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国与有产中国
|
奥巴马的出身及竞选纲领使其赢得国内大多数少数族裔及异教徒的支持、着其中包括温和的中间派白人,奥巴马对麦凯恩的胜利是国内保守的基督教白人的没落,这种转变从鲍威尔到赖斯的国务卿生涯甚至克林顿的穷人总统生涯中即已开始。因为历史的原因,从世界范围来说白人基督徒是殖民体系剥削阶级的来源,而伊斯兰教徒、黑人、黄种人则相当程度上成为劳动力大军的来源。(奥巴马开罗宣言是国内斗争的延续与世界市场的合流) 即便美国已处于“国家破产”的境地,但国际社会的放任自由是危险的、譬如苏联的破产,一个无产到只剩下军工产业的国家将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索马里海盗”。然而美国毕竟展现出其崛起于英法殖民地战争以来作为世界“新大陆”特异性,它毕竟是亚欧大陆百年军阀战争的幸存者,是世界民族宗教“大熔炉的实验”基地。奥巴马对麦凯恩的胜利,展现出这个世界新物种在抗击“资本癌症”的内在生命力,它的国际独裁不能掩盖它的国内民主,正如殖民体系不能作为国内独裁的理由。譬如查维斯的无产阶级专政毕竟是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进行,并且他对美帝国的斗争也包含其对美国穷人的“石油援助”,他对拉美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以经济的民主斗争的形式进行的。现代世界社会改革的进行应当摆脱她原始共产主义时期的狩猎经济模式(暴力:战争),新时代的无产者联盟不因是流氓无产者,无产者的暴力革命(如朝伊核问题、恐怖组织)与资产者的暴力镇压(美国的军事恐吓)从“核”本身暗示了它零和游戏的本质。狩猎经济(暴力剥夺)还是社会经济(专利竞赛)是原始共产主义与和谐新世界的分水岭。 顾准: 可以重新考虑一下,美帝是在20年较量之后退却了这句话的意思。 无论批判之风如何盛行,美国政治总是维护它的既得利益的。它所以要出兵打仗,就是为了维护它的既得利益。如果打得顺利,美国的军权会煊赫起来,就是说反动气焰会嚣张起来,“批判”的声音就将愈来愈微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正是较量中它没有占到便宜,才促使进步的批评发展了起来。内外夹攻,它退却了。所以,较量是不可少的。 不过批评这一方面也不可忽略。批评之所以能够存在,能够发挥作用,“较量”一词并不能把它包括进去,它还有“内因”。君不见,希特勒打到底,没有产生过批判。而且确实在它这方面说,它的“内因”使它只好不胜也得打到灭亡为止。 1973 , 5 , 9 |
(最后,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尖锐的程度,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所以,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阶级方面一样—— 《共产党宣言》)
自抗援朝以来、随着第一次朝鲜核爆与“金大中-卢武铉新政”已经造成一次驻日韩军的关岛大撤退(亚洲殖民军)。朝鲜对《停战协议》的解除,首先是核爆所宣示的美国在太平洋以军工“强迫交易”为基础的狩猎经济的破产,暴利?暴力,朝鲜的导弹将催化由卢武铉之死所暗示的国内路线斗争的攻守异位,李明博所代表的买办势力(50%政府)所宣示的“7-4-7”纲领已在美圆金融泡沫下已成负值,(数十万韩国人含泪送别卢武铉,卢武铉葬礼 李明博献花遭议员指责,前总统金大中再次呼吁民族统一(与独立))。第二次的美帝殖民势力大撤退将会实现毛、周时期 “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 的亚洲独立宣言?随着“人民币互换协议”的推行,一个亚、欧、美三足鼎立的格局,将促使亚非拉世界性大开发的全面启动……
(从伊拉克向阿富汗的大撤退)
在常规经济方面,沙特《杂志》周刊11月提到:以色列《晚报》透露了特拉维夫的“中间路线”,该战略计划指出:随着新的超级力量的出现(如中、俄)以色列应制定独立于美国的新政策,特别是在目前布什(副)总统企图采用一切损人利己的举措时,甚至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盟友以色列也不能免于被美国利用。
而作为狩猎经济,西班牙《先锋报》11月提出疑问:在小心挑起伊朗对美国武装入侵的报复心理时,新保守派有意地准备好了牺牲大部分第五舰队,甚至不惜让其被彻底摧毁。这如同又制造了另一个珍珠港事件,为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乃至日后延伸至整个波斯湾地区的武装行动创造出了理想的政治氛围。据悉,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威廉·法伦宣布,一旦接到了对伊朗实施核打击的命令,他将拒绝执行,并可能提出辞呈。目前来看,美国海军和陆军高级将领们(劳动力成本)对这个计划的抵制是惟一能阻止新保守派和空军(超额利润)开始行动的因素。
据路透社11月23日报道,
在推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实现和平的同时,美国希望能够促使温和派阿拉伯国家结成联盟抵制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不过,分析人士怀疑该战略能否奏效。
美国国务卿认为,稳固的巴勒斯坦国可以成为对抗极端主义势力(主要是伊朗)的堡垒。华盛顿指责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将于27日在安纳波利斯召集中东和平会议。她极力推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展开7年来的首次认真磋商,希望广大阿拉伯国家能够积极参与。本周有人问,结束以巴冲突的意义是否主要在于伊朗。她说:“这是个奇怪的观点。”不过,她重申,中东地区的极端主义势力日益猖獗,而这正是促使该地区的主要国家结束以巴冲突的关键原因。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一直敦促布什政府在以巴和平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有人怀疑美国当前的意图何在,此外还夹杂着阿拉伯国家在美国2003年出兵伊拉克之后产生的戒备心理。(海圆与加沙血案)曾经在中央情报局担任分析员的布鲁斯·里德尔说,尽管许多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不希望什叶派的伊朗在该地区发挥重大作用,但也不愿与美国的“霸道行径”沾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