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念个错字本来不算什么
念个错字本来不算什么。
一个人,哪怕他是大学校长,念错一个字,都不算什么。哪怕这个字是非常不应该念错的,也不算什么。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炉火纯青并不容易,此其一;
其二,人都有疏忽的时候,即便是熟悉的字,也有可能念错;
其三,人或笨拙或粗心或不用功,常用字也可能不认识,也可能念错。
这次念错不要紧,下次念对了就可以了。
态度决定一切。
念错了,自嘲一下,承认一下错误,不失为老实人,大家还是会原谅你的。
但是,念错了一个字,觉得自己的虚荣心受到了伤害,就顺手甩锅给某一个时代,维护自己一贯正确的形象,一旦被众人识破,问题就从水平问题,转化为人品问题了。
犯错的水平不高,说谎的水平也不高。
自以为绝顶聪明,其实愚不可及,这就更糟糕。
这样甩锅,其实是默认了一个前提:自己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塑造的,包括念错一个初中生都该认识的、并不冷僻的汉字。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42年,但自己毫无改善。
那是一个糟糕的时代,所以自己也是一件糟糕的时代产品——这不是自证自己是一件次品,是一件二等货吗?
自己都承认自己是一个次品,那还有何颜面赖在大学校长的位置上?
难道真的得了秦桧的真传“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即便自己硬要腆起厚比城墙的脸皮,继续赖在这个位置上,但教授与学生何辜,活该忍受一个二等货?
当然,二等货是不会承认自己是二等货的,如果真的要论起来,他一定会振振有辞,强调自己多么优秀了。
假定他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么优秀吧,这就产生了新问题。
按照他的逻辑反推回去,那个时代就应该是一个极为优秀的时代了。
他愿意承认这一点吗?当然也不会愿意。
事实上,校长念错了字,真的和那个时代无关,也和那个时代后面的时代无关,只和校长个人有关:
他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小人物,是懒惰的不愿意自己写讲话稿的校长,是一个撒谎精,最后还是一个不高明的文过饰非者。
这样的人,得居教育界高位,才是时代的悲哀!