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侵占集体财产 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侵占集体财产

火烧 2010-11-01 00:00:00 时代观察 1032
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改制过程中,职工安置费九千多万去向成谜,引发国有资产流失质疑,职工维权不断,企业改制问题浮出水面,国企改革争议持续发酵。

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侵占集体财产

[日期:2010-10-29] 来源:经济与法周刊  ■

 

近日,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运集团)的职工向记者反映集团公司在改制过程中违规操作、侵吞国有资产、损害职工利益,致使上亿的国有资产流失。  

10月19日,记者来到滨州,调查了解职工反映的情况,以期解开交运集团改革过程留给人们的疑虑。  

   

职工的九千多万哪里去了  

   

交运集团公司原机关基建处的处长冯志强告诉记者,2005年他们公司63名职工收到了集团公司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并将档案材料转移至市劳动就业服务处的通知。由此,他们开始了维权和上访之路。后经多方搜集材料,他们发现了集团公司改制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许士东告诉记者,滨州交运集团于2003年5月31日作基准日改制,实行投资多元化改造,按出资比例分配收益。当时企业的总资产是24160.2万元,总负债14718.62万元,企业净资产9441.58万元,加上省交通厅拨付的专项资金587万元,当时交运集团净资产是10028.58万元。全部净资产应当按照企业改制方案扣除了已经提取的资本金是,职工安置费用9064.61万元(经滨劳社[2003]41号文件批准);支付提取淄博市两宗国有划拨土地出让金755.8万元;奖励集团公司董事长56.3万元,这样企业净资产就只剩下151.87万元了。交运集团改制后,注册资本金是5679.67万元,其中原来企业只以151.87万元实物资本金入股,国有股只占总股本金的2.67%,集团领导层46个自然人以现金入股1865.00万元,占总股本金的32.84%,持股会以现金入股3662.80万元,占总股本金的64.49%。而9064.61万元的职工安置费并没有进入改制后企业的注册,当然无法参与改制企业的收益分配,可是也没有向职工兑现安置。那么这笔资金哪里去了呢?  

在滨州交运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这九千多万的职工安置费,不是以现金的形式体现的,而是以实物的形式体现的,比如公司的房产、土地和客车等等,这些钱只有在职工离开企业的时候才给,离开公司的已经全部给付,在职职工还没有兑现,什么时候离开企业就马上兑现。后来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多数职工同意这九千多万安置费不作为本金参股到企业中。记者要求看职工代表大会的表决书,李经理告诉记者,分管材料的劳资科长出发了,只能等他回来再说。  

   

滨州交运:不要光听经济学家的  

   

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交运集团,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王玉珍接待了记者,他拿出改制时的相关材料,2004年4月29日至30日,交运集团召开第九届职代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应到代表148人,实到132人,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了改制方案,并形成了《关于同意投资主题多元化实施方案的决议》,但是并没有李刚经理所说的职工表决书,对此王经理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不确定职工什么时候离开企业,有些职工很难说什么时候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这部分钱参股到企业中,就无法再拿出来给职工。”“我咨询过经济学家,职工不表决同意,这部分钱就不能由企业来处置。”记者说道。“你不能光听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没有到企业来,根本不了解情况。”王经理解释道,“这九千多万现在还剩下六千多万,后来给职工兑现了一部分,已经支出三千多万了。”最后,王经理给了一份《关于滨州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部分职工<信访申诉书>所涉及有关内容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记者通过《报告》了解到,2004年5月12日,滨州市政府以滨政字[2004]38号文下发了《关于同意滨州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主题多元化改造实施方案的批复》。按照文件精神的批复精神,企业改制形式为:把按政策规定处置后的国有净资产作为国有出资,与交运集团公司职工持股会、自然人共同出资,将原有独资公司依法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关于职工安置费用使用情况是这样解释的: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以滨劳社[2003]41号文件核准,同意从国有净资产中提取离退休人员、精简下放人员、工伤、内退、富余人员安置费用,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等费用9064.61万元。9064.61万元职工安置费以资产形式存在并非现金,通过企业经营用于以上人员的费用支出和安置富余人员。据调查,截至目前,身份置换金(即经济补偿金)已使用1122.51万元,凡是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已全部发放,在职人员按规定量化到个人名下,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活退休时支付。离休费用已使用798.37万元,退休费用已使用744.36万元,加上其它专项费用的使用,近6年来已专项支付3702.03万元。  

   

经济学家:是一种隐形的国有资产流失  

   

鲁劳社[2004]5号文《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劳动保障有关问题处理办法>的通知》指出:企业改制时,职工按规定享受的经济补偿金从企业净资产中一次性扣除,原则上由改制企业付给职工。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将职工应得的经济补偿金转换为职工股的股本金。  

但是交运集团既没有兑现给职工,也没有作为本金入股到企业中。  

就此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教授,他告诉记者,这九千多万的安置费原来是国有净资产,企业改制后,从国有净资产中提取出来,那么这部分钱是属于职工的,滨州交运集团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表决,而是按照企业上层领导的意愿处置,没有以本金的形式参股到企业中,这种行为是侵占职工利益。这部分钱在改制初期既没有兑现给职工,也没有作为本金参股企业,是一种隐形的国有资产流失,但是作为主管部门,有监管的责任。而这九千多万的安置费所表现的实物,房产、土地等等,在这改制后的7年间可能升值为一个多亿甚至更多;另一方面,交运集团公司正是利用这些房产、土地以及客车来实现公司的运营和收益,换言之,就是交运集团在无偿使用职工安置费的孳息。  

这九千多万,国家既没有享受到收益,职工也没有得到收益,而是被交运集团无偿使用,那么这种现状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侵占职工利益呢?  

为了得到答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滨州市国资委。但是让记者失望的是办公室只有一位自称姓王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分管领导都到市里开会去了,他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情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