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毛泽东与文化革命--中国精英集团和平民集团的冲突

火烧 2005-02-21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分析毛泽东与文化革命背后的平民与精英路线冲突,探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强调毛泽东代表平民利益,刘邓代表精英路线,揭示路线斗争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研究不需要神秘化,不需要在各种阴谋论中兜圈子。毛泽东的许多行为正如毛自己所说,是阳谋而不是阴谋。比如,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很简单,就是毛泽东明说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这些目标在文化大革命中反而无法让人理解。在当时的气氛下,无人可以想象中国会变成资本主义。因此,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人们认为毛泽东是借革命的口号镇压自己的政治对手,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这种看法,其实是把问题过份的复杂化了。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在文化革命彻底失败几十年后这个问题就非常清楚了。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以刘邓为代表的党内走资派早晚会把中国拉向资本主义,这一点已经为邓小平的实践所证实。所以,文化大革命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刘少奇邓小平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们只能说,毛泽东有超人的远见,洞察事物发展的长远趋势。另一方面,毛泽东也是凡人,他无法扭转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

  应该认真问一问的是,毛泽东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坚持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也很清楚了,没有社会主义,那么结果就是失业剧增,下层民众失去医疗保险,失去退休保险,失去免费教育,总之人民大众失去一整套社会保障和教育。从这一点上看,毛泽东说他代表人民利益,尤其是代表普通工人农民的利益,恐怕他没有说错。

  毛泽东代表平民集团,刘邓代表精英集团,文化大革命是平民路线和精英路线的一场大搏斗,或者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阶级斗争。这场斗争确实太残酷了,残酷的根源是两条路线中的任何一条都有致命的缺陷。按照平民路线发展,中国就始终处在大锅饭系统中,同时还不断地压制精英,因此社会生产力必然落后,落后就会崩溃。按照精英路线,就是今天的现实,一方面生产力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平民的社会保障系统全面崩溃。

  毛泽东好比美国民主党,以民众福利为主要目标;刘邓集团好比美国共和党,以精英路线导向。可悲的是,毛刘两大集团之间的路线斗争并非民主党共和党之间的口水战,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差别较小,双方都以私有制为基础,两党的斗争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微调。然而,在公用制和私有制之间,很难找到中间道路。这是毛刘斗争残酷性的第一原因。

  毛刘斗争残酷性的第二原因是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固有缺陷,也就是把方法路线的争论变成正义与邪恶,朋友和敌人的较量。从而把两条路线的竞争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相比之下,民主党共和党的争吵往往具有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作用。民共两党的吵架促进美国体制的完善,毛刘两派的斗争却把双方打得两败俱伤,社会退步。

  毛刘斗争残酷性的第三原因是外部的。建国之后中国基本上处于被封锁的状态,时时要提防外国的侵略。在这种状况之下,必然造成经济发展不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这些问题会自然促发政治危机。这个结果本来就是封锁中国的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所以,中国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调和精英集团与平民集团的矛盾冲突,如何防止这种冲突激化。

  从更远一点的历史角度看,国共两党的斗争也是精英集团和平民集团的斗争,国民党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英,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人民大众。

  一般而言,精英集团的优势是掌握财富和知识,平民集团的优势是人多势众,因此这两个集团掌权的概率各占一半。萨达姆是伊拉克荪尼派精英集团掌权的例子,毛泽东则是中国平民集团掌权的例子。西方国家右派政党代表精英集团,左派政党代表平民集团,左右两派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是精英集团和平民集团轮流坐庄。

  西方民主国家的多党轮替是消解两大集团矛盾的良好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始终没有成功地在中国实现。国共两党有过几次和平共存的机会,很可惜,这些机会最后都转变成战争。

  一旦平民集团获得成功,那么平民集团的领袖人物就从平民转变成精英,形成一个新的精英集团。共产党掌握政权之后,它的官僚阶层自动地向精英集团方向转变。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阻止这种转变,就会出现毛泽东所说的资本主义复辟,上层官僚集团转变成精英集团的代表。

  毛泽东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人物。他在成功掌权之后,面对诱惑,坚决拒绝向精英集团方向转化,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获得了普通民众长期的拥戴。

  毛泽东的行动来自于他对历史的观察。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夺取政权屡见不鲜,但是各个朝代又无一例外走向腐化衰败。平民集团可以战胜精英集团,它的领袖人物在胜利之后又自动转变成精英集团,因此平民集团的利益最终没有得到保障,而精英集团长期执政的结果会造成自我腐化,从而最终为平民集团所推翻,由此产生历史的往复。基于这一认识,毛泽东决定要改变这一自然循环过程。他的目标是让平民集团永久执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毛的方法是发动一次次的运动,在每次运动中都把精英集团打翻在地,不给他们以抬头的机会。

  毛泽东的实践表明,平民集团要想通过这种方式长期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也是不可能的。平民集团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管理能力,而且做事粗鲁。因此在各次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种种严重侵犯人权的野蛮行为,经济发展也必然缓慢。所以,平民集团长期执政同样会走向衰败。

  长期的精英执政和长期的平民执政都会走向失败,因此,中国应该认真考虑学习西方的方法,使平民集团和精英集团的代表人物轮流执政。这种想法也正是中国民主派历来主张的观点,但是笔者对这些“民主”派的观点始终抱有一份疑虑。

  第一个疑虑是一部份“民主派”的代表性。从一些“民主派”的文章来看,他们已经成为外国势力的代表,或者是台独的代表。从某些外国的利益或者从台独的利益来看,中国最好是分裂和削弱。他们希望中国走前苏联的道路,分裂成几个国家,同时经济发展向后倒退。这些主张当然不符合生活在中国大陆人民的利益。最近有一篇很好的文章分析九一八事件中,为什么中国东北三十万大军面对几万日军,不做抵抗就撤退〔1〕。分析结果表明,当时中国政府深受买办集团的影响,买办集团借助外国的力量发中国人的财,他们有钱之后可以随时逃离中国,因此他们并不为中国的根本利益着想。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吸取这一教训,不要让外国利益的代表人物来决定中国的政策。

  第二,一些人以民主为口号,把自己说成是平民利益的代表,其实是在利用平民集团的短视,实现精英集团的利益。比如杨小凯主张把土地全面私有化,他声称农民会因此立即富裕起来〔2〕。对这个问题,王力雄有过一个分析〔3〕,他指出,私有化表面上是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实质上是为了富人的利益。私有化之后,贫穷的农民很可能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出卖自己的土地,造成土地向大地主手中集中。贫农在拥有土地时可能很穷,但是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旦失去土地,他们只是暂时的富有,同时永久性地失去生活保障。如果中国突然实行西方民主,那么一定会出现一个王力雄所描述的“农民党”,这个党将主张土地私有化和停止计划生育,这两项主张可以从农民那里拿到大量选票,该党将因此而轻易上台。农民将从这两项主张中得到短期的利益,然而从长远看,农民将是这些政策的最大受害者。中国的发展需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是不能对名人学者产生迷信。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是在几个哈佛教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结果俄罗斯只休克不苏醒。这些哈佛教授还不如没有学位的邓小平。

  精英集团以短期利益为诱饵,侵犯平民集团的长久利益,这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潜在隐患。理论上看,民主化可能消解精英集团和平民集团的冲突,但是精英集团可能利用民主化谋取自己的利益,剥夺平民集团的根本利益。如何在中国建立精英集团和平民集团的合理关系,依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