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法报:中国的“经济爱国主义”完全可以理解

火烧 2006-04-11 00:00:00 国际纵横 1032
文章探讨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外资冲击与全球化挑战,逐步转向经济爱国主义,强调技术自主、产业保护及政策调整,展现中国企业的自主发展诉求与国家经济战略的转变。

法报:中国的“经济爱国主义”完全可以理解 

  2006年03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3/23/content_4334497.htm

  新华网消息:中国眼下正全速接纳着全球化经济的新规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同意了向其它国家的大规模开放。但过去受到保护的中国企业则难以承受  变革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中国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指责外国人在诸多领域如银行、  超市……的影响过大。法国《回声报》日前发自北京的一篇文章说,中国最近出
  台的各项决定也完全出于同样的考虑。文章题为《中国正当的经济爱国主义》,  要点如下:

  铁道部已明确表示,颇受期待的北京—上海高速列车将依靠中国的技术。工程师  将造出预计在2009年投入市场的新飞机,这是一种小载量商业飞机,有150多个座  位,能够与波音飞机和空中客车竞争。在核能方面,在中法合作20年之后,中国  最终可能决定,在从美国西屋公司购买了关键技术之后,基本上靠自己的力量开  发第三代核电技术。在移动电话领域,第三代手机的推出依然取决于研发出一种  能够与世界其它地方所采纳的欧美标准相媲美的中国标准。最后,20年来让外国  人获利颇丰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能要受到调整。外企董事会方面有人失望地表示,  “这就是长期以来外企所担心的中国经济觉醒”。

  法国人勇敢地捍卫他们的经济爱国主义,却对中国的经济爱国主义感到担忧。因  为他们忘记了,中国正受到与西欧或美国类似的影响,尽管它的年经济增长率达  到9.9%并在世界经济大国行列榜上居第四位。在广东省和云南省,全球化的局势  同样令人担忧。

  最近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28%的工业产值、21%的就业机会和58%的贸易都已掌握  在外国人手中。全国1/3还多的消费都是冲着非中国企业的产品去的。各个国有集  团急于投身竞争,却无暇使自己达到应有的水平。必要的合并被推迟了。一些不  受保护的领域被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所操纵,后者对占领外国市场很在行。25年  前诞生的中国现代经济开始发话了。中国企业家无论来自私营部门还是国有企业  ,都主张结束税收的不平等,并要求给予一定的时间用于自身的发展。

  面对这些担忧,中国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和华盛顿和巴黎一样,他们力图在  经济开放中保持警惕,并鼓励国家冠军企业的出现。1月底,当局已表示要在今后  15年内在许多技术领域(铁路、太空、航空……)变得独立自主。研究预算已相应  地得到了增加。

  这种独立自主的愿望并不意味着排斥外国人。一位经济学家肯定地说,“他们的  影响如今就在于发展的方向不能被逆转”。由于在加入世贸组织时规定的开放阶  段已接近尾声,中国很可能今后不那么容易通融。

  交通、电信、还有能源好像注定要长期受到国有企业的控制。尽管外国银行因为  世贸组织的协议而能够从年底起用当地的货币为中国百姓提供服务,但还是有诸  多的行政壁垒阻碍它们影响各大国有银行,后者确保向国家提供经济发展的主要  资金。面对这一新形势和不断革新的中国企业的升级,外国人将不得不加以适应
  ,并设想出新的合作伙伴形式。在中期内,可以考虑组建中欧或中美大型集团。
  (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