2687元人民币(3225港元),比2014年增加244元人民币(293港元),比2013年增加568元(682港元)。
《报告》发现毕业生的签约薪资的高低与父亲的职业存在明显关系。父亲是公务员的毕业生平均签约工资最高,达3614元人民币;父亲在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平均起薪分别是2983元人民币和2942人民币;而父亲在家务农的毕业生首份工作的平均工资最低,仅为2552元人民币,比父亲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人群低了1062元人民币,也比总体的平均工资低了135元人民币。
报道称,除了家庭背景,平均薪资与专业也有关系。酒店管理、通信类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平均签约薪资最高,分别是3634元人民币、3489元人民币和3305元人民币。法律、环境科学、市场营销等11个专业的平均签约月薪都高于总体的平均水平。
而90后毕业生预期薪资的平均值为3275元人民币,比实际的平均薪资高出588元人民币,现实和预期中存在差距。
在就业单位上,毕业生的期望值和实际出现较大差距。 90后毕业生希望去国有企业、去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的比例分别是36.5%、17.5%和10.4%。但是,在实际的签约单位性质上看,只有大约20%的毕业生成功进入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72.7%的毕业生最终签约私营企业。
九成高考状元为非农户口
“寒门”难出“贵子”?近日,一份解读互联网时代“学霸”的调研报告部分印证了这一猜测。这份由百度文库、觅题App推动的报告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状元都是“非农户口”,且父母学历普遍较高。
这份报告面向2014年到2015年间近60位(一共120多位)高考状元,就其性格、思想、家庭、生活、学习等要素展开调研,旨在真实还原这些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高考状元人格特征。这次调查的状元中,女男状元的比例分比为53.3%和46.7%,依旧延续了近年来状元比例“阴盛阳衰”的势头。
报道称,在就业地点上,北京、上海并列成为毕业生们的心中最理想的工作地点,各有13.6%的毕业生期望在这两个城市工作。
除了北京、上海,受到毕业生热衷的一线城市还有深圳(12%)、广州(12%)、成都(8.5%)和杭州(8.5%)。
(报道综合自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